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与高更 | 人文天地·南海潮
王静萍
03-27 08:16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副刊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1886年秋,梵高与高更相识于巴黎,彼时二人都处于人生低谷,都饱受失业、情感与艺术才华得不到认可的折磨。

二人都半路出家,近乎自学成才,同期同样在艺术的殿堂里默默无闻,作品鲜有人识。梵高在比自己大5岁的高更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们都希望脱离印象派的窠臼,用不经调配的纯色创作,同样喜欢日本的浮世绘,他们超前于时代的审美都得不到时人的认可,那份对艺术的执着与痛苦,使得他们产生了深厚的惺惺相惜之情。

为了共同的艺术理想,梵高请求弟弟同时资助他与高更在法国南部小城拉尔的生活费用,亲手打造了一座充满艺术气息的“黄房子”,他为高更购买了核桃木椅子、核桃木大床,并创作了《房间》这一作品。他满怀期待地邀请高更一同追求艺术的真谛,亢奋地等待高更前来与他共同构建“乌托邦”,并以此吸引更多的画家加入他们。

梵高对高更的才华赞赏有加,他拿着高更的自画像在拉尔四处宣传,使得高更一到此地便被人们认出。

当高更踏入“黄房子”时,梵高的喜悦溢于言表。他们互相赠予《自画像》,彼此欣赏。梵高为高更绘制了《向日葵》,而高更则回赠了《画向日葵的梵高》。

他们共同生活的日子里,互相为对方画下《椅子》。《高更的椅子》中,那独自燃烧的灯光与烛光,仿佛诉说着梵高那如火般热烈的艺术与人生追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性格中的差异逐渐显露。梵高的随性不羁与高更的井井有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梵高对生活的琐碎显得力不从心,高更则显得游刃有余。他们的艺术观念也开始产生分歧,相互之间的评价逐渐转为贬损。梵高的《夜间咖啡屋》与高更的同名作品,虽然都描绘了同一场景,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和情感。

他们共同生活的梦想在现实面前逐渐破碎,留下的只有那些琐碎而难堪的纷争。他们没有意识到,没有独立的空间与完整的孤独,便无法找到纯粹的自我。对方的存在本身,也更加映现了自己的落魄、贫穷与边缘化的处境。

一次激烈的争吵后,高更在维克多·雨果广场游荡,正当他沉醉于月桂树的花香时,却被身后急促的碎步声惊醒,蓦然回首,却发现梵高提着一把剃刀紧随其后。高更惊恐地跑开,当晚独宿旅馆。午夜,梵高在黄房子里割掉了自己的左耳。

第二天高更从“黄房子”中搬出,匆匆踏上了前往巴黎的火车。梵高为自己画下了那幅接受治疗、头绑绷带的自画像。回到巴黎,高更照着自己的脸,创作了一个无耳头颅的陶器。也许他是想以此来对梵高感同身受; 也许他是想以此来对梵高的自画像进行回应;也许他是想以此来祭奠他被梵高的激情灼伤的62天。

至此他们仅仅维系了62天的友情画上了句号,“黄房子”又变成了梵高一个人的乌托邦。然而,这短暂的相遇却在他们的艺术与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梵高的《星空》中,依然可以窥见高更的抛弃古典、凸显个人情感的艺术思想。尽管他们已分道扬镳,但他们依然通过书信保持着联系,互诉衷情、互相鼓励,共同构筑起那片浩瀚广阔、色彩瑰丽的艺术星云。

生活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场艰难的旅行,“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不管怎样,两位划时代的艺术家,划时代的相遇、相知,就是艺术史上的奇迹。

编辑 秦天 审读 刘春生二审 王雯 三审 朱良骏

(作者:王静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