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拼进全国百强县,清远英德勃发百千万新气象
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林瑞琪 黄振生
01-16 09:20
收录于专题:粤来粤好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清远英德市位于北部生态发展区,是广东省国土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超120万,拥有广袤土地和丰富资源。目前,英德市抢抓省委实施“百千万工程”机遇,坚持优势塑造、结构调整、动力增强、价值实现的战略方向,全力推动,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澎湃动能。

英德市委书记张杨彬认为,如何依托特色资源禀赋和人口优势,发挥山区优势争当排头兵,做强做活县域经济,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实现“口袋有钱、碗里有饭、有好水喝、有好路走、有好学上、能医好病”的目标,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应有之义。

英德乘省委实施“百千万工程”的东风,锚定迈进全国百强县的目标,制定“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施工图,发挥好市委书记“一线总指挥”、镇街书记“一线施工队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领头雁”的作用,全领域、全链条挖掘县镇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力争2024年成功申报“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为“百千万工程”典型县;2025年麻竹笋、英德红茶两大产业产值突破百亿;2026年成功打造为省级研学标杆城市,加快迈入全国百强县行列。

英德城区一角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不久前召开的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百千万工程”建设加力提速。

张杨彬表示,“百千万工程”作为补齐县域短板的头号工程,是广大县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必须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做好资源利用文章。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核心和关键。“再造一个新英德”,要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推动各类资源活化利用。一是坚持做大工业。锚定迈入全国百强县目标,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将服务现有企业增资扩产作为最有效的招商,推动水泥、钢铁、玻璃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持续壮大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建材等产业集群。同时,落实好项目落地机制,投入6亿元专项债券资金在高新区规划建设标准地、标准厂房。二是全力做强农业。坚持把种植业和养殖业作为重点,以英德红茶、麻竹笋两大百亿农业产业为突破,统筹清远鸡、丝苗米、肉鸽等产业发展,推动英德红茶往高端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推动麻竹往“以竹代塑、以竹代粮、以竹代材、以竹代煤”竹制品研发利用发展,打造“2+2+N”百十亿级农业产业体系,积极争创广东省农业第一大县。三是推动研学产业集聚成势。坚持强化顶层设计,引进文旅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因地制宜打造精品研学线路,建成一批国家级自然教育基地(学校)、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打造一批民俗游、文化游、红色游、乡村游,做好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宣传推广,推动以研学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

清远英德高新区航拍

张杨彬表示,实施“百千万工程”,必须从优化人居环境抓起,以美丽圩镇建设和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实现人居环境靓起来、乡村治理强起来、文明新风扑面来的良性循环。具体做到“四个答好”。一是答好环境综合整治优先题。持续推动农村厕所、垃圾处理100%落到实处,坚持因村施策,将市区周边的村纳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体系,黄花镇、大洞镇等人口稀少、分布零散的村推行低成本生态处理技术。二是答好风貌管控必答题。坚持“村民事、村民议、村民定”,科学合理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升既有农房品质,挖掘和利用乡村文化,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三是答好美丽圩镇加分题。统筹圩镇环境整治和品质提升,强化“六乱”整治,常态化清脏治乱,打造“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 ”的美丽圩镇。坚持典型示范,落实“七个一”建设要求,引导英红、西牛等条件较好的镇以红茶、麻竹笋为元素,打造辨识度强、有现代感的地标节点,塑造一批彰显岭南韵味的典型镇,以点带面全域推广。四是答好绿化美化基础题。坚持一体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以“绿”为底色推进浈阳湖湿地公园、滨江公园、迎宾大道品质提升,抓好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打造更多绿美示范点。

实施“百千万工程”最终的落脚点在于提升人民幸福感,英德市目前加快基础设施提能,围绕产业发展,扎实推进交通、水利、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G358线英城至大湾段、浛九公路、观音山第二隧道等,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稳步推进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催生县域发展新活力。并积极构建完善“一江两岸、一核一区两中心”城乡发展格局,推动市区石门台饮用水工程项目(二期)、英德市职业技术学校迁建项目建设,坚持修旧如旧打造英州古城文化街区,有序提升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服务供给。此外更突出社会治理提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广三级党建网格及“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持续推进“头雁”工程,深入实施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大工程”,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

从2023年初英德就开展“创先争优”,立下“军令状”,以奋斗姿态抢时间、抢机遇,一刻不耽误地埋头苦干。站在新的起点,英德将进一步把“百千万工程”作为县域发展的总抓手,完善全市“一盘棋”思想,统筹资源禀赋、要素保障、产业生态等一体推进,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完善的产业生态是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所在。英德市将聚焦优势产业和产业优势,强化上下游配套,建立健全县域人才、技术、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具体来看,要继续发挥英德用气、用热便捷优惠的优势,将有限的技改资金投向重点项目,推动工业产业高效集聚发展。立足英德红茶、麻竹笋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和新型职业农民,科学布局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重点培育中央厨房、主食加工、方便食品、净菜配送等业态。以国家级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验区连樟样板区和浛洸镇省级城乡融合发展中心镇改革为突破,持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农村金融改革、“三块地”等农村综合改革,让沉睡资源醒过来、金融活力动起来、村集体收入好起来。

连樟村的村民在该村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采摘西红杮

另外,英德将强化顶层设计,按照城区镇、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分类做好镇村发展规划,将有限的要素优先投入打造一批典型镇村,力争2024年15个村创建为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九龙镇创建为特色类典型镇,逐步拓展建设领域,把“盆景”串联成全市“花园”,力争2024年创建为“百千万工程”典型县(市)。

“百千万工程”是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民动员、全域行动,集众人之力、展各家所长。张杨彬表示,英德将充分用好各类新媒体,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完善道路交通、旅游景点、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切实将“流量”化为“留量”。

同时,英德将抢抓省实施新型对口帮扶协作机制,统筹用好青年进县入村志愿服务就业创业行动、“十镇百企千村”、建筑企业结对帮扶镇村、“百校联百县”等帮扶力量,完善产业、就业、人才、科技、民生等协作发展机制,促进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大力实施“英商回归计划”,形成齐抓共促的强大合力。力求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供图)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林瑞琪 黄振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