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组织使用AI合成照片募捐被要求整改,公益事业能否掺杂“科技与狠活”?
读特融媒体记者 钟诗婷
01-10 11:27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近日,有网友发现成都爱益行公益服务中心在某平台的捐赠项目中使用了AI合成的老人图片,质疑其是否涉嫌诈捐。该公益组织回应称,使用AI技术是为了保护受助人的隐私,所有的资料和善款都是真实有效的。成都市民政局已对此事进行调查,并要求该公益组织立即整改。

网友质疑公益组织使用AI合成图片

1月7日,有网友在博客上发文,称在某平台上看到成都爱益行公益服务中心的捐赠项目,发现其中有三张老人的照片都是AI合成的,每个老奶奶的照片都不一样。他质疑,公益组织利用AI骗捐。(此前报道:公益捐赠页面用“AI照骗”?客服回应:为保护当事人隐私>>

该网友提供的截图显示,该捐赠项目的名称为“80多岁的周奶奶照顾瘫痪的老伴、女儿又得重病,帮她筹生活补助”,首页使用了三张照片,其中两张为一名老人的面部特写照片,一张为老人背面的照片。项目详情显示,周奶奶是一名家住农村的孤寡老人,她的老伴和女儿都患有重病,她自己也身体不好,生活困难。

涉事页面截图,图片来源:网络

该网友的发文引发了其他网友的关注,有人表示,利用AI合成技术可能会有“诈捐”行为产生,要求公益组织说明情况。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读特记者在某平台搜索发现,目前涉事图片和链接已经下架。

图片来源:平台截图

公益组织回应:使用AI技术是为了保护受助人隐私

1月9日,成都爱益行公益服务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受助人是80多岁的奶奶,她有隐私保护需求。使用AI技术,出发点是保护受助人隐私。

“我们没有在图片上标注是合成照片,这是我们的疏忽。但是我们在做项目执行的时候,所有的资料都是真实的,钱的去向,都是透明可查的。”该负责人说。

该店铺客服人员此前也称,项目故事中,有些当事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提供照片、或不希望将自己的照片对外曝光,出于对他们隐私的保护,该组织采用了侧面拍摄、背影拍摄、AI制图、空镜头使用等方法展现。

民政部门介入调查:要求公益组织立即整改

目前,成都市民政局回应此事称:

经查,当事机构成都爱益行公益服务中心是公益慈善组织,其“困境老人帮扶计划”项目已按相关要求备案,项目中展示的老人照片为AI合成。

为此,成都市民政局对成都爱益行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进行约谈,指出项目中不应使用AI合成的老人图片,要求立即整改,整改情况向公众公开。同时,成都市民政局要求全市慈善组织在开展公开募捐活动中,必须确保文字、图片等内容真实有效;使用个人照片时,须征得当事人授权同意,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应使用虚构图片。

据介绍,成都爱益行公益服务中心于2017年在成都市民政局登记注册,是一家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2023年认定并获得公募资格的市级慈善组织。2022年获评成都市民政局“4A级社会组织”。

读特快评|公益事业能否掺杂“科技与狠活”?

公益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它可以帮助弱势群体,缓解社会问题,传播正能量。然而,此次事件,不仅暴露了该机构的不专业和不诚信,也对整个公益慈善事业造成了不良影响。对此,笔者认为,公益事业不能掺杂“科技与狠活”,必须坚守真实性的底线,否则会损害公益慈善的信誉和价值。

首先,使用AI合成照片的行为,违反了公益慈善的诚信原则。虽然该机构声称使用AI合成照片的出发点是保护受助人的隐私,但保护受助人的隐私,有很多其他的方法,比如使用背面拍摄,远景拍摄,局部拍摄等,而不是使用虚假的AI制图。而且,如果真的有保护受助人隐私的需求,那么在图片上应当标注清楚,而不是故意隐瞒。这样做,无疑是在误导捐赠者。这是对捐赠者的不尊重,是对受助者的不负责。

其次,使用AI合成照片的行为,影响了公益慈善的效果。使用AI合成照片,会让捐赠者和受助者之间的联系变弱,失去了公益慈善的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捐赠者无法知道他们的善款是否真的帮助了那些老人,受助者也无法感受到捐赠者的真诚和善意。

最后,使用AI合成照片的行为,损害了公益慈善的信誉和价值。公益慈善是建立在信任和爱心的基础上的,只有当捐赠者相信他们的善款能够真正用于慈善目的,才会愿意慷慨解囊。而使用AI合成照片,容易让捐赠者对公益慈善产生怀疑和不信任,不仅会影响该机构的公信力和声誉,也容易让公益慈善变成一种“科技与狠活”的混合物,而不是一种“爱心与奉献”的精神。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公益事业不能掺杂“科技与狠活”,必须坚守真实性的底线,否则会损害公益慈善的信誉和价值。

(部分数据来源光明网、封面新闻)

编辑 高原 审读 伊诺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万晖

(作者:读特融媒体记者 钟诗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