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客家家族百年史
04-12 18:39

袁晓江

在中国有一个特色非常鲜明的民系——客家人。千年来他们历经国内外多次大迁徙,但仍然保留连绵不断的客家文化;他们分布在世界各地,而客家话是他们的共同语言;他们生活在山区并不富裕的地方,在“下南洋”中经历磨难,培养了吃苦耐劳、勤俭持家、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我要讲的故事是他们中的一员,一个客家家族百年史,故事要从一百年前的清朝梅州开始。

一、梅州的曾氏家族

曾昭睦,清朝光绪二十二年九月(1896年)出生在梅州一个贫苦家族,他是我太太的外公,本文的百年曾家历史从他开始。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山区,古代属海阳县,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因避宋太祖祖父赵敬之讳,改“敬州”为“梅州”。新中国成立后,曾设置兴梅专区、梅县专区、梅县地区,1988年1月梅县地区改为梅州市至今。祖籍梅州的海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700多万人,超过本地户籍人口,遍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梅州被誉为“世界客都”,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


美丽的梅州和梅江

曾姓在梅州是大姓,梅州市梅江区城北的曾龙岌,是曾氏家族世代居住的地方。曾龙岌是山区中的一块小平原,尽管历经数百年,已经被城市所包围,但仍然保留大量客家围屋和农田水塘,能看到当年幸福的田园生活痕迹,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描写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与曾龙岌很有相似之处。曾氏老祖宗选择这块风水宝地确实有远见,几十代曾氏家族在这里生活、延续和壮大。


曾龙岌觉堂曾氏老屋和祠堂

曾龙岌有多支曾氏派系,生活在觉堂的曾氏是本文要讲述的,第一代祖宗是曾参,生于公元前505-425,字子兴,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人,16岁师事孔子,终生传授,弘扬儒家文化,世人公认其为传道之儒,汉灵帝刘宏将曾参列为孔门72贤徒之一,明世宗朱厚熜封曾参为宗圣曾子,定为曾氏一派祖。曾氏家族在祠堂前立了一尊老祖宗曾参石雕像,曾任中国国民党主席的吴伯雄是客家人,为石雕像敬题“圣宗曾参”几字。

传到外公曾昭睦是曾姓73派、昭字派。外公“下南洋”改变了世代平静的田园生活,开启了曾氏一百多年的悲壮历程。

二、客家人的大迁徙

“客家”这两个字说明他们并不是广东本地人,客家人的历史就是一部与命运抗争的迁徙史。为了生存,历史上客家人有五次由北往南的大迁徙,持续近两千年。

第一次大迁徙是在公元317-879年东晋怀帝妥朝时,由于西北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发生“五胡乱华”,中原地区的一些汉族居民渡过黄河往南迁。为了与原居民有区分,当地把新来者称为“客”,客家由此产生。第二次大迁徙是在公元880-1126年唐朝末年,黄巢率兵起义,以及五代十国,天下大乱,客家先民从安徽、江西等地迁往福建、广东等地。第三次大迁徙是在公元1127-1644年,金元相继入侵,宋高宗南渡,许多客家人参加了保卫宋王朝、抵抗元兵的战争,宋朝灭亡后,客家人迁往广东更偏僻的地区。第四次大迁徙在公元1645-1843年,客家人迁往四川、广西及台湾等地。第五次大迁徙是在1866年以后,太平天国起义末期,洪秀全是客家人,起义失败后,许多客家人向更加偏远的地区以及海外迁徙。

经过上千年的大迁徙,目前客家人分布在中国18个省、190多个县市,以及世界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有8000多万客家人,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梅州的曾氏家族就是在大迁徙中逐步形成。

三、与命运抗争的“下南洋”

上面提到,客家人有五次大迁徙,第五次迁徙是走向海外,“下南洋”这是这次迁徙的代表性词汇。下南洋主要指的是19世纪中叶以后我国东南、华南沿海民众为了生活或逃避战乱等,大规模迁徙到东南亚的海洋移民现象,主要群体是闽南人、潮汕人、客家人,与闯关东、走西口一样,成为中国历史上人口流动的特殊现象。其实客家人下南洋不仅仅是到东南亚,他们走得更远,到了欧洲、美洲、非洲等地。

外公出生在清朝末年,客家人第五次大迁徙时期,外公随着这股迁徙大潮远走海外。

当时曾龙岌和周边村庄有不少客家人海外谋生,他们回来探亲时都会讲述外面精彩的故事,特别是印度洋上靠近非洲东南部的留尼汪岛,深深吸引着外公。1914年外公18岁时,与村里几个年轻人出发了,他们决定去留尼汪谋生。他们带着父母的嘱咐,携带不多的行李,沿梅江而下。

梅江,梅州的母亲河,古时沿岸有“梅花十里”之称,非常壮观,现在沿江省道是广东省十大最美公路之一。梅江发源于广东省紫金县的武顿山七星岽,经五华县、兴宁县、梅县区,在梅州市区拐了个驼峰型大弯,把梅州市区分为江北和江南两大城区,江北是老城区,曾龙岌在老城区的边缘。梅江下游40多公里是松口镇,这是外公的第一站,在这里作短暂停留。

松口镇,一个千年古镇,曾经是客家人下南洋的出发点,现隶属梅州市梅县区。由于松口镇位于粤、闽、赣三省交界,处于客家人居住的地理中心,经这里可以直通韩江再到达大海,因此,松口镇是近代以来粤、闽、赣等地客家人下南洋的第一站。这个古镇尽管历经千年,我站在街头仍然能感受到当年的繁华和喧嚣,一眼望不尽的排排商铺鳞次栉比,与其他客家人居住地不同的是,这里的建筑几乎都是中西合璧,如罗马柱、西式阳台等。松江大酒店地处当年繁华的码头上方,一栋非常西式的建筑,酒店除中文名外,还有英文HOTEL TSUNGKIANG。在商业鼎盛时期,松口镇有一千多家商铺,每天有几百艘船停泊码头,每天有几千人从码头出发。历史上的松口直接与海外通邮、通航、通商,而不需要经过嘉应州(今梅州)城,因其繁华盖过州城,以至有“松口不认州”的说法。


松口古镇和古码头

外公从松口码头登船,沿梅江下行,第二站到达汕头。梅江流到广东省大埔县三河坝时,与汀江汇合流向潮州、汕头,从汕头流入大海,这一段称韩江。汕头是广东东部沿海城市、经济特区,因其通江达海的优势,近代以来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镇,清咸丰十年(1860年)汕头正式开埠,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当年下南洋,汕头是海上起点之一。外公在汕头作短暂停留,要换乘海轮继续航行。

从汕头出发,第三站是香港。香港原是广东省新安县的渔场,1842年英国强占香港岛,后来又强占九龙半岛,强租新界,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近代以来,香港成为国际大港,是下南洋的一个重要起点。

从香港出发,第四站是马来西亚。这是一段艰苦和危险的旅程,从香港到马来西亚,要穿过茫茫南海,直线距离2400多公里,海上航行不可能都是直线,这趟航行需要一周,沉船事件时有发生,一些船客葬身海底。马来西亚扼守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非常重要,15世纪初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其中五次停留马六甲地区。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国际水道,是全世界最繁忙的水道之一。华人远走欧洲、非洲,都要在马来西亚停留休整后再出发。因此马来西亚的华人较为集中,约占总人口的23%。

靠近非洲马达加斯加的小白点就是留尼汪

从马来西亚出发,第五站是留尼汪,这是外公的目的地,也是最艰难最危险的航行。穿过马六甲海峡、往西跨过孟加拉海、越过印度洋,就到了靠近非洲东南部的留尼汪,行程8千多公里,需要一个多月时间。这段行程不仅要躲避台风暴雨,防止海盗袭击,还要忍饥挨饿,防止疾病和瘟疫传染。据老华侨回忆,有的船遭受台风袭击,沉入大海无一人生还,有的因为瘟疫传染,船到岸后人员失去一大半。外公还算幸运,尽管在海上艰难漂泊一个多月,但终于到达目的地。

四、在留尼汪艰苦创业

留尼汪,法语La Réunion,为联合之意,是印度洋西部马斯克林群岛中的火山岛,法国的海外省,首府圣丹尼(Saint Denis)位于岛北。留尼汪岛面积251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07公里,东边190公里处是毛里求斯群岛,西边650公里处是非洲第一大岛马达加斯加。留尼汪总人口85万,以法国人为主,华人3万多,法语是官方语言。留尼汪是由火山喷发形成,岛上大部分为高原山地,沿海有狭窄平原地带,东部为近代火山活动区。留尼汪岛一年分冬夏两季,气候温和凉爽。经济以农业、渔业、旅游业为主,农业主要种植经济作物甘蔗、香草和天竺葵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留尼汪成为法国食糖的供应地。


留尼汪地图和地形

留尼汪是印度洋通向非洲大陆的海上重要中转站,客家人通过这里去非洲或欧洲,当然还有很多客家人留在留尼汪。

2016年,我与太太、女儿到留尼汪探亲,亲自感受了广阔印度洋上这座小岛的安宁和美丽,也了解了老一代华侨的艰辛。留尼汪山多路险,老华侨们的苦力之一,就是为达官贵人当人肉交通工具,背人翻山越岭,有的险要地方不是背人,而是驮人在地方爬行。看着这些老照片真是感慨万千,难以置信。我们还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尽管当地官方语言是法语,但客家话很流行,很多外国人也能听懂客家话。

外公到达留尼汪后,先做苦力和零散小生意。当地盛产甘蔗,糖产品很丰富,外公制作糖块,用刀具敲打零卖。国内50年代、60年代的小朋友都吃过这种“敲糖”,货郎挑着自制的糖块,可以敲打大小不同的糖,小朋友用几分钱买一小块,或用牙膏皮、墨水瓶等兑换一小块。外公很勤奋、很聪明,他的小本生意越做越大,终于有了自己的小超市,一个非常简陋的铁皮房,既是小超市,也是外公的家。2016年我去留尼汪时,第一次目睹这个铁皮房,我为它所震撼。尽管它很简陋,在我心里却无比鲜艳;尽管它很破旧,在我心里却无比珍贵。它历经一百多年,外公所有的经历、痛苦和艰辛似乎都写在铁皮房上。它建在一个狭小的山坡上,面积约100平方米,紧邻大门是公路。这是外公梦想开始的地方,他的子女都在这里出生,这个小小的铁皮房是曾家人丁兴旺的摇篮,曾家后来所有的故事都从这里开始。

1924年外公在留尼汪建的铁皮房

到1924年,外公28岁,在留尼汪已打拼10年,生活安定下来了,也有了一些积蓄。按照客家人的习俗,外公早过了结婚年龄,他开始考虑婚事了。故事讲到这里,第二个主人公出场了,她就是我们的外婆郑秀英,1906年出生,外婆的家在曾家岌邻近的一个村庄石扇,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旧社会客家姑娘到了18岁一般都要出嫁,不然很难嫁出去。外婆18岁时已经出落成一个端庄漂亮的大姑娘,有人跟她说媒,去海外结婚。这位姑娘胆子够大,对象都没见过,就跟着水客出发了,走的是外公相同的路线,也是历经千辛万苦。到了留尼汪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对象,心里有些失落,外公比外婆大10岁,由于长年在外打拼,外公皮肤黝黑,比实际年龄苍老很多。好在外公勤劳本分,给外婆留下很好印象。1924年,外公28岁,外婆18岁,在留尼汪的铁皮房结婚了。

1934年外公外婆和五个子女在留尼汪合影,第二年带他们回到梅州。

婚后的外婆尽显客家妇女的优秀品格,相夫教子、勤俭持家。1925年他们的大儿子出生了,外婆一生共生育了12个儿女,男孩7个、女孩5个,不幸的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出生不久就夭折了。传到儿子这一辈是曾氏74派,属宪字辈,5个儿子分别叫曾宪简、曾宪造、曾宪伦、曾宪标、曾宪敬。女孩则以“兰”字取名,分别是曾春兰、曾添兰、曾月兰、曾彩兰、曾美兰,其中女孩老大曾春兰是我太太的母亲。

客家人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家乡。1935年,外公、外婆带着男孩的老大曾宪简、老二曾宪造、老三曾宪伦和女孩的老大曾春兰、老二曾添兰回到家乡梅州,让在国外出生的孩子们认认祖先和家门,把孩子们稍作安顿后,外公、外婆返回留尼汪。在太奶奶、太外婆的照料下,孩子们健康成长。1946年老大曾宪简结婚了,后来带着妻子、小孩和弟弟回到留尼汪,其他3个兄弟姐妹则留在国内。

老铁皮房旁建的住房和超市(左侧白色建筑)

家大业大后,在铁皮房的旁边又建了一栋房,建筑风格是中西合璧,砖混结构,比铁皮房大了一倍多,有200多平方米,一半做超市、一半居家。正当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时,一生辛劳的外公病倒了,民国32年10月(1943年)去世,只有48岁。失去家里的顶梁柱,外婆扛起了家庭和事业的全部,带领子女们继续打拼。1990年外婆去世,享年84岁,子女们在梅州曾龙岌老屋为老人家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

2016年我太太和女儿在五舅曾宪敬诊所前留影

后一代成长起来了,都有了自己的事业,曾家的优势是经商做生意,子女们大部分走上这条道路,也有例外,就是老五,我们的五舅曾宪敬。他在法国攻读医学8年,成为医学博士,是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在留尼汪市区开了一家专科私人诊所,他的夫人是法国人。2016年我去拜访过他的诊所,70多岁了,每天还坚持工作十几个小时,他的诊所保留着上万病人的详细资料,每人一个档案,对每人的病情了如指掌。其严谨作风和敬业精神令人敬佩。

五、30年后再回家

外婆年岁越来越大,对家乡的思念也越来越强烈,她已30多年没有回老家了。20世纪70年代,国内对华侨的政策有所调整,已经有华侨悄悄回家探亲。1971年,外婆要三女婿张维桓回老家打前站探探路。张维桓,我们称三姨夫,梅州客家人,20世纪50年代远赴留尼汪谋生,在留尼汪的亲属中,他是少数在国内出生长大再出国的,因此对国内情况比较了解,既能说客家话,又懂法语,外婆认为他是回国打前站的最佳人选。三姨夫在留尼汪的产业较大,有一个大型商场,曾是留尼汪华人商会、客家商会的负责人,为中法交流做了很大贡献。

1971年1月,三姨夫只身一人悄悄来到梅州。我太太家在江北老城区一栋平房,靠近梅州河的梅江桥。当时还没有完全开放,三姨夫非常谨慎,打扮成普通市民,坐着三轮车一路找过来。亲人见面格外亲,喜极而泣,我岳母终于知道了亲人们的情况,母亲身体很好,哥哥、弟弟、妹妹们都生活很好。三姨夫也了解了国内亲属的情况,以及国内的形势。


20世纪60年代中和70年代初我太太一家在梅州住过的老平房

1935年,外公、外婆带着5个孩子回到家乡梅州,除男孩的老大、老二后来返回留尼汪,其他3个兄弟姐妹留在梅州。我的岳母曾春兰,1932年出生在留尼汪,送回国内时只有3岁,她1951年6月参军,参加抗美援朝,复员后进入政府机关工作。我的岳父张梅芳也是梅州人,老家在江南荷泗车田坝,他出生在泰国,小时候送回国内,客家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岳父有幸读了高中,1949年4月参军,参加了解放梅州的战斗,长期在部队工作,转业后曾在政府侨办、侨联工作。我们的二姨曾添兰,1933年出生,送回国内时只有1岁,她曾任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高级翻译师,二姨夫吴国麟是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

有了三姨夫的探路,外婆心里有数了,回国的意愿更加强烈。1972年1月,外婆带着一大家10口人浩浩荡荡回国了,这是时隔37年,外婆再次回到自己的家乡,国内的亲人与他们在广州汇合,这是几十年来,大家族第一次相聚,欢歌笑语、其乐融融。我的岳母自3岁离开母亲,与母亲再次相见已是40岁。

1975年9月外婆再次回国,这是她最后一次回国。长年的劳累,外婆的身体出现了状况,加上年岁已高,不再适合长途旅行,之后她再没有机会回国,这个愿望由儿女和孙辈们实现。

2016年我们全家到留尼汪探亲,舅舅、姨妈等到机场迎接,左四是本文作者。

改革开放后,华侨回国更加方便,留尼汪的亲属们回国的频率越来越高,他们除了去梅州,还去广州、北京等地,感受祖国的变化和繁荣。2012年,我在深圳接待留尼汪的亲属,十几人的队伍,用了一台中巴,深圳的巨大变化和强大实力让他们惊叹不已。与此同时,国内的亲人也多次去留尼汪探亲,2016年我们全家去留尼汪,他们几乎是全体出动迎接和接待我们,尽力让我们多了解留尼汪,多了解家族的历史。我们是一家一家地走,每到一处都是丰盛的家宴、热情的笑容。

六、百年家史还在延续

曾氏家族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缩影。外公出生在清朝末年,是中国近代以来由兴到衰的年代,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生存,外公不得不背井离乡,到海外谋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起抗争,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新中国。强大的祖国是华侨们的坚强后盾,外公和家族的命运也发生了重大转折。

今天的梅州是一个现代化城市,是著名革命老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广东唯一全域属原中央苏区范围的地级市,享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将军之乡、长寿之乡、金柚之乡、温泉之乡、客家菜之乡、平安之乡等美誉。作为世界客都,成为全世界客家人的大本营,过去远走他乡的华侨们,纷纷回来建设家乡。

2016年曾氏家族部分成员在留尼汪合影

从外公这一代算起,到现在已经是第五代,历经近130年。当年外公孤单一人漂洋过海,现在到第五代的大家族已发展到180多人。外公、外婆这一代老华侨的创业拼搏精神对后代的影响极深,后代们不仅敢闯,还善于学习创新,他们不再满足前辈们一般的创业,更注重知识和智慧改变人生,因此后一代在很多行业都有优秀人才,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大家族。曾氏家族经历五代,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一个国际化的家族,成员来自中国、法国、英国、德国、比利时、荷兰、波兰、以色列、印度等众多国家。利用国际家族的优势,成为中法交流的促进者、中国文化的传播者、招商引资的先行者,现在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尽力为祖国多做贡献。

外公去世较早,祖国的强大、梅州的繁荣、家族的兴旺,这是他没能看到的,但一定是他心中的愿望。

2024年4月写于深圳

(作者:袁晓江,湖南平江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二级教授,深圳市第六届政协委员、市政协文史委原副主任)

编辑 范锦桦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刘思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