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不少市民有出行计划。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前往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发国家和地区旅游,要做好健康防护,回国后也要做好健康监测。
当前,深圳发生疟疾传播风险较低。我国处于消除疟疾状态,但境外输入性疟疾引起本土再传播的风险持续存在。疟疾是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居首位的致死性寄生虫病,主要由携带疟原虫的蚊虫叮咬传播。感染疟疾的患者,发作时会出现周期性寒战、高热、出汗等症状,故称为“打摆子”。而在患者身体里作怪的,便是疟疾致病的元凶——疟原虫。疟疾一般经过蚊子叮咬、输血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传播。
疟疾一次得病终生免疫吗?深圳疾控专家表示,并不会终生免疫。疟疾是由蚊虫叮咬传播疟原虫引起的,疟原虫在人体内增殖,引起红细胞破裂达到一定程度,疟疾就会发作。感染疟疾后并不会防止再次感染。
出国旅游如何防止被“疟”?市疾控中心表示,预防和控制疟疾的主要措施是控制蚊媒,“防蚊”是重中之重。市民在疫区逗留期间穿浅色长袖衣服和长裤,裸露皮肤涂抹驱蚊剂(特别是耳后、颈部等位置);尽量选择卫生条件好、有防蚊设施的房间;定时清除积水,使用电蚊拍、蚊香、杀虫气雾剂驱蚊灭蚊。
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在前往肯尼亚、尼日利亚、缅甸等非洲、东南亚疟疾高度流行的国家或地区时,最好配备一定的疟疾防治药物。出现发热、发冷、头痛等症状,应当及时就医,主动告知旅行史。从疟疾流行区回国后出现不适,建议在医疗机构进行疟疾排查,防患于未然。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张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