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近些年的落马官员,有不少曾被众人视为“榜样”,他们从基层一步步走到高位,却在职务高升、权力变大的过程中,开始骄傲自满,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从折腾半宿战战兢兢收受首个红包,到置党纪国法于不顾大搞权钱交易,欲望使其迷失方向、走上歧途,最终从“励志故事”转变为“反面教材”。本期“廉议汇”就此话题邀请3位嘉宾进行讨论。
苑广阔(广西桂林 职员):不少落马官员身上都有共同点,其中一个共同点就是,刚进入官场时满怀抱负、兢兢业业,职务一路高升,同时还能做得基本的清正廉洁,但在职务高升、权力变大的过程中,却逐渐丧失了党性原则,从收一个小红包开始,到收的红包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最终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腐败堕落当然是有原因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就是没有自觉约束自己手中的权力,反而把党和人民赋予自己的权力当成了谋取私利、满足个人欲望的工具。当权力失去了自觉自律,又暂时没有被外在的监督发现,必然导致掌权之人走向堕落。
邓海建(江苏南通 媒体人):好好的“励志官员”沦为坏坏的“贪腐典型”,说起来是人性之贪,本质是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的集体溃坏。有落马官员说,“红包礼金就像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这话乍听有理,其实不然:“红包礼金就像臭豆腐”没错,但它终究是“别人家的臭豆腐”,闻也好、吃也罢,与你何干?“励志官员”越了轨、忘了本,说到底,就是在“本分”与“非分”之间装傻装天真。
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最复杂最严谨的形势,还是少数官员对权力丧失理性、对人民缺乏敬畏——腐败的能力大、胆子肥、想法多。解决这个问题,长远来说,当然是制度化的反腐机制必须力度不减、尺度不松、寸土不让;眼下而言,还是教育好党员干部防微杜渐,起码要分清“臭豆腐”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须知伸手也“没有回头箭”。
何勇(山东临沂 自由撰稿人):官员从“励志故事”的榜样,堕落为“反面教材”的大贪,说到底是被权力冲昏了头脑,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突破了党纪国法的底线、红线,恣意妄为、贪赃枉法。
领导干部要不忘初心,避免堕落,始终当好榜样。除了加强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笼子里之外,领导干部自身也要严于律己、自我约束。领导干部要把修身养性摆在首要位置,时常“三省吾身”正三观,铲除心中的侥幸心理,牢记“伸手必被抓”的真理,秉持敬畏之心,提升道德品质和思想境界,克制贪欲。同时,要不断加强党纪国法的学习,坚定理想信念,筑牢防腐堤坝,始终保持党性原则、宗旨意识。
腐由内心生 败自细微起
俗话说,勿以恶小而为之。贪腐的口子一旦打开,欲望的洪水便难以遏制。那些从“励志官员”沦为“反面教材”的落马贪官,都是从一开始的坚守底线、拒绝诱惑,到半推半就、战战兢兢收下一条烟、一瓶酒、一个红包,防线一点点松动,界线一步步后退,收着收着就心安理得了。
腐由内心生,败自细微起。“我总认为红包礼金这个东西就像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是个小节问题。”果真如此吗?殊不知,红包虽小,兹事体大,党员干部只要伸了手,便违背了原则底线,触犯了纪律规矩。
《朱子治家格言》中有言:“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官员腐败堕落,根本原因是道德沦丧、党性缺失、信仰迷失,身居高位却对权力缺乏理性,对人民缺乏敬畏,在金钱、权力、美色、名声面前骨头软了、防线塌了,一步步欲望的深渊,最终身败名裂、自食苦果。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善修德、勤养性,抵制诱惑、管住小节,严守本分、戒除非分,干净做人、老实干事,方能“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见习编辑 李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