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黑科技产品看上去很美,但都只是昙花一现

2016-05-29 01:18
摘要

科技公司是个神奇的存在,他们常常带来不明觉厉的黑科技,让生活变得更轻松,甚至能在不经意间改变世界。然而马失前蹄的时候总是有,虽然他们推出的大多数产品都因出色性能和绝妙体验被推上神坛,但总会有那么几...

科技公司是个神奇的存在,他们常常带来不明觉厉的黑科技,让生活变得更轻松,甚至能在不经意间改变世界。然而马失前蹄的时候总是有,虽然他们推出的大多数产品都因出色性能和绝妙体验被推上神坛,但总会有那么几个只是看上去很美的产品,难逃昙花一现的命运。

谷歌眼镜

刚刚开完2016开发者大会的谷歌可谓风头正劲,吸粉无数。纵观历史,谷歌也并不是一直“双商”在线,不少产品引来了用户的吐槽。

首当其冲的就是价格高达1500美元的谷歌眼镜了。2012年,谷歌以一场声势浩大的跳伞行动来推出了谷歌眼镜(Google Glass)。谷歌称,这是一款充满未来感的增强现实头戴式智能设备,未来的某一天可能替代我们手中的智能手机。可能是产品太着眼于未来,现在使用起来还是有一些不便。

比如,眨眼操控拍照本是谷歌眼镜功能上的一大亮点,但是许多人在实际测试使用时,却发现需要不断把视线挪到右上方,对焦取景时还需把脖子作为三角架来不断调整。

你以为戴上眼镜的你是这样的:

或者这样的:

但其实你是这样的:

同样存在问题的还有个人隐私的保护。有了这样一款设备,偷拍就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容易。出于安全考量,不少公共场所都宣布禁止使用谷歌眼镜。

谷歌在2015年1月份已经停止了谷歌眼镜的销售以及Explorer测试项目,但谷歌眼镜这个项目本身却未被取消。至于它未来的命运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谷歌Nexus Q

同样是2012年,在开发者大会上亮相的社交流媒体服务器Nexus Q,以其独特的圆球造型引起了人们热烈的关注和讨论。

听起来跟今年的Google Home有点类似,虽然不如前者智能。在盛大亮相后,它对全世界宣称谷歌希望人们可以用它播放很多东西,但是它只支持谷歌Play和YouTube上的流媒体内容,不支持来自第三方的音乐或视频流,华丽丽地打了脸。

此外,高达300美元的价格(不带扬声器)也实在不怎么受欢迎。谷歌曾经承诺,这个小黑球能联通一切,让用户的客厅变成“未来的娱乐中心”,可现在已被谷歌从Google Play商店下架。

苹果iPod Hi-Fi

对于果粉来说,苹果意味着一种信仰:出手必是精品。不过,天才也会犯错,就算是一等一的科技巨头,有时候结出的“苹果”也不那么香甜。

iPod大获成功之后,不少第三方厂商都开发了配套的音箱。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眼热这块利润的苹果也推出了iPod高保真扬声器系统iPod Hi-Fi。它具有苹果一贯的流线设计美感,美得也是不要不要的。

这款产品主打发烧级的声音还原效果,然而iPod压根无法播放无损音乐,而且iPodHi-Fi仅支持一部分iPod,遥控器还无法进行播放列表导航操作。有用户反映,该设备的实际音质表现也比不上众多第三方产品。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这款产品的定价,349美元的售价是要上天呀,此处应该有众多大牌扬声器厂商的大笑声。

苹果Smart Battery Case

还记得苹果Smart Battery Case吗,不记得也没关系,因为也没多少人记得它。

可能终于知道了iPhone的电池不太耐用,苹果在2015年底宣布为iPhone 6/6s用户推出一款全新配件——Smart Battery Case。这是一款内置电池的保护壳,苹果官方称它能够为iPhone 6/6s的用户带来媲美iPhone 6/6s Plus的续航能力。

这本来是造福iPhone 6/6s用户之举,但对于它的奇特造型,颜控党们内心是拒绝的,有的媒体甚至说这很有可能把乔布斯气活过来。

848块的价格也是让淘宝上9.9包邮的手机壳无处遁形。

当然,这款产品还有许多我们理解不了的神设计。Smart Battery Case将提示是否充电的提示灯设计在保护壳里,装上壳后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不信你看:

另外,你也无法选择关闭保护壳来节约电量。装上壳子之后,耳机口变得又深又窄,除了苹果自家的EarPods,其他的耳机基本都塞不进去。

所以说,买不买苹果Smart Battery Case才是检验果粉的唯一标准吧。

微软Kinect

当Kinect在2009年6月第一次伴随Xbox 360来到人们面前的时候,简直像是来自未来的召唤。它可以根据内置的红外线摄像头、传感器以及麦克风跟踪用户身体动作的变化和发出的指令,同时对各种游戏和应用进行简单操控。

这种体验是很棒的。你可以在夏季的空调房里体验滑雪,也可以四肢并用地切一盘西瓜,所有的游戏只需要你站在Kinect摄像头前面就可以。但这些游戏大都属于家庭娱乐或健身范畴,对于游戏玩家而言并不具备多少吸引力。

最糟的可不止这些,人们逐渐开始发现Kinect所需要用到的空间也越来越大。你往往需要通过移动沙发茶几来腾出地方,在普通面积大小的客厅里玩体感游戏简直是捉襟见肘。不仅如此,Kinect一不留神就失去了感应,你需要拼命挥舞膀子告诉它:我还活着,我还在这。

微软的强制捆绑销售策略和错误的家庭影音娱乐定位,导致Kinect并不如预想的那样受欢迎。随后,微软推出了非捆绑版本的Xbox One上市,Kinect的处境显然有些尴尬。

亚马逊FirePhone

当你以为亚马逊在卖书的时候,人家推出了Kindle,当你以为他在卖Kindle时,人家推出了智能手机。

2014年,亚马逊发布了首款智能手机FirePhone。虽然不算顶配,但FirePhone的价格却赶上了当时的iPhone5S,售价649美元(32GB版本的两年合约价为199美元)。

FirePhone有两个亮点:一是Firefly识别功能可以通过摄像头扫描书籍、CD 的编码,并在下一秒带你去亚马逊上买;二是“动态视角”(Dynamic perspective),即利用位于手机四角的4枚摄像头,捕捉周围环境的位置,配合软件算法,呈现出3D 效果。

这款手机从发布时高冷的价格开始,就被业界唱衰。Firefly虽然收获了不少好评,但Fire Phone主打的“裸眼3D”技术实际是用内置的3D四颗红外线摄像来实现3D效果,不少用户表示受到了欺骗。

因为销售业绩不佳,亚马逊多次祭出降价策略,曾将两年AT &T 无线合约机的价格降至0.99美元。2015年夏季,亚马逊将这款设备售价大幅降至60美元,其中还包括了价值99美元的Amazon Prime。就这样,亚马逊终于将Fire Phone的库存给清理完了。

科技公司是塑造智能生活路上的冒险者,大获成功时引来拥趸无数,尝试失误时也同样引人注目。 不过,以上这些产品面世的初衷,都是帮助人类更轻松便捷地生活。它们是将科技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试验品,虽然有些尴尬,却也称不上完全失败。再说了,科技就是在不断“试错”中进步的,不是吗?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莫 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