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艺家丨周顺斌:用镜头记录深圳建设的光辉岁月
深圳新闻网记者 童小晋
01-15 19:00

深圳新闻网

青春活力创新数媒

【编者按】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不但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也创造了文化发展的奇迹。一批批文艺人才扎根特区建设发展、挺立改革开放潮头,结下深圳文艺事业的丰硕果实,持续推动着深圳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我们特此开设专题文艺品牌栏目《深圳文艺家》,从深圳文艺家的成长、奋斗历程和艺术成就等角度,深入探索、挖掘背后故事,展现深圳文艺家精湛的艺术素养和精彩的艺术心路,让艺术之光闪耀在城市的星空。

深圳新闻网2024年1月15日讯(记者 童小晋)他是深圳建设的“记录者”和“见证者”,曾跟随大军南下,记录下许多深圳建设早期珍贵的历史影像;他是半路出家却获奖无数的摄影师,同时也是一名光荣的退役老兵……在窗明几净的工作室里,周顺斌向我们介绍了他的摄影作品背后的故事,一张张充满年代感的老照片,串联成了深圳建设初期“三天一层楼”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周顺斌现任深圳市摄影家协会顾问、深圳摄影家学会副会长,代表作《升》荣获第十三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金牌奖,广东省鲁迅文艺摄影一等奖,深圳首届(十年)大鹏文艺奖。他早期反映深圳建设的人物场景的作品,被深圳博物馆、北京军博收藏展出;多幅作品被央视、中国日报、解放军报、省市媒体刊用。

热火朝天的建设岁月

1981年,周顺斌作为新闻报道员,跟随2万基建工程兵南下深圳,参与深圳初期的建设。1979-1983年,100多辆满载着战士们的闷罐车,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深圳这片热土。周顺斌便记录下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这就是摄影作品《大军南下》。

《大军南下》。(周顺斌 摄)

当时的深圳刚从宝安县改制,常住人口不足3万人,基建工程兵抵达深圳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芜,他们就驻扎在一座小山坡上。没有房子,只能就地搭建竹棚,被战士们戏称为“竹叶宾馆”。

部队里没有人会摄影,周顺斌便“临危受命”当起了摄影师。那个时代,相机尚不普及,部队便托人在上海花了165块钱,买了一个双镜头的海鸥牌相机。周顺斌上午刚拿到相机,下午就有采访任务。他对着摄影指南花了一中午时间自学,了解了基本的摄影规则和使用方法,下午便开始了紧张的拍摄。

这一拍便一发不可收拾,从此周顺斌再也没有放下过相机。

1983年,周顺斌在罗湖工地。

深圳建设初期的几年里,基建工程兵们经历着难以想象的艰苦生活,用军人的信仰与担当,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创造了一个个属于深圳的奇迹。

《开山平地》。(周顺斌 摄)

周顺斌也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基建工程兵们建设过程中的感人瞬间。有一次,他骑着自行车去采访,大老远就看到几位战士趴在泥坑边喝水,周顺斌便记录下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原来当时水不够喝,战士们就在泥沟的底下用篱笆围了一个圈,让泥水稍微沉淀一下,就这样喝水。“当时我们的战士,生活是非常艰苦的。”周顺斌说。

《喝泥沟水解渴》。(周顺斌 摄)

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也有过不少温情的时刻。周顺斌的战友傅玉行原本准备1981年在鞍山结婚,一纸调令让他随大军南下,他的女朋友随后也来到了深圳。

那时基建工程兵的生活条件很艰苦,别说婚房,连一张婚床也找不到。最后他们在竹棚的会议室里举办了婚礼,一把瓜子,一把水果糖,就完成了终身大事。这值得纪念的一刻,被周顺斌用相机记录了下来,就成了摄影作品——《竹棚里的婚礼》。

《竹棚里的婚礼》。(周顺斌 摄)

特区精神的表达离不开“人”

深圳市委大楼、电子大厦、国贸大厦……基建工程兵们在深圳期间,创造了一个个举世瞩目的奇迹。

1983年,2万基建工程兵就地转业,成立了深圳建设集团公司,以另一种身份,继续为深圳的建设添砖加瓦。

而周顺斌为了继续进行自己的摄影事业,于1984年正式调入了深圳电视台,成为了一名新闻记者,有了更多与发展中的深圳接触的机会。周顺斌穿行在各大工地,希望能够拍摄一张能够充分展现深圳精神的照片。

深圳53层国际贸易大厦。(周顺斌 摄)

一天早上,周顺斌踩着单车经过部队早期的工地附近,也就是红岭大厦附近。他抬头一看,两栋大楼直插云霄,非常有气势。“当时我非常激动,终于找到了我想表达的一个场景。”周顺斌说。

要想拍摄这张照片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楼梯口施工完成以后,脚手架基本都拆了,就剩下一排钢管没拆。所以周顺斌只能爬到三层楼的钢管上,用尼康相机24的广角进行仰拍。在蓝天下,两栋大楼拔地而起,气势恢宏,但周顺斌却迟迟按不下快门。

“因为我觉得深圳能够取得当时的成果,离不开人的作用,”周顺斌说,“建设这座城市的是人,是我们的工人,以及特区的建设者。如果我拍摄一张没有人的作品,怎么能完全表达出我心目中的‘特区精神’呢?”

周顺斌在楼下等了一个小时,思考应该如何完成这张照片。就在这时,他看见一辆吊车在不停地旋转,把建筑材料运到楼顶上去。于是周顺斌的灵感来了,他来到一楼,找到了这辆吊车的指挥员邹洪涛,说想拍摄一张照片,请他配合。

当时邹洪涛还在忙工作,周顺斌就从9点半等到了11点半。邹洪涛完成自己的工作后,按照周顺斌的指示脱掉了衬衫,站到了3楼平台,周顺斌爬到三楼的钢管上,在他的脚下仰拍,完成了这幅摄影作品的创作。

《升》。(周顺斌 摄)

《升》一经发布后便引起了热烈反响,荣获第十三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金牌奖,广东省鲁迅文艺摄影一等奖,深圳首届(十年)大鹏文艺奖等。2019年央视春晚上,《升》作品中的主人翁邹洪涛一家三代人登上了春晚。

许多人被《升》这张照片吸引,最后来到了深圳,成为了深圳人。这让周顺斌十分感动。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摄影作品,来展现深圳精神、深圳形象,让更多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

周顺斌与邹洪涛合影。

新时代的摄影人要多关注社会

在深圳40多年,周顺斌亲眼见证了深圳是如何从无到有、再发展成国际大都市的。作为一名深圳建设的亲历者和记录者,他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

提起深圳这些年来的变化,周顺斌感慨万千。他说:“深圳这么多年来的发展和变化,就像我们这三代人的变化一样。我们这些当年的老兵,也都成了深圳人,成了特区的拓荒者。深圳也从原先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了高新科技城市和‘科技之都’。”

《丰碑》。(周顺斌 摄)

自从1981年将相机扛上身之后,周顺斌便再也没有离开过它。后来他调入深圳电视台,从事新闻和报道,相机始终是他最忠实的伙伴。“我始终想要用镜头来表达我的想法,用图像、用光影来展示和记录这座城市。”周顺斌说。

在谈及对年轻摄影师的建议时,周顺斌表示,作为新一代的摄影人,更多的还是要多关注社会,除了关注社会发展的潮流之外,也要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通过自己的相机履行更多的社会职责与使命。

周顺斌自从1981年将相机扛上身之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它。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关越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张露锋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新闻网记者 童小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