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街道李饶:把军人本色融入调解事业,用情化解“千千结”

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玥 文/图
2024-03-13 13:3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3年来,她立足平凡岗位,强化责任担当。

军人出身,锻造了她坚毅的性格和顽强的精神;身为党员,她无私奉献、担当作为;扎根基层,她成为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的“及时雨”、化解矛盾纠纷的“解铃人”......在盐田街道,李饶是出了名的“金牌调解员”。

13年来,她立足平凡岗位,强化责任担当,坚持用心用情做好调解工作,以“耐心、细心、慧心、走心”的独特方法,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800余起,帮扶困难群众530余人次,疏解企业难题200余宗,涉案金额上亿元。以她名字命名的“李饶调解工作室”,从2018年成立至今,已逐步成为盐田街道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创新升级、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亮眼品牌。

2023年12月,李饶获评为深圳市二级人民调解员。她表示,“能为当事人化解矛盾,收获他们的信任和认可,是一件让人成就感满满的事。我会珍惜这份荣誉和使命,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深圳调解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8年,李饶被选聘到盐田街道,主要负责调处劳资纠纷工作。凭借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刚毅果断的执行能力和忘我的工作热情,在短短几年之间里,她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信任,从2011年起,调解工作成为了她的工作“主战场”。

地处盐田港后方陆域的盐田街道,港口物流行业发达。企业主体多样、劳动者诉求多元、劳动关系等方面的问题都可能成为矛盾纠纷的导火索,这给调解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迎难而上,就没有啃不下的“硬骨头”。为积极主动应对这些挑战,李饶发挥退役军人敢为人先、勇于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与工作室的调解员们在调解工作中不断创新和完善。在她的带领下,调解员们积极探索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人民调解机制,通过法、理、情有机融合,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平安和谐稳定。

2019年10月,某装卸公司承接辖区某仓储公司业务项目。仓储公司因所在地块被政府纳入旧改范围,无法继续经营仓储服务,于2019年12月15日起停止双方合作。因上述原因导致装卸公司法人代表王某口头提出与53名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员工们要求公司需经济补偿共计约250万元,但装卸公司无力支付员工解除劳动合同补偿款。部分员工了解到公司即将倒闭后,情绪波动较大,以阻碍交通、园区聚集、上访等途径多次进行维权。

面对这样复杂的矛盾纠纷,如何妥善化解双方烦忧?李饶告诉记者,“倾听”是做好调解工作的首要“秘籍”。调解员通过“倾听”架起一座通往当事人心灵的“桥梁”,不仅能给矛盾当事人带来心理安慰和安全感,而且能抓住矛盾的焦点和症结,因循利导,从而促进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我相信,只有真正站在当事人的角度,用心去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切,才能取得更好的调解效果。”李饶如是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调解过程中,她带领团队多次接访员工,主动约谈员工,跟进员工动态,跨区联系相关部门,在熟练掌握劳动法律法规政策的基础上,加强分析研判、精准施策、晓之以理,成功化解了53名员工与该公司之间的劳动争议纠纷,为员工争取最大的合法权益。

这样的案件,在李饶长达13年调解工作中,数不胜数。她带领工作室团队为成百上千的工人、企业妥善化解了劳资纠纷,为工人、企业争取了应有的合法权益,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工作室里的一面面锦旗,便是她与调解员们辛勤付出的最好见证。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玥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