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成立由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办、市治污保洁办、市治水提质办、市委组织部和市人居环境委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奔赴各“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开展现场督查,考察干部表现,推动治水工作提速增效。据悉,这是深圳市首次在“治水”工作中实施干部专项考核。
2017年是深圳治水提质工作最为关键的一年。按照国家考核要求,深圳建成区36条(45段)黑臭水体要在今年内实现不黑不臭。面对“治水”工作的挑战,深圳市委开拓创新,结合治污保洁、治水提质等工程项目推进平台,制定了《在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中开展干部专项考核的工作方案》,成立了专项考核组,目的就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干部考核正面激励作用,激发干部敢于担当、满怀信心、专心干事。
7月18日,随着干部专项考核组进驻宝安区,深圳市委在“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中开展干部专项考核正式全面启动。此次专项考核的对象涵盖了所有参与“治水”的干部,包括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正职和分管副职;街道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副职;市、区水务、环保、土地监察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各级部门的业务骨干。
据了解,干部专项考核分成日常考核、治理效果评估、综合考核等几个阶段,不搞集中的“大会战”,而是注重把工夫下在平时。截至目前,专项考核组在各区(新区)已召开11场专项考核动员会,实地调研走访36条45段黑臭水体、4家水质净化厂。
干部专项考核既考事又考人。在突出评价干部“成事”的结果同时,也同样注意干部“谋事、干事”的过程,而非只看“业绩”。更为重要的是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良好氛围,鼓励干部敢担当、愿作为。为此,专项考核组将在治水工作中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保护清单”。
据介绍,深圳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结束后,干部专项考核将告一段落,届时考核结果将会出炉。考核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治水”工作中坚持原则、敢抓敢管、敢于担当、迎难而上、业绩突出的干部,会及时提拔使用。考核期间,如领域或专业相关的领导班子出现空缺,也会优先考虑提拔使用在治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对在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中推诿扯皮、履职不力、群众意见大的干部,视情况进行诫勉谈话或调整现任职务,必要时根据有关规定予以问责。
编辑 郑蔚珩
监审 刘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