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强北街道关爱未成年人成长:福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引入“明星项目”,打造青少年科普实践高地
深圳特区报记者 华智超 通讯员 彭小凤 文/图
03-28 14:4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近日,在福田区华强北街道福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支由福强社区易趣Robotics科创团队带领的赛队通过网络连线,接受国外评审老师的远程面试预选,紧张备战2023-2024赛季VEX机器人世界锦标赛。

为深入落实“百千万工程”,推动街社高质量发展,关爱未成年人成长,去年12月,华强北街道福强社区党委通过与共建单位深圳市科学馆开展联建,引进“易趣Robotics-VEX机器人”项目,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短短四个月内举办活动50余场,累计参与者逾6300人次,变身为一处集科普教育、创新实践为一体的青少年活动热土。

党群+科普

党群中心变身青少年科普创新实践中心

“今年VIQRC赛初中组别,全中国只有16个赛队获得参赛资格,我们有幸有2支赛队入选,代表中国队参加世锦赛。”福强社区易趣Robotics战队负责人林择丰老师告诉记者,福强社区向居民提供免费的培训场地、器材和公益课程,每周末他都会召集赛队到福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的青少年科普实践中心进行集训。

林老师口中的“青少年科普创新实践中心”长啥样?记者实地探访看到,这里有一整面大型乐高玩乐墙,足足半面墙的各种乐高积木可自由组装,各种机器人经过组装、调试以后能灵活完成各种任务,科普公益课程免费开放……这里就像孩子探索科技奥秘的乐园,处处洋溢着“中国电子第一街”华强北特有的浓厚创新气息。

福强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社区“包进联”网格团队在日常走访企业的过程中,发现辖区内的党建共建单位深圳市科学馆内有一颗“璀璨明星”——易趣Robotics-VEX机器人项目,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经过考察沟通,社区与科学馆携手合作,决定把项目引入社区,以满足辖区青少年对科学素质教育的需求。

为顺利引入项目,福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施“筑巢引凤”计划,果断对原有前台进行去行政化改造,释放出宝贵的空间资源,精心构建一个富有创意的科普畅想空间,打造青少年科普创新实践中心,为易趣Robotics项目活动提供免费活动场地,开启了社区科普教育篇章。

“这个项目能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接触到前沿科技,我的小孩每次来都特别开心,玩得都舍不得走,我还能在隔壁的社区图书馆看书,我觉得作为附近的居民真的是很幸福。”社区居民李先生表示。

普惠+品牌

“冠军教头”助力打造社区青少年科普实践品牌

“我们的机器目前有八种打法,因为时间关系,就给您讲解目前连队赛我们使用的最核心的两个战术。”福强社区易趣Robotics战队年纪最小的李中后就读4年级,给评审老师讲起机器编程时却头头是道。这是他第二次作为小学生“跳级”参加VEX机器人世锦赛初中组比赛。

队长周笑今年就读深圳实验学校中学部8年级,也是第二次参加VEX机器人世锦赛。他告诉记者,赛队成员都是福强社区易趣Robotics项目训练的“常客”,不久前,赛队获得了VEX机器人亚洲公开赛国际签名赛冠军,再次拿到VEX机器人世锦赛“入场券”。“我们去年在VEX机器人世锦赛上拿了division亚军,今年有信心夺冠!”周笑说。

为了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开展科普实践,福强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与易趣Robotics合作,计划今年举办不少于100场公益科普活动,提供创意乐高机器人搭建、四点半科普、VEX机器人等课程,满足3-14岁全龄段儿童青少年数字化教育需求,面向公众免费报名,目前已培训学员超1500人次,公益科普课程名额一推出就“秒光”。青少年科普创新实践中心成为辖区知名“打卡点”,吸引居民朋友“打卡”4800余人次。

坚持“普惠+品牌”原则,福强社区还聘请易趣Robotics负责人、世界冠军教练林择丰担当社区“科普探索导师”,开展认识发动机、认识螺旋桨等专业科普,指导VEX机器人竞赛和专业集训。

在“冠军教头”的加盟助力下,福强社区着力打造福强社区青少年科普实践品牌,构建了诸如“小小工程师”、“机械建筑师”等系列品牌活动,成立了福强社区易趣Robotics战队,选拔社区内的科技小精英,组团征战国内外高含金量机器人赛事。

公益+市场

让居民在家门口能享受可持续、高品质的免费服务

据了解,福强社区位于华强北商圈,面积仅0.6平方公里,总服务人口约5万人,是华强北街道最大的一个社区。辖区有多所学校,儿童青少年约有5000人,但辖区整体青少年活动空间少。

青少年科普实践创新中心的成功运营开拓了党群服务“场地换服务”“公益+普惠”市场化运营模式。福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空间优化调整,打造了专门的青少年科普畅想空间,免费提供作为活动场地,并在协议期内无偿提供其它功能区的使用权。易趣Robotics在提供公益服务的同时,也为有需要的社区居民提供专业资讯和体系规划,探索低偿专业培训路径,形成了良性循环的“自我造血”。

“我觉得这种社企合作的模式很好,对于企业来说,和社区合作,减少了我们场地租金压力,我们就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课程教学和研发上,打造居民喜欢的高品质项目;对社区来说,通过场地换服务,能提高场地利用率,引入专业第三方为居民提供所需服务;对居民来说,他们就能在家门口享受更多优质服务,实现了社区、企业和居民的多赢。”易趣Robotics负责人林择丰表示。

“我们党群服务中心还有文体活动室、图书馆、悦茶室、多功能会议室,下一步我们将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入驻,让群众真正一看就爱、一爱就来、一来再来。”华强北街道福强社区党委书记邓山城表示。

编辑 刘思凡 二审 谭凤希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华智超 通讯员 彭小凤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