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见 | 重视青少年体育教育就该动真格
读特记者 李跃
2020-08-24 12:54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8月23日报道,近日,教育部针对在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中关于出台刚性措施强化青少年体育教育的提案做出回应: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为了这样的“确保”与“严禁”,教育部还提出将健全青少年体育锻炼激励考核机制,包括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督导评估;推进体育中考改革,体育中考分值稳步提升;推进“强基计划”招生体育测试。 

重视青少年体育教育,动真格的了。

应该说,这样的改革举措是着眼于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日益堪忧的现实。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成了“豆芽菜”和“酒瓶底”,前些年就有报道称,一些地方的考生高考体检合格率只有一成左右。

身体发育时期的体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体质。如今,推进体育中考分值稳步提升、推进“强基计划”招生体育测试等实打实的举措,说明它已不只是专家学者的呼吁,而是一项公共政策,说明中小学生的体质问题日益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高度关切。

也许有人会担心,它是对应试教育的强化,“功利性”太强。但无法回避的是,从务实的眼光来看,目前,我们必须在应试教育的框架内来面对它。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一直受到众多质疑与抨击,但我们看待任何问题都不能脱离实际,要避免完美主义倾向。应试教育形成已久,如果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与它告别,何不如在有限的空间内一点点向前推进?比如,提高青少年体质,还真需要一点“功利性——都说中考或高考是根指挥棒,这根指挥棒如果能让家长与学校重视孩子的体育成绩,起码不挪用体育锻炼时间,有什么不好?

我们要做的是,避免它成为一种刻板、机械的“应试”体育,最大限度地做到透明与公平。无论如何,提高体育在整个教育中的权重不仅值得鼓励,更显得日益迫切——孱弱的身体往往难以生出强健的精神,一个人有了强健体魄,才会有更充足的心力与体力来独自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晶报供稿)

编辑 李岷


(作者:读特记者 李跃)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