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出门,门口的交通太顺畅了,也带来一天的好心情。”家住南山区科兴路11号深南花园的方小姐,一大早就在业主群中感慨道,并为南山区相关部门、街道和社区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南山区聚焦部分道路拥堵影响群众幸福感等问题,多部门联动以“脚步丈量南山”,通过“解剖麻雀”标本兼治,找准问题真正“病灶”,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把“堵心路”变成“舒心路”,实现“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转变,推动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多措并举精准施策,解决科技园片区慢行系统拥堵难题
深南花园位于科技园片区,片区面积仅为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3万,汇聚了2000多家企业、近10万名员工。该区域人口密度大,人流、物流、车流高度集中,今年受地铁施工影响,早晚高峰交通拥堵持续加剧。
对此,南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组织城管、住建、交通、交警、街道、社区以及网格中心等相关部门成立工作专班,深入一线调研剖析,对科技园片区以及地铁口周边道路拥堵问题举一反三梳理排查。
调研发现三大拥堵源头,首先是早期道路规划设计存在缺陷,片区22条道路为上世纪80年代末深圳科技工业园公司所建,近年陆续移交市政管理,普遍存在建设标准低、断面不合理、空间分配不均衡等问题;其次是人员密集慢行系统需求大,路面承载能力不足,仅距离深大地铁站出口约300米的科兴路为例,覆盖小区3个,企业园区4个,涉及人群6万余人,非机动车需求大、停车位不足、人车混行;最后是监管力度不够,片区车辆聚集堵塞、乱停乱放,周边餐饮业门店多、地铁接驳共享单车量大,外卖车辆、共享单车等非机动车占用机动车道问题突出。
精准把脉过后,就是对症下药,南山区多个部门以问题导向,展开了系列行动:围绕科技园科兴路周围,开展清障行动,聚焦清理占道单车,约谈美团、货拉拉等平台企业,协调提高高峰期车辆清运频次,清理占道“坏死”僵尸单车。同时,清理违停车辆,通过向小区要空间、改造人行道废弃电缆沟和裸露绿化带、挖潜立交桥下空置地带等方式,在外围新增停车位920个,引导规范停车。
在道路交通上,还大力实施机非分流,添加双向单车道隔离黄实线,增设中央U形挡车架和非机动车隔离护栏2000个。南山区还通过“群众参与+共管共治”模式,让顺畅的交通巩固起来。
“以前门口的路差不多要走半个小时,现在几分钟就能通过啦。”让深南花园业主头疼的问题,迅速得到解决,大家纷纷点赞,还主动加入到引导交通秩序的义工中来。
1500名党员干部“入格接访”,推动群众诉求“一站式”解决
从盯着“某个点”到处理“整个面”,从疏通“单环节”到打通“全链条”,为“办好一类事”提出更全面、更有效、更长久的解决之策。
南山以科兴路拥堵问题“点的突破”带动全区市民出行整体质效“面的提升”,将经验做法梳理成案,应用到全区人流大、人车抢道拥堵的类似区域,如南山地铁口、飞马城服装广场周边道路拥堵等,变“解决一件事”为“办好一类事”。此外,强化源头治理,在老旧小区园区改造、新商圈楼宇规划建设中强化前瞻设计,对红花岭、百旺信、深超总等3个在建项目通勤系统开展分析评估,优化停车位、道路规划等设置。
为落实“四下基层”部署要求,南山深入开展“扎根”行动,切实加强与群众的沟通联系,南山区努力把矛盾化解在社区、化解在网格。南山各街道每周固定一个工作日为“入格接访日”,结合党员“双报到”扎根社区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将全区处级以上干部和其他党员干部编入102个社区1978个网格,集中一天下沉到具体网格开展接访下访,解决群众诉求,近一个月累计动员300余名处级干部、1200余名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参与“入格接访”,提供纠纷调解、法律咨询等服务2000余次,化解各类纠纷1000余宗。
南山通过推动街道诉求服务大厅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积极探索出“一站式服务”群众诉求服务特色站点;通过联席会议,完善“社区发令、部门执行”工作机制,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问题解决在基层。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爱读书的深圳人# 地铁站里的小读者,2025年3月25日,在地铁2号线侨香站内,一位小读书手捧的漫画书《今天也想抱抱你》。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插画设计师,这是一本治愈系的漫画,读完这本书的小可爱们,就如同书中人物一样,再次看到自己的内心,重新认识自己。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南山志愿者读特小记者站# 现代城华庭开展演讲专课 2025年9月7日,现代城华庭内氛围热烈,一场聚焦小记者能力提升的“性格色彩与演讲专课”成功举办。活动以“感悟成长力量,传递温暖声音”为核心,通过专业授课与真实分享,为优秀志愿者以及小记者们搭建了学习演讲技巧、涵养共情能力的实践平台。 活动筹备阶段,小记者们便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他们主动承担“志愿小助手”角色,有序完成桌椅摆放、教具整理等工作,用细致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少年的担当,为活动营造了温暖有序的开场氛围。 课程环节,主讲人小雅老师以自身成长经历为脉络,将专业演讲知识与个人故事深度融合,让授课内容既具专业性又富感染力。她分享了从童年时期迎合期待却遇否定,到为不让父母失望奋起逆袭,再到克服内心胆怯成长为专业演讲讲师的历程。谈及过往被质疑、让父母担忧的片段时,小雅老师真情流露,现场情感共鸣浓厚。同时,小雅老师引入性格色彩理论,引导小记者识别自身性格特质,并传授“依据性格调整沟通方式”的实用技巧,助力小记者提升演讲的针对性与感染力,现场小记者专注聆听、认真记录,学习氛围浓厚。 随后,助老组志愿者依次上台分享。他们以日常助老服务为切入点,讲述了“冒雨为独居老人送物资”“耐心陪伴老人聊天解闷”“帮助老人学习使用智能设备”等朴实故事。这些没有惊天动地情节的分享,却满含善意与坚守,让小记者们深刻认识到“奉献”并非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蕴藏在点滴行动中的责任与热爱。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堂专业的演讲课程,更是一次直击心灵的成长教育。小雅老师的经历传递了“勇敢突破自我、用坚持改写人生”的信念,志愿者的故事则诠释了“以善意对待他人、用行动传递温暖”的价值。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