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上午,2024深圳国际人工智能环卫机器人大赛启动仪式暨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举行,本届大赛为全球首个环卫机器人大赛。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办首届人工智能环卫机器人大赛,是站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起点,推动深圳环卫行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探索。
大赛期间还将发布支持环卫人工智能应用政策,举办产业对接会,吸引国内外优秀企业参与,共同促进城市管理行业升级和产业发展的双向奔赴。
4家外地环卫人工智能科技企业落户深圳
在战略合作·签约启动仪式上,4家外地环卫人工智能科技企业落户深圳,其中,广州赛特公司落户福田区,上海仙途公司落户南山区,安徽酷哇公司、苏州云创智行公司落户宝安区。
近年来,深圳大力培育发展“20+8”产业集群,出台并实施了我国首部人工智能产业专项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和发展环境。
在此背景下,深圳市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在市容环卫领域的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推行环卫作业智能化,促进环卫作业模式革新,同步培育环卫产业发展,提前布局建设人工智能环卫未来产业,吸引外地人工智能环卫设备生产研发企业来深扎根发展,谋划部署产业集聚格局。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人工智能环卫设备生产研发企业30余家,深圳占比超30%。
国内外人工智能清扫机器人同台竞技
涉水通行、爬过斜坡、自动识别垃圾、自主避开障碍物……..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国内外人工智能清扫机器人同台竞技,展示高端人工智能环卫技术成果。
▲云洁130 pro清扫机器人自动过障碍物。受访单位供图。
据悉,本次大赛包含广场公园、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辅道三大场景的专项竞赛。本次赛事尽可能还原真实作业场景,设置了常见垃圾识别与清扫、低矮物/行人/车辆安全避障、爬坡、涉水、雨淋,鹅卵石路/地砖/石板步道等多种路面通过性检验等考核内容,同时对于公园广场休息椅下、沿边拐角等重难点区域的清扫也在考核范围内。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每家公司会根据不同的场景设计研发清扫机器人,以适应不同的城市场景。
“这款机器的特点是,它的清扫宽度是1.3米,最大的亮点是具有智能洒水的功能,只要检测到灰尘,可以自动喷水的,如果没有灰尘,则可以关掉喷水系统,可以让机器续航可以更久。”深圳市云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功告诉记者,这款云洁130 pro清扫机器人能精准区分动静态障碍物和低矮障碍物避障功能,达到全方位立体避障效果,还有人体识别、语音提醒功能。同时,机器人作业完毕后自动回到充电点进行充电,无需人工干预,真正实现全自动化作业。
▲独角兽自动驾驶清扫机器人涉水通行。受访单位供图
“大家可以看到,这款独角兽自动驾驶清扫机器人设备搭载了128线束激光雷达、车身周围还有4个补盲雷达,以及超过20个智能摄像头,可以帮助设备在作业过程中实现360度感知周边的情况,实现高度自动驾驶清扫,同时车辆支持自动充电和换电两种模式,续航时间达到24个小时。”酷哇科技商务总监王宇告诉记者,我们在设计上专门针对人行道作业场景逆向开发了不超过0.9米的整车宽度,使得该款设备可以轻松灵活进入绝大多数人行道场景。
▲ 智赛洁S330无人驾驶清扫车成功爬过20°斜坡。受访单位供图
此外,还有一辆引起记者注意的清扫机器人是——深圳赛特智能携焕新之作智赛洁·S330无人驾驶清扫车,它也是全场唯一一辆成功爬过20°斜坡的清扫车。深圳赛特智能公司副总经理杨帆表示:“智赛洁S330无人驾驶清扫车是公司深耕多年所研发出的全方位高度智能化室外无人驾驶清扫车产品。其具备全遍历彻底清扫、区域自规划清扫、AI巡保清扫、巡逻作业等多种智能作业模式,整个作业流程无需人工干预,用户只需设置好作业模式,清扫车便可每天按照既定模式自主完成清扫任务。”
从科技研发到产业应用,从国内黑科技到全球视野,“高精尖”技术与产品集中亮相本届大赛,在超20000㎡的场馆为观众带来一场场“科技盛宴”。
全市已打造AI清扫应用场景50多个
人工智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目前深圳发布了12项“城市+AI”应用场景清单,打造了人工智能清扫应用场景50多个,投入环卫机器人150余台,上线视频AI智能巡查,实现六类城市管理问题智能识别,打造了国内首个“5G+AI”垃圾分类全流程智能监管新模式。
大赛同期将举办深圳(国际)无人驾驶清洁环卫发展峰会、政策发布暨颁奖仪式、商贸对接洽谈会配套活动。除此之外,大赛期间还将进行《2023-2024年度低速无人驾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低速无人驾驶清扫车行业发展蓝皮书(2024版)》等成果发布,促进前沿思维交融,加速完善我国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产业生态,提升人工智能产业区域化发展速度。
今年以来,深圳持续发力人工智能赛道,从政策、人才、算力、金融等领域构筑招商引资“强磁场”,吸引更多人工智能企业和创新资源汇聚深圳,加快打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努力创建人工智能先锋城市。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