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职大教授黄灯:跋山涉水做家访 用情用心爱学生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
01-30 10:00
收录于专题:大学大师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黄灯,中山大学文学博士,在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任教。因为写了自己学生的故事,她让人们开始关注中国最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的命运。2024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她携新书《去家访——我的二本学生2》再次走进读者视野。无论是《我的二本学生》还是《去家访》,黄灯的写作核心始终如一,那就是关注年轻人的成长。

当下,很少听闻有大学老师愿意跋山涉水,主动去省外同学家做家访,更别说途中要坐十几个小时的汽车,换乘不同的交通工具。5年里,她去过腾冲、郁南、阳春、台山、怀宁、东莞、陆丰、普宁、佛山等20多个地方,蹲在红薯地、猪栏旁,爬上屋顶,站在快递间、养殖场里跟家长聊天。如此大费周章,黄灯究竟想看到什么?

“我特别喜欢关注学生成长,在学校里也喜欢跟同学们交流,对他们是怎么长大的,读过什么样的小学、中学,父母是什么样子,怎样的生计把孩子养大等很感兴趣。”从同学们口中得知的成长背景远不如亲眼所见来的真实。“在同学们口中一些信息会被遮蔽掉,因此,不到学生家里走一走始终让我不踏实。而且如果不是去家访,我永远不会知道一个没有家具的‘裸露的家’是一位母亲独自盖的,也看不到学生高三时期用过的近两百支圆珠笔。”说到底,黄灯想看的是隐匿在学生成长中更细节、更本源的东西。“我个人适应能力很强,所以路途遥远、交通工具简陋、吃住不习惯对我来说都不是问题。”黄灯说。

没做家访时,黄灯对于学生的境况,有一种“不被看见”的着急;要做家访时,黄灯又有一些“怕看见”的忧虑:她不知道学生家里到底是什么情况,自己有没有直面的勇气。在一遍又一遍脚踏实地的走访中,黄灯既贴近了学生,也贴近了家长,并在更深的意义上贴近了自己、贴近了教育、贴近了当下中国的现实。她清晰地感知到,父母的生计、劳动的历练、祖辈的陪伴、兄弟姐妹的相处,在学生漫长的少年时代,都以“教育资源”的面目伴随其成长。

“站在年轻人的角度,把我的学生置于全中国所有大学的序列里看,相比于一些名牌院校他们是处于劣势的。但当我站在他们家庭的角度,站在他们出生环境的角度看,他们的生命是在往上走的。这就是我在家访中获得的启发。”黄灯告诉记者,正是通过家访,激活了她很多关于教育的想法,祛除了此前诸多困惑,释放了内心郁结,对于年轻人“成功”的理解也不再单一。

黄灯一直在思考年轻人如何在社会中安身立命,曾把是否在大城市立足作为他们具有发展潜力和空间的参照。但在家访中,她发现,回到家乡不见得比留在大城市差。“不管在哪里,能够找到一份工作踏踏实实做,就很好,因为这才是生活的真实。”

“每个人都会受制于时代的趋势和路径,但从微观的角度看,生活总会留有缝隙,年轻的个体还是可以在不同的处境中,展示出力量感与主动性的。”相比找到一份解决生存的工作,她更看好学生依附在梦想之上,内心牵引而出的力量和韧性。

18年的从教生涯,讲台下的学生群体,始终占据着黄灯生命内存的最大份额,是她最熟悉和牵念的群体。

“所有有幸遇见过的学生,教过的、没教过的,对我来说都特别重要。我书里写的好几位学生,都没教过,但在我眼里,他们都一样。有时候我去外地做讲座,现场有学生加我微信,平时碰到困惑,他们会给我发信息,我能帮就帮。让我帮忙找工作的不太多,大多数还是解决内心困惑。”黄灯表示。

“我觉得大学生要听从内心的想法,有时家长并不理解你的真实处境,也不知道现在年轻人面临的压力。尤其是很多父母跟子女没有生活在同一座城市,有时候父母的建议是自己价值观的折射,所以年轻人的自我分辨特别重要。”

编辑 连博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