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晶报中招展即将于4月13日举行。近年来,深圳高度重视高中学位的建设,市教育局透露,到2025年,全市公办普高数量将翻一番。随着高中学位建设的加快,市民对优质高中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怎样才能选到自己心仪的高中?晶报中招展将为您提供一站式服务。在晶报中招展即将到来之际,晶报开辟“高中亮亮相”栏目,率先推出罗湖区的区属高中学校。今天先来看看其中的3所罗湖区属高中学校都有怎样的特色。
罗湖目前一共有6所区属公、民办高中,其中一所中职学校和一所艺术普通高中。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最优的资源、最好的地块、最大的投入用在教育上”,区级收入每3块钱就有1块投入教育事业发展。翠园中学是在罗湖这片沃土成长起来的,凭借深厚的底蕴、卓越的办学品质成为罗湖教育的龙头学校。2025年,园林化、现代化、智慧化的翠园新校区有望投入使用,将为学生创造更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另外,罗湖外语学校和深圳市美术学校的新校区也在加紧建设中。深圳市美术学校依托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基础教育集团的力量和与北京理工大学等“高中-高校贯通培养”优势,致力于艺术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唯一的民办学校深圳奥斯翰外语学校办学质量优异,助学生敲开世界级名校的大门。
聚焦“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课题,罗湖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提出“14104”的变革思路。着眼重塑面向未来的教育生态,打造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罗湖样本”,努力让每一个孩子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以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支撑、保障区委“三力三区”发展战略,全面提升高中学校的办学质量,全面促进高中学校的优质特色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新翠园中学等你来
学校“掌门人”:
深圳市翠园教育集团总校长、深圳市翠园中学校长 郭玉竹
办学特色:
罗湖教育是深圳教育的根与脉,翠园中学则是罗湖的旗舰校。 深圳市翠园中学始建于1964年,是深圳市老牌重点中学,深圳市八大名校之一,2018年牵头成立翠园教育集团。学校先后荣获国家首批国际生态学校、全国十佳校园文学示范校、全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验学校、全国首批足球特色学校、共青团中央“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新时代体育美育示范基地校等称号。 这里师资力量雄厚,是一支拥有一流的敬业精神和一流的专业能力的“双一流”教师队伍。 这里办学特色鲜明,设立“强基、致远、创新、博雅”四大学院,为学生打造多元发展的“立交桥”。2023年,翠园的办学经验入选教育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典型案例。 这里的校园足球享誉全国:成立了广东省首家正式注册的中学足球俱乐部,先后向中超、中甲、西甲职业联赛球队输送优秀球员20余人。 这里的科创教育成果卓著。学校主动与国家战略对接,将创新能力的培养向基础教育延伸,构建起多维度、立体化的科创教育体系。办学六十年来,翠园中学办学质量稳步提升,先后21次荣获深圳市“高考卓越奖”,共有32人考入清华、北大。 翠园中学新校区正在加紧建设中,计划2024年底封顶。与此同时,翠园中学本部也进行了改造,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一个美丽的全新翠园等你来!
罗外为你的未来创造无限精彩
学校“掌门人”:
深圳市罗外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党委书记 宁革
办学特色:
坐落于梧桐山脚下、仙湖之畔的罗湖外语学校,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创建于1999年,秉承“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办学理念,为学生搭建多元发展平台,涌现了青年杰出科学家罗锐邦、钢琴才子邵牧童、发现红树林新菌种的创新才子郁喆等优秀人才。这里是深圳市唯一获得课改特色、德育特色和校园文化特色三项特色项目创建资格的学校,是深圳市一所极具增长性和生命力的锐意改革的窗口学校。
2018年,罗湖外语学校牵头成立罗外教育集团,现已发展成拥有4所成员校、实现幼小初高全学段覆盖的优质公办教育集团。
这里的师资一流。高级教师占比一半,近几年培养和引进了一批名优教师,包括省、市、区级的学科带头人和教研专家等,其中,14人入选2024年度罗湖区学科名师和名师培养对象,人数居全区之冠。历年来罗外教师多次在国家、省、市、区的青年教师技能大赛、基本功比赛中获大奖,形成特殊的罗外“一等奖现象”。
罗外实行“适性赋能”教育,因材施教,在全区率先推行数字化课堂,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双线混融新型教学方式,平板教学覆盖全学段、全学科;独创“四自”德育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奠基。
“彼有梧桐,凤凰来栖”。距老校区1200米的罗外新校园即将与大家见面。新校园依山而建,还有连通仙桐体育公园的隧道博物馆让人耳目一新,是莘莘学子求学的理想之地。
罗外,与你一起携手向未来!
罗高为你的人生成长“加速度”
学校“掌门人”:
深圳市罗湖高级中学校长 章顾胜
办学特色:
深圳市罗湖高级中学位于深圳老牌CBD、“京基100”之南、“地王大厦”脚下,是一所现代化、高品质、寄宿制的公办普通高中,是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校”、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优秀学校、深圳智慧教育示范校、深圳市教育数字化变革先锋学校。
近五年来,罗高勇当课改先锋,运用数字化智能教学诊断平台,开展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逐步构建了数字化“3+e+N”教学模式,确立了“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精准施教、精准评价”的课堂特色,学校实践案例获评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活动案例一等奖,高考特控率、本科率跨入优质高中行列。
学校秉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注重实效”的德育工作思想,贯通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的德育途径,建设了专业化的生涯发展体验馆,开发了体系化的生涯指导校本课程,赋能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校荣获“互联网+生涯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引领校”称号。
罗高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教学教育加工力,为你的人生成长“加速度”!
与你相约晶报中招展
4月13日(周六),晶报将邀请我市近百所高中学校,在福田区大中华国际交易广场一楼推出“奔跑吧·中考”大型中考政策咨询会(即“晶报中招展”),为家长学生提供中考中招政策的权威信息,并为考生和家长了解高中、选择高中提供一站式面对面服务。
时间:4月13日(周六)
地点:福田区大中华国际交易广场一楼(地铁1、4号线“会展中心”站A1/A2出口,步行250米即达)
编辑 刘珂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爱读书的深圳人# 地铁站里的小读者,2025年3月25日,在地铁2号线侨香站内,一位小读书手捧的漫画书《今天也想抱抱你》。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插画设计师,这是一本治愈系的漫画,读完这本书的小可爱们,就如同书中人物一样,再次看到自己的内心,重新认识自己。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南山志愿者读特小记者站# 现代城华庭开展演讲专课 2025年9月7日,现代城华庭内氛围热烈,一场聚焦小记者能力提升的“性格色彩与演讲专课”成功举办。活动以“感悟成长力量,传递温暖声音”为核心,通过专业授课与真实分享,为优秀志愿者以及小记者们搭建了学习演讲技巧、涵养共情能力的实践平台。 活动筹备阶段,小记者们便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他们主动承担“志愿小助手”角色,有序完成桌椅摆放、教具整理等工作,用细致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少年的担当,为活动营造了温暖有序的开场氛围。 课程环节,主讲人小雅老师以自身成长经历为脉络,将专业演讲知识与个人故事深度融合,让授课内容既具专业性又富感染力。她分享了从童年时期迎合期待却遇否定,到为不让父母失望奋起逆袭,再到克服内心胆怯成长为专业演讲讲师的历程。谈及过往被质疑、让父母担忧的片段时,小雅老师真情流露,现场情感共鸣浓厚。同时,小雅老师引入性格色彩理论,引导小记者识别自身性格特质,并传授“依据性格调整沟通方式”的实用技巧,助力小记者提升演讲的针对性与感染力,现场小记者专注聆听、认真记录,学习氛围浓厚。 随后,助老组志愿者依次上台分享。他们以日常助老服务为切入点,讲述了“冒雨为独居老人送物资”“耐心陪伴老人聊天解闷”“帮助老人学习使用智能设备”等朴实故事。这些没有惊天动地情节的分享,却满含善意与坚守,让小记者们深刻认识到“奉献”并非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蕴藏在点滴行动中的责任与热爱。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堂专业的演讲课程,更是一次直击心灵的成长教育。小雅老师的经历传递了“勇敢突破自我、用坚持改写人生”的信念,志愿者的故事则诠释了“以善意对待他人、用行动传递温暖”的价值。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