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智慧道路只需竖一根路灯杆
就能实现几乎所有功能?
不信?那看看这个隐形的“钢铁侠”
近日,在深圳沙河西路转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的入口处竖立起了两根颇具科技感的路灯杆,那便是“智慧道路共同杆”。它是由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称“深圳交通中心”)自主集成研发的一款产品多杆合一,功能强大。
为体现城市的文明,设备都在杆里面,外人看不到,被业界称为路灯杆中的隐形“钢铁侠”。未来的智慧道路只需竖一根杆,就能实现几乎所有功能。
一杆多用,可减少道路频繁开挖
现场可以看到,灯杆自带一个LED显示屏,实时滚动显示周边路况、出行时间、周边停车位、天气状况等出行信息。在灯杆50米范围内,市民可以接入Wi-Fi免费上网。靠近后可以看到,灯杆上配置了一个报警器,可用于紧急情况下的报警呼叫。
据介绍,深圳交通中心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智慧道路集成化的理念与实施路径,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道路集成化解决方案。实现了路灯杆与视频杆、标识标牌杆、信息屏杆等杆件的高度整合,同时杆体内预留不少于3个开孔结构,可满足未来新增设备接入的需求,减少重复立杆与道路频繁开挖。
除了为市民提供各类交通信息及上网服务以外,智慧道路共同杆的功能远不止如此。以路灯杆为硬件载体,还集成了视频、DSRC、物联网中继、WIFI探针、环境检测器等23种传感设备,支持道路全景监控、交通运行监测、道路险情预警、车路协同控制、智能定向诱导、沿线设备物联等功能。
智能管理,可有效降低道路风险
与现有的国内外智能路灯解决方案相比,深圳交通中心研发的智慧道路共同杆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实现精细管理,解决交通部门、城管部门在道路管理层面的短板问题,提升道路管理智能化水平。如基于视频图像与AI算法的结合,智能识别路面病害、设施(护栏、标线、标牌)损坏等情况,发现问题实时自动推送至责任部门,解决传统人员巡查发现不及时的问题,降低道路风险。
作为交通规划设计领域的一张“深圳名片”,深圳交通中心业务范围已覆盖全国29个省市,100余座城市。目前,智慧道路共同杆已在深圳罗湖区的爱国路和南山区的沙河西路进行试点立杆,后续深圳交通中心计划在深圳的光明新区、前海、南山等区域,还有国内苏州、湛江、深汕合作区等地进行试点建设,计划一年内在国内铺设上万根,涵盖超过150公里的道路里程。
编辑 张颖
监审 刘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