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废旧厂房,到夜空中最亮的星……这条路TA仅仅走了10年!
读特客户端综合
03-24 22:29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3月23日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校十周年大会举行

会上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致辞并回顾了

学校十年发展历程

十年前,TA从一块无人问津的荒地起步

而今天,TA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创新的标杆

这是一个关于梦想、奋斗和创新的故事

一个关于如何在短短十年内

将一所大学建设成为

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的故事


共约1000余名嘉宾欢聚一堂

筚路蓝缕,披荆斩棘

202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迎来了十岁的生日。十年的奋斗历程,见证了这所年轻大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蓬勃成长,也折射出国家教育事业腾飞的宏伟蓝图。

岁月留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创校的艰辛亦历历在目。学校创办之初,徐扬生还亲自站在夜晚路边,护送学生们安全回到宿舍。“在这个深夜里,哪怕只有我一个人还在这里读书,人类就有救。”徐扬生写在旧厂房改建的图书馆上的话,一语道出办学的艰难与决心。正是凭借这份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才阔步走向今日。



学校从一片荒芜的空地和几幢废旧的厂房起步。

那是2014年3月底,5月就要招生了!我们要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告诉全国几千所中学的学生和家长,世界上有这么一所大学,她的教育理念是什么,任务非常艰巨。而当时的我们可以说是“手空空,无一物”,这是我们当时的校园、启动区的改建工程,我们是从一片荒芜的空地和几幢废旧的厂房起步的……

我去的第一所中学是深圳中学,后来一步步往北走,走遍了大江南北。我走了100多所全国的重点中学,我的同事们走了更多,就这样,我们的教育理念走向了神州大地的千家万户。有了学生,我们的校园建设和师资招聘分秒不能延误,首先要解决学生的住宿问题,只能借用对面的信息学院的宿舍,当时的龙岗不像现在这么繁华,学生下了晚自习之后要过马路,走很长一段没有路灯的夜路,很不安全,于是,每天晚上九点半后,我都会站在路边,看着学生安全回到宿舍。

——徐扬生


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告诉全国几千所中学的学生和家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育理念。

十年蝶变,星光璀璨

十年弹指一挥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从一片荒芜的草地和几间废弃的厂房起步,发展成为拥有一万余名师生的现代化大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这串数字:




四个学科群已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655名国际知名学者组成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5名,院士40余名,国家级人才101名;

六届本科毕业生,八届硕士毕业生,四届博士毕业生,80%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其中71%就读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学;

已与148所世界名校开展实质性合作,各类国际合作项目达250个,本科在校生中具有境外学分学习经历的占比超过60%;

……

徐校长颁赠大学特别贡献奖。

徐校长向大学发展贡献卓著者颁赠荣誉奖牌。

而就在今年2月3日7时37分,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冠名的“港中深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从此,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名字将在苍穹中闪耀,开启星际探索之旅。

“港中深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作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精神支柱,“融汇创新”理念指导着学校不断进取。徐扬生直言,包容与创新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关键所在。比如薪酬制度、招生体制、学生管理等多个领域都推陈出新,学校正是通过这种创新自强之路,创造出今日的骄人成就。

融汇创新,铸就未来

在未来的规划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继续以“融汇创新”的精神,担当为国家探索自主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使命。 在未来十年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




在学科方面,建成15-20个世界一流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在科研方面,继续按照国家及大湾区的战略需求,建立基础性、前沿性、跨学科的科研平台和技术转化中心;

继续深化与香港中文大学及国际高校合作伙伴的创新合作,将大湾区打造成国际高等教育的高地与枢纽;

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设成为国家中外合作示范性大学,在2035年建成国际化一流研究型大学。

包容与创新,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立校之本。正因如此,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才能在短短十年间取得辉煌的成绩。徐扬生提出:

“读书人要有读书人的坚守与志气,要对国家、对社会有我们的担当和责任。我要感谢你们,感谢你们对大学理念的认同,我为你们骄傲,是这所大学把你们推向了世界,也是你们把这所大学推向了世界,这里是你们永远的精神故乡。今后的道路,希望在你们,我祝福你们!”

携手前行,方阔高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矢志不渝地

坚守“融汇创新”的办学理念

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同时

也必将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促进国家现代化进程

贡献力量

让我们拭目以待

期待这所年轻的大学续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图片来源:“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微信公众号)

综合来源:“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微信公众号、深圳特区报、晶报、南方+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

(作者:读特客户端综合)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