深港骨科专家携手公益,助力上百位脊柱畸形患者“挺直脊梁”!

读特新闻记者 陈雯莉 高灵灵
2024-04-14 17:49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当天共有120余名脊柱畸形患者来到港大深圳医院参加此次公益诊疗活动。

4月14日一早,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港大深圳医院”)骨科医学中心人来人往,患者们的口音来自全国各地。当天,他们有一个共同目的——来参加由港大深圳医院联合智善公益基金会举办的“中国梦•脊梁工程”脊柱畸形公益诊疗活动。该活动有港大深圳医院院长张文智、骨科医学中心主任陶惠人等知名骨科专家现场坐诊,为12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脊柱畸形患者公益诊疗。

据了解,“中国梦•脊梁工程”是智善公益基金会自2013年5月启动的公益慈善项目,旨在救助家庭困难的脊柱畸形青少年。截至2024年4月13日,基金会已累计向6517位家庭困难的脊柱畸形患者捐赠手术费14132万元。目前,港大深圳医院已与智善公益基金会建立合作,此次脊柱畸形公益诊疗活动得到了该项目的支持和捐助。

港大深圳医院联合智善公益基金会举办“中国梦•脊梁工程”脊柱畸形公益诊疗活动。(港大深圳医院供图)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当天共有120余名脊柱畸形患者来到港大深圳医院参加此次公益诊疗活动。他们来自广东、广西、海南、河北、甘肃、香港等15个省市地区,其中有80多位是初次就诊的新患者,40多位是复诊的老患者。

诊疗过程中,张文智、陶惠人等脊柱外科专家团队为患者免费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康复指导和建议。智善公益基金会为患者捐赠脊柱全长正侧位 X光片费用,并将10位申请救助的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纳入捐赠范围,为他们分担部分手术费用。

“这里的医疗服务比较快捷和高效,医疗费用便宜,整体就医体验很满意。”当天早上,来自香港的高女士带孩子早早来到港大深圳医院复诊。她告诉记者,今年初孩子检查出脊柱侧弯后,她基本上每个星期都会带孩子过来复诊。据她了解,身边越来越多亲友选择到深圳来就医。“交通也很方便,正常来说,从香港出发到医院,只需要一两个小时。”

港大深圳医院院长张文智(左一)在给来自河北的脊柱畸形患者讲解脊柱疾病。

“公益诊疗的意义非常大,我们可以为国内很多患者直接提供帮助。同时,我们也非常鼓励员工参与类似的公益慈善,坚持以‘病人为先’的理念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张文智介绍,骨科医学中心是港大深圳医院的卓越医学诊疗中心之一,在2012年医院开业时就已成立,现已发展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港大深圳医院骨科医学中心聚焦复杂高难度脊柱手术,尤其是脊柱侧弯的复杂高难度矫形手术,并且在港澳药械通、深港医疗合作等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引入先进的诊疗技术,造福更多患者。

港大深圳医院骨科医学中心主任陶惠人在检查患者的脊柱情况。(港大深圳医院供图)

2024年1月,香港大学医学院人才引进陶惠人担任临床教授、顾问医生、港大深圳医院骨科医学中心主任、脊柱外科主任。陶惠人长期致力于重度脊柱畸形病人的治疗,已成功救治复杂脊柱畸形患者3000余例。

为什么针对脊柱畸形开展公益诊疗?陶惠人表示,脊柱畸形患者常常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特别困难,延迟到成年以后才做手术,也有的患者因为付不起高昂的治疗费而放弃治疗。“而且脊柱畸形手术是一种高难度手术,能进行这类手术的医生并不多,很多脊柱畸形患者不知道到哪去治疗。因此,希望通过开展脊柱畸形公益诊疗,尽最大努力帮助这些病人攻克难关。”

资料显示,脊柱侧弯的总体发病率为2%-3%,主要发生在10到16岁的青少年,是儿童青少年最常见的脊柱畸形。在公益诊疗活动现场,陶惠人提醒现场家长,脊柱侧弯应做到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如果发现孩子双肩不等高,躯干偏斜,腰两侧不对称,弯腰后背部平面一边高一边低等情况,应尽早到医院检查。避免孩子就诊时年龄偏大,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编辑 薛锦瑜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陈雯莉 高灵灵)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