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身高不到141毫米,是个机器人,目前“就职”于香港中文大学,在自闭症儿童的课堂中当“小助教”。它不仅能通过身上的镜头告知云端系统学生是否在专心上课,还能与学生和老师进行对话,辅助完成课程的相关内容。
吉尼斯世界纪录官网截图
这个机器人个头小来头却不小。就在1月6日,它打破了世界上最小的人形机器人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比上一任纪录保持者的机器人小11.3毫米。
以服务自闭症儿童为宗旨
仅半年造出最小人形机器人
“他叫Bob,因为小黄人里最矮小的那只也叫Bob。”Bob的创造者——香港拔萃男书院(Diocesan Boys School)的DBS Robotics机器人团队的队长杨泓韬笑着介绍道。
香港拔萃男书院机器人团队由两名高二学生(杨泓韬、梁傲熙)和两位年轻的机器人教练(杜恩硕、冯灏一)组成,平均年龄不到19岁。
团队合影
团队成员梁傲熙介绍,2023年,他们正与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苏咏芝教授合作设计自闭症孩子专属机器人,希望通过人形机器人与孩子的交流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在这款小机器人诞生之前,市面上用于STEAM教学的机器人难以适应香港的教学环境,来自贫困家庭的自闭症学童也无力负担,“研发出低成本、小尺寸、能适应教育普及需求的人形机器人成为DBS Robotics机器人团队的使命,” 梁傲熙说。
设计团队正在做图纸
最初,团队在电脑图纸设计出来后发现,这款机器人的尺寸有望破吉尼斯世界纪录。据介绍,团队在图纸出来后立即和吉尼斯官方提出了申请,在设计机器人时,就定了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目标。
Bob正在通过程序操作完成指令
杨泓韬表示,团队在设计机器人过程中也遇到不小的障碍与阻力。尽管团队在电脑里做好模拟测试,可是到真正测试时才发现人形机器人的身体结构复杂且精密,伺服电机动力不足以驱动机器人,甚至出现轴心断裂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几乎没有休息,学校几点关门,我们就几点离开。”杜恩硕介绍,在经过近半年的调试和修改设计,团队才终于做出理想的人形机器人形态。
Bob正举着团队的旗子
在挑战世界纪录当天,团队成员冯灏一表示他和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十分紧张,“当天的评委有机器人方面的专家,我们都担心会出现意外。”
在经过45分钟的严格审核后,官方工作人员宣布挑战成功。“那一刻所有人都非常兴奋,大家击掌拥抱在一起,享受这一份属于团队胜利的荣誉。”冯灏一笑着回忆道。
破世界纪录后学院机器人团队爆火
未来希望Bob走出国门
DBS Robotics是香港拔萃男书院的机器人团队,由书院创新与设计部门(Innovation & Design Department)于2012年创立,且在本地以及国际层面数次获奖。学院在2023FTC国际机器人科技挑战赛的亚太区冠军赛中获得最佳控制奖、2015年在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比赛的足球项目中拿到第三。
3D打印机正在制造部件
杨泓韬认为拔萃男书院和老师们为他们的项目提供了很大的支持,“我们可以使用3D打印机,镭射切割机等工具自行设计制造机器人的部件,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创作空间。”
Bob正在行走
梁傲熙向读特记者透露,他们正在优化香港中文大学现有为自闭症学童而设的编程素材,未来将融入更多STEAM教育。在完成对机器人的教学调试之后,这款机器人计划在今年年底投入生产,“未来,我们希望Bob能到世界各地,帮助全世界的自闭症儿童。”
【读特新闻+】
何为“STEAM”?
STEAM教育理念:STEAM代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领域融合的综合教育。
视频剪辑:李旻桦
(本文由吉尼斯官方供图)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伊诺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张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