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国师生齐聚深圳!深圳学子引领开启一场跨文化之旅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李丽
04-09 23:05

4月4日至9日,来自美国、印度、韩国、日本、南非、阿联酋、新西兰、澳大利亚、中国9个国家的68名师生代表相聚深圳(南山)中加学校,开启“圆方全球会议”的鹏城文化之旅。在深圳令人心旷神怡的春光里,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师生们一起参加“国际教育论坛”,体验中国传统节日和美食,在各种游戏互动中增进了解,探访锦绣中华、欢乐港湾、南头古城,穿越杨梅坑、西涌,在蓝天碧海之间,遍览充满诗意和浪漫情怀的鹏城文化。

据介绍,“圆方全球会议”是由圆方联盟(Round Square)举办的全球性活动之一,圆方联盟是公益性的全球中学生常春藤组织,在全球50多个国家拥有200多所成员校,致力于培养全球青少年的全面发展,通过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和交流平台,促进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圆方全球会议”每年在不同国家的成员校举办。

深圳(南山)中加学校作为“圆方联盟”成员校,曾多次派学生代表参加“圆方国际会议”“圆方全球会议”等项目,2019年代表中国中学生第一次承办“圆方全球会议”,此次也是时隔5年后,再次邀请全球学子到深圳参会。

在锦绣中华探访中国传统民宿建筑

在南头古城完成采访、寻宝等任务

“深圳很繁华,到处充满高科技很有未来感。在锦绣中华我们参观了很多传统建筑,它们为繁华的城市保留了历史和文化,很了不起。”来自新西兰的王帅博很看好中国的发展,他畅想毕业后或许能到中国。来自阿联酋的瑞沙开心地分享,“深圳和迪拜一样安全,之前我一直觉得中国人比较内向,但来到深圳才发现大家的热情、开朗出乎我的意料。我们在校园里参加了很多有趣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活动,有风筝、剪纸、投壶、书法等,还和大家一起学习包饺子,即使是坐在角落里,也能被关注到,工作人员非常贴心,我很喜欢这里,如果有交流生计划,我非常希望能再次来深圳。”

各国学子一起徒步杨梅坑

在沙滩上开展户外拓展项目

“杨梅坑的海真是太美了,而且城市绿化做的很好,到处都是鲜花、绿树,城市交通非常便捷,生活在这里一定非常开心。”来自澳大利亚的男孩儿杰克在学校里有一个从中国去的留学生好友安娜,会弹琵琶。他表示,自己学习过中文,这次来到深圳也非常认真在学习,他非常喜欢深圳,尤其是深圳的各种美食让人着迷。此行,他还会前往北京,希望能了解中国更多城市。新西兰的赵天祥同学也表示,第一印象就是深圳有很多树,绿化非常棒,而最大的收获则来自文化,此次活动中和很多不同国家、不同学校的同学在一起生活,最大的幸运是在任务的“采访”环节,自己找的两个路人都能说很流利的英语。

每天体验一个中国传统节日,一起包饺子、包粽子、做月饼

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来自南非的布莱恩表示,“中国人很友善,而且深圳学生几乎可以在手机上处理任何事情、任何工作,非常高效、默契,我特别期待能把这种高效的工作方式和中国人友善的态度带回去。”同样来自南非的安吉拉是个可爱的女孩儿,她也十分感慨,这里的环境很好,每个人都很有效率,她喜欢自己的团队、喜欢深圳美食、更喜欢这里的友善。安吉拉表示:“如果还有机会到中国,我希望能深入城市的各个角落,体验不同的传统文化、了解更多细节,这次来到中国的时间非常宝贵,对我来说感觉时间太短了,很舍不得离开。”

南山中加校园内开展破冰游戏与趣味项目通关

体育让各国学生迅速拉近了距离

印度学生安纳夫也是第一次来深圳,他告诉记者,父亲从事太阳能光板生意经常来深圳,他未来也会继承父亲的工作,从事国际贸易。“深圳非常干净,无论是美食、服务态度,还是城市环境、人文环境,我都非常喜欢。我身边有很多人在积极了解中国,相信我们的关系会变得更加紧密、亲切。”印度学子万驰感慨,“在中国大家都说普通话,有统一的语言、共同的传统文化,这种感觉真好!”

全体成员参加“国际教育论坛”

圆方项目代表、深圳(南山)中加学校周彦涵老师介绍,60多名师生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使者”,希望他们通过此次对深圳的深度探访,增加对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了解、包容和尊重,在团队活动中锻造领袖才能、互相借鉴优秀的思想和做法,锻炼团队管理、组织、协调能力。

深圳(南山)中加学子的出色会议组织能力以及活动期间的周到服务给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场完全由学生组织的跨文化交流活动,40名深圳(南山)中加学校学子承担了会议的筹备、设计、组织、小组领袖、媒体发布等各项工作,给各国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该校学生发展委员会主席仲佳宜同学介绍,“主席团从上学期就开始着手筹备项目、选拔‘小组领袖’,逐一设计活动、选择地点、进行项目试错,努力让各国师生在深圳收获一段充实、丰富的跨文化之旅。接下来,参会师生还将前往南头古城‘寻宝’,感受深圳的特色古城文化,大家都非常期待。”

苏小恒同学也是主席团成员之一,他告诉记者,会议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而且一旦出错没有办法弥补,所以,无论是发水、集合,还是活动设计、体验感受,大家会关注每一个细节。考虑到参会的都是同龄人,为此,大家探索了一种高效的沟通机制,从被照顾的角度思考对方需要我们在哪些环节、提供哪些帮助。“对我们而言,前期工作涉及大量的修改和调整,比如前往地点、天气、车程、道具、场地、外出考察、大学生培训等,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每一餐的菜系、节日的设计等,活动得到了各国参会者的认同,我们很自豪。”郝天同学补充道。

9日上午,与会者和深圳(南山)中加学生志愿者依依惜别

来自南非的凯乐老师表示,“他们都非常棒!他们中的一些展现出了优秀的语言水平和领导才能,在各项管理工作中游刃有余。”对于“深圳初体验”,凯乐称赞道:“整座城市非常整洁、干净,而且特别安全,人们十分友善、热情、好客,让人印象深刻。”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上官文复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李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