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民有福了!家门口就可以享受顶尖的医疗服务。2014年9月,深圳启动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政府大投入,创新体制柔性引才,面向全球引进名医、名院、名诊所。记者从市卫计委获悉,目前“三名工程”团队落地正在加速,已有73个国内外顶尖团队被引入深圳。
22个两院院士团队“落地”
超声是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手段,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5日,深圳市人民医院与我国最顶尖的超声医学团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团队签署合作协议。
张运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其团队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专科等8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平台,致力于心血管疾病血管重构的发生机制和干预策略的研究,特别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等研究方面成绩斐然,享誉世界。
深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徐金锋告诉记者,将与张运院士团队展开全方位的合作:一是院士团队定期派专家到市人民医院超声科;二是通过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网络医学中心,对疑难、重大疾病进行院士团队的远程会诊;三是选派中青年医生去对方医院进修学习,双方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四是借助院士团队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超声医学实验室,开展超声医学基础研究;五是合作举办国际高峰论坛,扩大深圳医疗事业在世界的影响。
据悉,在深圳已经引入的73个高层次医学团队中,有22个是两院院士团队,包括了钟南山、郑树森、邱贵兴、陈香美、贺林、顾玉东、葛均波、郭应禄、韩济生、侯凡凡等。这些医学界的“大咖”云集深圳,开展学科建设、指导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将促进深圳重点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柔性引入11个“海外兵团”
这几天,在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患儿和家属看到了好些个“洋面孔”医生。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附属病童医院Eric Bouffet教授团队正扎根医院参与查房。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附属病童医院是世界顶级的儿童医院,具有150年的历史,其综合实力北美排名第三。小儿血液肿瘤科是该院最负盛名的重点专科之一,拥有多名国际知名教授,是国际小儿肿瘤协会主席单位,是北美最大的儿童癌症中心之一,专科的综合实力全球顶尖。
与深圳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三名工程”的合作,是多伦多大学病童医院首次在海外的深度合作。该院也非常重视,已先后派出了10名专家到深,对深圳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并帮助科室制定5年的战略发展规划。
就在上个月,深圳市人民医院牵手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Gary Royle教授肿瘤学团队。伦敦大学学院医学世界排名第八位,每年治疗的癌症患者数目英国排名第一,其中儿科癌症领域世界排名第三,脑癌和肉瘤领域欧洲排名第一。一周后,大鹏新区葵涌人民医院也引入了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马歇尔团队,建立“马歇尔教授名医工作室”和“胃肠道疾病(幽门螺旋杆菌)国际诊疗中心”。
记者了解到,在深圳引入的“三名工程”团队中,有11个海外顶尖团队,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斯坦福大学、美国西北大学、墨尔本大学等名校,有不少是国外的院士团队。
供给侧改革提升医疗质量
据悉,除了引入顶尖的医疗团队,我市还大力引入名校名院来深合作办医。
去年12月底,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陆续开业。以托管运营的方式,这两家医院分别由南方医科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负责管理运营,在技术、人才、学科建设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深圳市政府也与中山大学签订协议,将依托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的优质资源,共同在深建设三所附属医院。
未来深圳还将引进北京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哈佛布莱根妇女医院等国内外名院名校来深合作办医办学,把深圳打造成名院名校名科集聚的医疗卫生高地。
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三名工程”其实就是供给侧的改革。用灵活的用人制度增加优质医生资源的供给,用灵活的办院制度增加优质服务资源的供给,用灵活的办诊所制度增加优质社会资源的供给。“三名工程”不只是资源的投入和整合,更是对现有体制机制的触动和激发。“名医工程,促使我们对人才引进和使用制度的反思,即打破刚性用人制度,建立柔性引才和用人制度,打破医师多点执业的单位桎梏;名院工程,打破单一医院运营主体及机制,激发构建多元化、多维度运营机制;名诊所工程,打破社会办医资源孤岛,构建名医资源共享互通平台。”
据悉,“十三五”期间,我市预计在卫生事业的投入上将达到1400亿元,加快弥补医疗短板。市卫计委表示,除了将新建医院全部委托给名院名校运营管理外,还将以国内同类学科团队排名前10名为标的,到2020年,再引进肿瘤、儿科、心脑血管、精神卫生、口腔、耳鼻咽喉等专业的50个高水平医学学科团队。到2020年,全市达到三级水平的医院要增加到60家以上,建成10家在全省具有影响力的医疗机构,争取1—2家专科医院跻身国家医学中心和华南区域医疗中心,1—2家综合医院进入国际知名、国内一流行列。打造80个优势明显、综合竞争力强的省级以上医学重点学科。
编辑 莫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