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举行,这也是市政府新闻办走进各区举办发布会、组织媒体到各区开展调研行的第一站。福田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江涛介绍福田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情况,并与福田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庞勤、福田区建设事务署副署长朱俊炜就福田区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建设“超充之城”、民生项目高质量发展、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以下简称“河套合作区”)发展建设等情况答记者问。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苏荣才主持新闻发布会。
2023年福田高质量发展成色足
2024年砥砺奋进“二次创业”新征程
周江涛介绍,2023年,福田区全面落实省委“1310”部署,围绕市委、市政府“五个中心”建设,凝心聚力、克难奋进,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700亿元,人均GDP达到世界发达经济体水平。传统优势持续巩固,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45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4亿元,连续19年位居全市第一;进出口总额超7800亿元,连续24年稳居全省外贸第一区。深圳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背景下,具有中心城区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工业占GDP比重从2019年的3.9%提升到2023年的7.9%,实现翻番。企业对福田的信心也在不断增强,全年落地优质项目增长超92%,新设外资企业占全市比重近三成、增长107.34%,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1%、是2019年近4倍,新登记商事主体数量突破7万户,均创历史新高。此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较2019年增长76.3%,占GDP比重从2019年10.6%提升至2023年15%,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福田也始终坚持民生高质量发展。去年福田扎实推进“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生态建设,正式落户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实现梅林山公园—银湖山公园—笔架山公园—中心公园—莲花山公园“五园连通”,成为市民休闲徒步胜地;聚焦“小切口”改善“大民生”,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以全国第一的成绩通过验收,以全市4%的面积提供了10%的义务教育学位,千人病床位数全市第一,三年共建设筹集32912套保障性住房,市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在高质量发展中绽放光彩。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据周江涛介绍,福田全面开启了“二次创业”新征程,将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更好服务和支撑全省、全市发展大局。福田将全力协同推进河套合作区提速建设,打造科技创新引领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福田从制造业“开放窗口”转向科技创新“开放枢纽”,实现中心城区战略地位“再升级”、城区功能“再转型”;着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金融、科创、时尚三大产业,瞄准人工智能、新能源、低空经济等产业风口,做大做强“8+3”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全面优化提升城区功能品质,把福田建设成为更加干净、更加整齐、更加漂亮的一流国际化中心城区;坚持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市民,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6000套以上、供应分配5000套以上,尽最大努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大事小情。
实施“十大强区”行动
力争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6000亿元
4月7日,福田区召开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进一步明确未来三年服务业发展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责任制。周江涛表示,福田一直以来都把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目前拥有所有的服务业门类,过去五年服务业增加值先后突破4000亿元、5000亿元大关,去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135.45亿元,占全市近四分之一(23.8%)、占全区GDP90%,“福田服务”已经成为城区的金字招牌和闪亮名片,服务业兴则福田兴,服务业强则福田强。
据周江涛介绍,到2025年福田区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标杆城市核心区,力争服务业增加值突破6000亿元、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突破5500亿元,培育50栋以上服务业特色品牌高端楼宇,集中资源打造金融、专门专业服务2个“千亿级”、现代供应链和时尚消费等若干个“百亿级”服务业集群,实现服务业量的快速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全面打造“首善福田、湾区枢纽、全球服务”的闪亮品牌。
据了解,福田区已经制定并正在实施“十大强区”行动,打造与深圳金融中心相匹配的现代化“金融强区”、辐射全球的“贸易强区”、链接全球服务全国的“创新强区”、富有魅力的“时尚消费强区”、彰显特色的“专业服务强区”、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海洋经济强区”、国际一流的现代服务业“环境强区”、便捷繁荣的“优质生活强区”、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强区”、近悦远来的服务业“人才强区”。周江涛介绍,福田区为“十大强区”行动设定了具体目标,比如“金融强区”方面,力争金融业增加值到2024年突破2600亿元、到2025年突破2800亿元;“时尚消费强区”方面,力争到2025年社消零总额突破2600亿元。此外,福田区还将围绕空间、资金、服务等发展要素打出“组合拳”,计划每年新增10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推出支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资金政策、为重点企业提供“一企一策”。
周江涛表示,福田区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无限,大有可为、正当其时,欢迎各类市场主体到福田安心投资、专心创业、放心发展,携手打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福地”。
率先打造500米超充圈
让新质生产力惠及最广大市民群众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发布会上,庞勤介绍,福田区率先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全球数字能源先锋城市的战略部署,以“一秒一公里”的新深圳速度助力世界一流的超充之城建设,以建、改、扩、升多措并举,推动在公共机构、商业综合体、公交场站、市政公园等加快布局超充标准站,目前辖区已建成超充站近50座,是加油站的2倍;车网互动站27座,占了全市的1/5;多元化的充电设施目前总保有量4.6万个,密度全市第一。其中,福田区委大院停车场超充站已建成国内要素最齐全、技术最先进的超充示范站,印力中心的超充综合体验中心已列入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示范项目,下梅林总站综合能源管理示范站是全国首个钙钛矿充储换一体化示范站。同时,福田区以“总部+研发”为特色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迅猛,去年跨上千亿台阶,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达到21.7%,助力全市抢占能源革命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
下一步,福田区将推出构建高质量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实施方案,逐步建成“应建尽建、均衡合理、安全便捷、智能开放”的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体系,预计2024年底将建成超充站超过120座,率先打造500米超充圈,全方位提升城区的能源安全韧性。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庞勤表示,福田始终坚持把最多的资源、最好的地块、最大的投入用在民生上,目前民生投入占了财政总支出的80%以上,最近五年的民生领域财政总支出超过1000亿元,成为全国大城市中心城区中唯一一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获评“幸福百强区”全国第一。站在“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上,福田区将以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标准和更高的站位谋划民生项目,全力保障好市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医、养老等民生问题,打造更多的民生精品和城市作品。
河套已实质推进和落地超过160个高端科研项目
助力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去年8月,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赋予福田新的重大战略平台、重大发展机遇、重大使命任务。
发布会上,朱俊炜表示,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自开发建设以来,特别是《发展规划》印发以来,高端科创资源快速集聚,形成了从“零的突破”到“集聚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已实质推进和落地的高端科研项目超过160个,汇聚了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等8个重大平台、苹果应用研究实验室等8个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香港科技大学等香港5所世界百强高校10个项目、深港澳芯片联合研究院等20余个项目、晶泰科技等5家独角兽及准独角兽企业、世界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联盟等5个国际组织。园区内的科创企业及机构在生物医药、量子信息、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等前沿交叉领域取得了系列重大成果。比如,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研究成果荣获2023中国“十大科技进步奖”;微电子领域推出了全球首款数据流AI芯片“CAISA”,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科创动力。
围绕《发展规划》明确的“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发展定位,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紧密对接香港及国际先进科技规则,推动税制、科研管理体制等深港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
在税制方面,河套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已发布实施,对设在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特定封闭区域符合条件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在深圳园区工作的香港居民,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香港税负的部分免征,积极营造与香港趋同的税负环境。同时,“科汇通”试点全面展开,进一步便利园区科研机构的外汇业务。
在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园区聚焦深港及国际科研合作的需求,率先实施选题征集制、团队揭榜制等科研管理机制,首批4家机构和企业“揭榜挂帅”。此外,出台内地首个深港“联合政策包”、产业“政策包”、港澳青年支持计划“三大政策”,深港联合对项目、人才、成果转化等给予资金支持,初步构建了“基础科研+产业化+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未来,福田将持续发挥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政策创新和开放合作的特殊“通道”作用,搭好平台、当好通道、建好基地,更好服务科研企业机构与人才,拥抱新的“科学的春天”。
编辑 刘思凡 二审 麦苗茵 三审 窦延文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