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23|深圳发布全国首个建筑领域碳排放监测与管理系统
读特融媒体记者 刘欣怡
2023-12-27 23:44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中,深圳始终走在创新的前沿。今年9月,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以下简称“供电局”)与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以下简称“市住建局”)共同发布了全国首个建筑领域碳排放监测与管理系统,实现对全市各类建筑碳排放标准制定及碳排量精确测控管理,标志着深圳在推动建筑行业绿色发展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低碳转型势在必行,建筑碳排放需规范监测和管理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低碳转型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必然趋势。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建筑领域作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之一,其绿色低碳转型对于推动我国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为22.7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45.5%;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50.8亿吨,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50.9%。面对建筑碳排放高占比的严峻挑战,建筑行业需要采取更加环保、可持续的发展策略。

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从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到建筑运行,每个阶段都会产生温室气体的排放,被称为“建筑碳排放”。无序的建筑碳排放,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进而加剧自然灾害和生态危机。因此,对建筑碳排放进行有效的监测和管理,对于降低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赋能,为建筑领域绿色转型提供数据支撑

据介绍,深圳作为建筑“电气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用电占建筑用能的80%以上。在此背景下,深圳市供电局和深圳市住建局联合发布了全国首个建筑领域碳排放监测与管理系统,实现了数据的互通互联,为建筑领域碳排放监测和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据深圳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依托于南方电网的“双碳大脑”平台,目前已实现对全市2万多栋建筑物的数据进行动态监测,可自动采集计算碳排放、能耗相关指标。此外,该系统还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计算出关键性指标,分析各类建筑节能降碳潜力及其节能减碳贡献率,更有针对性地降低能耗。

“该系统实现了建筑数据的动态监测,为深圳市进行建筑物能耗测算及标准制定、同类型建筑物间的对标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系统功能的不断丰富完善,还将为后续住建局、供电局联合制定《深圳市公共建筑能效分级标准》提供依据,为低碳城市提供服务支撑。

先行先试,为建筑领域绿色发展提供“深圳方案”

深圳在全国率先发布的建筑领域碳排放监测与管理系统,是深圳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建筑领域绿色发展的又一次新的尝试,为全国乃至全球建筑领域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回顾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余年来的发展历程,这座城市始终秉持着“先行先试”的精神,在绿色建筑发展中,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首次”突破。

国内第一个通过美国绿色建筑LEED认证的公共建筑、全国第一部建筑节能法规、国内首部绿色建筑政府规章、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近年来,深圳更是持续探索降低碳排放的方法和途径。2022年7月正式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绿色建筑条例》,在全国首次将包括工业建筑在内的全部建筑纳入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和运营的强制范围,并首次以立法形式将“碳达峰、碳中和”融入绿色建筑全寿命期管控。2022年11月印发的《深圳市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进一步加强了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管控。

为了进一步明确低碳转型的目标,深圳在2023年10月发布了《深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提出新建建筑将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并研究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建筑指标,加强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体系的推广应用。并设定了到2030年实施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碳建筑不少于1000万平方米的具体目标。

深圳市住建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深圳市绿色建筑总规模已超过1.8亿平方米,绿色建筑密度全国第一,全球领先。全市重点区域中高星级绿色建筑占比已经达到80%,率先形成高星级绿色建筑聚集区,在绿色建筑发展竞争力指数中持续稳居中国各大城市最前列。

“深圳始终坚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正通过多举措并行的方式,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建筑领域的低碳转型。深圳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仅让城市生活更低碳、更美好,也为全国乃至全球建筑领域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深圳方案”。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伊诺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张露锋

(作者:读特融媒体记者 刘欣怡)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