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怎么过?放假第一周的哈工大(深圳)校园是这样的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
01-12 21:2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哈工大(深圳)的寒假“进度条”已经走过了一个星期,这段时间,小伙伴们有的回到了久违的家乡,有的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有的踏上旅途开启“逛吃”模式,还有的依旧在校园里奋斗着……假期首周,哈工大(深圳)的校园里少了些许往日的热闹,但同学们各自精彩,仍然在为了自己的目标与梦想不懈努力。

科研脚步不停歇

对于“科研人”而言,寒假是潜心攻关的“黄金时间”。穿行在哈工大(深圳)各个实验室间,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科研味儿。浓厚的科研氛围背后,是哈工大人奋力拼搏的干劲、拼劲与韧劲。

遇到2023级硕士研究生小李的时候,他正身着实验服,一个人记录着数据。刚入学不久的他,希望尽快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寒假是与自己‘对话’的最好时光。”小李希望通过这段时间的思考,尽快确定方向、集力攻关。

在工程结构实验室,同学们正开展钢结构梁的承载力实验,大家一同探究钢结构梁的应力应变关系。“深圳作为一座现代化城市,拥有众多超高层建筑与桥梁。”对于2023级硕士研究生小刘而言,深圳是他最美的遇见,是他“深”爱的城市。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守卫这座城市的安全。

2021级博士研究生小李,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实验室。她计划利用寒假时间,与课题组的同学们在低维量子材料及量子器件领域攻克更多难题。“我们的目标是做出实用性的器件以及精密的量子测量方法。”小李博士的话语简单却有力。

寒假里,大科学装置建设的脚步没有停歇。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哈工大(深圳)站建设团队正紧锣密鼓地开展激光雷达培训、联调联试及试运行工作。在光明区,特殊环境材料器件科学与应用研究装置同样稳步推进,该装置由哈工大(深圳)实施建设,是深圳市布局在光明科学城的九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对于提升我国新型器件、海工装备和特种材料的研发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该装置已正式开工建设,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备战竞赛正当时

相比专业实验室里的“成熟科研人”,实验与创新实践教育中心的实验室里多了一份“烟火气”。在这里,不少本科生紧锣密鼓地备战着各类学科竞赛。飞驰的小车、跳动的代码、冒泡儿的试管……实验失败没关系,机器人“摆烂”也不用慌。同学们在这里大胆试错、勇敢实践、共同交流,大家笑称,这里是“年轻的战场”。

2021级本科生小朱和小谢不约而同地改签了回家的车票,作为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的队友,他们希望能够在下学期开学初的校赛中顺利晋级。为了这个目标,他俩这周与“蝴蝶”为伴。为了让他们的参赛作品——仿生蝴蝶飞得更“乖”一些、更稳一些,他们决定在实验室里多“泡”几天。

同样在认真备赛的,还有2022级本科生小严和小陈。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被誉为我国本科生一年一度物理领域的学术交流盛会。在这场高手云集的比赛中获奖,是小严和小陈2024年的“开年心愿”。“会不会羡慕哪些已经在享受假期的同学?”面对这个问题,他俩笑着说到:“不拼不累,寒假无味。”

走进“南工绝影”战队的实验室,团队小伙伴们正井然有序地忙碌着。不久前,他们在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室外赛中获得了不菲的成绩。如今,他们正利用寒假时间乘势而上、再接再厉,一鼓作气地备战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

社会实践劲正足

寒假,是同学们自己寻找意义的“课堂”。这个寒假,不少哈工大(深圳)学子走出校园、深入基层,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参与实践、了解民情、增长才干。

“鹏程信梦”实践团是最早开启实践活动的团队之一。这支团队由来自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不同年级的16名同学组成,他们来到了学校基础教育对口帮扶地——河源市东源县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开展学习经验分享、基础教育调研等实践活动。这既是学校开展基础教育对口帮扶工作的有益探索,也是奏响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协同曲”的生动实践。

1月8日晚上,实践团为当地的中学生们开展了两场学习经验分享讲座。“大学生活是五彩斑斓的……”描述起大学生活的场景,现场中学生们的眼中充满了“光”。

在深圳,数十名青年学子奔赴宝安区西乡街道,南山区西丽街道、桃源街道等地,以课题研究、项目实践、实务锻炼、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基层治理,在笃行实干中感应时代脉搏、奉献热血青春。

(哈工大(深圳)供图)

编辑 王雯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