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安委会召开(扩大)会议部署事故善后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2月24日消息,2月23日4时39分,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雨花台区明尚西苑小区6栋发生火灾。截至23日24时,事故共造成15人遇难,44人在院治疗,其中,1人危重,1人重症,42人伤情较轻,所有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接报后立即赶赴现场,成立了火灾处置应急指挥部,全力以赴做好现场灭火、被困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群众安置、家属安抚等工作,并于当天下午召开市安委会(扩大)会议,对事故处置善后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进行部署。
会议指出,当前最紧要的是集中一切必要的资源力量,全力抢救伤员、挽救生命,让伤者早日康复。同时要周密细致做好转移安置群众生活保障、伤亡人员家属安抚等事宜,妥善做好后续处置工作,全力配合、深入细致开展事故调查,尽快查明火灾原因和责任,给社会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会议强调,要全面深入开展消防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聚焦全市1.5万余幢高层建筑、238家大型商贸场所、12.1万余家小型经营场所,以及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住宅小区、保障房片区、城中村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拉网式排查,逐一进行消防安全“七查”(即:查管理责任、查消防设施、查楼梯通道、查火源电源、查管道竖井、查消防车道、查值班值守),开展火灾隐患集中除患攻坚,确保覆盖到每个小区、每个单元、每个点位。全面整治占堵封闭消防疏散通道、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飞线充电等高风险问题。对重大隐患要分层级挂牌督办,紧盯不放、全程跟踪,确保整改到位。深入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引导居民做到“三清三关”(即:清理楼道、阳台、厨房可燃杂物,离人关闭电源、火源、气源),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逃生能力。
已致15人遇难44人受伤!南京一小区起火,官方凌晨通报初查原因
2月24日凌晨,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雨花台区“2.23”火灾事故有关情况。
南京市市长陈之常通报火灾事故总体情况:“2024年2月23日凌晨4时39分,我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雨花台区明尚西苑6栋发生火灾。此次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我们深感痛心和自责。在此,我代表南京市委、市人民政府,向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向遇难者家属、受伤人员及亲属表示深深的歉意。”
视频来源:读特客户端(剪辑:黎昭欣)
据悉,本次事故现场明火于当日上午6时左右被扑灭,现场搜救工作于下午2时全部结束。截至23日24时,事故共造成15人遇难,44人在院治疗,其中,1人危重,1人重症,42人伤情较轻,所有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火灾发生后,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省长许昆林前往医院看望受伤人员,并对伤员救治、事故善后和调查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南京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火灾处置应急指挥部,全力以赴做好现场灭火、被困人员搜救、伤员救治、家属安抚等工作,516名群众被妥善安置到5家宾馆。
江苏省已成立调查组,正深入调查火灾原因和责任,陈之常表示将全力配合、查清事实,对失职失责人员,依法依规严肃追责,绝不姑息,给遇难者和社会各界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南京市卫健委主任唐伯才通报伤者医疗救治情况:雨花台区明尚西苑发生火灾后,市急救中心凌晨4时50分派出9辆救护车赶赴现场,全天共出动32辆次,将伤者送至南京市第一医院、南京明基医院和江苏省人民医院。截至23日24时,此次事故共造成15人死亡,在院治疗44人,其中1人危重、1人重症,其余42人均为轻伤。
事故发生后,南京市卫健委立即启动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应急预案,成立了医疗救援领导小组,第一时间赴三家医院指挥救治,落实省市“全力做好救治工作”的要求。省、市卫健委联合组织呼吸、重症、烧伤和心理等专业30余名专家组成治疗专家组,对伤者逐一会诊,指导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对危重病例制定了专门诊疗方案,并为每人配备一组医护人员开展治疗。42名轻伤患者大多因火灾现场吸入浓烟引起吸入性损伤,入院后均予以心电监护、吸氧、雾化、气道解痉、补液、防止感染,部分患者予以高压氧治疗,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心理辅导,目前所有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梁军通报火灾事故处置情况:2024年2月23日4时39分,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雨花台区明尚西苑6栋发生火灾。
接警后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迅速调集特勤一站、铁心桥站、双闸站等8个消防救援站、25辆消防车、130名指战员到场处置,省消防总队、市消防支队当日值班领导带领全勤指挥部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救援。市公安、120急救中心、供电公司等单位同步开展应急处置。消防救援力量按照“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原则,边搜救、边灭火。一方面,成立20个内攻搜救小组,将起火建筑分成上中下三个作战区域,通过敲门、破拆防盗门等途径,逐个楼层挨家挨户搜救转移遇险被困人员,累计搜救起火建筑5轮次;另一方面,成立12个灭火小组,依托楼宇内的室内消火栓和消防车辆先后出18支水枪近距离打击着火点,堵截火势蔓延。6时01分明火被扑灭,14时许现场全部搜救工作结束。
经初步分析,火灾为6栋建筑地面架空层电动自行车停放处起火引发,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
雨花台区区长李方毅通报小区受影响群众转移安置等情况:23日凌晨4时39分接报,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西柿路12号明义社区明尚西苑6栋2单元发生火灾事故。事发明尚西苑小区,6栋共有2个单元,其中发生火灾的第2单元有256户、居住人口762人。
事故发生后,雨花台区迅速开展紧急救援、救治和群众自救行动。
一是全力保障医疗救治。对每户伤者由一名街道干部带领7名工作人员,配合医院实行专班驻守,为伤者联系、照顾家人、及时提供就医期间的生活保障,不惜一切代价为救治伤者提供服务保障。
二是紧急转移安置受影响群众。除部分群众到亲友家外,截至2月23日24点,在5家酒店安排229个房间,合计安置受影响群众516人。每个酒店安排8名干部专班驻点保障,提供一日三餐、一次性换洗衣物、充电器、洗漱用品、御寒棉衣,储备了一些常规药品,保障安置群众的日常生活需要。
三是妥善处理善后工作。从全区抽调组织433名干部、网格员、志愿者,对受影响群众户户走到,人人见面,听取诉求。在街道、社区、医院成立亲属接待服务组,一对一服务保障,提供各类咨询,安排临时居住,医护人员、心理咨询师等做好亲属情绪安抚及心理疏导工作。联系评估公司,着手受灾住户财产损失统计。
这起严重的火灾事故,给受灾家庭造成了严重伤害,代价极为惨重、教训极其深刻。会上,李方毅代表雨花台区委区政府,向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向遇难者家属、受伤人员及亲属和社会各界表示深深的歉意,称将痛定思痛、举一反三,在做好群众安顿工作的同时,迅速开展全方位、全覆盖、全领域的消防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
涉事小区此前已经发生过两次火灾
南京明尚西苑小区居民称,此次并非小区第一次发生火灾,此前小区已发生过两次火灾。据《法治现场》栏目2022年4月14日报道,该小区架空层挤满电动车,呼吁“消防设置需跟上”。报道中提到,2019年明尚西苑小区曾发生过火灾,墙面上仍留下了大片烟熏痕迹。由于小区一楼架空层电动车停放太多太密,没有必要的消防设备,居民对此担忧。相关部门曾表示要安装灭火器、喷淋等消防设备。
此外,还有网友曾在2020年8月发文反映称:“明尚西苑小区2栋,架空层充电位置不够,没有照明,单元门里很多电动车,还有电动车上电梯充电,多次和街道物业反映,一直再(在)想办法,从年头开始到现在没有动静。天热车多,有失火隐患。”
2021年6月,该名网友再次发文表示:“物业不作为,多次反馈依旧有人推电动车上楼,隐患很大,多次反馈街道物业无果。”
2月24日,该网友发文回复称自己2021年就已搬走,其父母住二栋,均平安。
火灾发生后,该名网友也被受到了关注,被封“最早的预警人”。
据封面新闻,该名网友叫马林(化名),曾是小区居民。马林称他在最后一次发帖之后不久,便搬离了小区,“那是个拆迁安置小区,6栋楼都是30层以上。帖子提到的情况太普遍了,当时就感觉早晚会出大事。”
(综合来源: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南京发布微信公众号、南京电视台《法治现场》、津云新闻等)
编辑 郑蔚珩 审读 张蕾 二审 刘思敏 三审 詹婉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