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小提琴家林浩力:弦开新境,琴音无界
读特融媒体记者 张铃佳/文 林安迪/海报 深圳特区报记者 潘康 任宪平/视频
2023-12-19 15:41

505524ad7b844141c2bc31e7f1a626cb_8c822c0a5ae4daca2ec714b6e47d2a43.jpeg

奋斗者,正青春!

在深圳这座造梦之城

不燃怎么YOUNG?!

这里有用创造力改变世界的科创大神

有用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的政务专家

还有专利拿到手软的行业先锋……

他们的面孔够YOUNG

他们的灵魂够不一YOUNG

榜YOUNG 2023系列全新启航

别眨眼!


站在舞台上,右手持弓,左手握琴,或深沉低婉,或激昂交错,时而像涓涓细流······袅袅琴音随着他双手舞动而娟娟流出。他轻闭双眼,随着音乐脸上时而紧锁眉头,时而面庞柔和嘴角露出一丝笑容,无需说话,在他的琴音里我们听见了不一样的世界。


初见这位从美国留学归国的青年才俊,穿着神色西装外套的他,斯文内敛、儒雅睿智,给人谦谦君子的既视感。可是一聊到小提琴,他就展现出性格中热情开朗的另一面。



有着“小提琴演奏家”、“室内乐团创始人”、“旅美博士”多重头衔的他,谈及自己热爱的音乐事业充满激情。林浩力的“音乐梦想”正在深圳无限延伸,用公益课帮助更多实现他们的“音乐梦想”,同时让不断创新音乐,让更多人听到中国音乐的魅力,这是他正在实现的另一种“艺术人生”。

满腔热爱,闯入音乐世界


林浩力出生于广东深圳,家里的文艺氛围是喜欢小提琴的父亲带动的。


林浩力的父亲有意培养他的音乐才能,从他5岁起,就开始练习小提琴。一次偶然的机会,父亲让年幼的林浩力观看一场音乐演出,听到小提琴美妙灵动的旋律,那一刻,他的世界犹如春暖花开。在那里他受到了音乐家科特·萨斯曼思豪斯(后简称:老萨)的鼓励:“我当时演奏了给他听,然后他写了一些话给我,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也正是这次来之不易的对话,让他备受鼓舞,从此,林浩力开始了他的“小提琴人生。”


林浩力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他丝毫并没有因为学习小提琴而感觉痛苦,反而很快乐。“有时候偷懒会不想练习,但是大多数时间当我打开琴盒的那一刻开始,我就会进入另一种状态。有一天,我挑战自己,把吃饭、晚自习还有到家的时间都拿来练习,大概是7-8个小时,但是练完人非常高兴。”


8岁的林浩力与国际著名小提琴家科特.萨斯曼思豪斯的初次见面


在他眼里,乐器都是有生命的,不同风格的音乐和音乐家的故事滋养着他,让这个懵懂少年爱上看各种音乐家的传记故事和影片,努力寻找音乐的纷繁世界。“我很喜欢音乐,音乐是一种文化、一种历史,小提琴是一个表达方式。而且每当我探索一个音乐家作品的时候,感觉我是在一个世界里面。这个世界很大,里面有历史、有人文、有精神、有情感,甚至有哲学·······我非常享受。”这种由内而外的音乐情怀,让他徜徉在音乐人生里一路飞驰。


“我非常享受练琴的过程,一路走来感觉自己很适合小提琴。”这种由内而外产生的喜爱,使他自然而然地将学习小提琴过程中的困难化成了蜜糖。少年的林浩力13岁与交响乐团完成首次协奏曲音乐会,15岁首场独奏音乐会,并在17岁的时候以最小年龄于CCTV全国小提琴比赛获奖崭露头角。


随后,2009年,17岁的他决定赴美留学,与“老萨”续缘,在辛辛那提音乐学院继续接受教育。


琴音无界,让音乐飘扬出海


在美国间,林浩力在本科到博士学业完成的同时,演奏方面全面发展,获得多个国际奖项,同时开启了职业演奏生涯。


提到其中难忘的演出,他回忆道:“那是在纽约十场演出帕格尼尼随想曲的时候。每一场我的精神都高度集中,因为你是舞蹈者们的节奏,音乐要全情投入。可以说每一天我都是在为舞台上的那半小时的状态在准备着。”


留美期间林浩力与辛辛那提院长、管弦系主任、芭蕾团长、艺术总监等人合影


正是这样专注与专业,让他在舞台上魅力四射,赢得了无数观众的欢呼喝彩。林浩力的演奏善于刻画极大幅度的音乐对比形象,时而火山喷发、时而优美如画。他完美的演奏沁人心脾,无懈可击的高难度技巧常常令观众目不暇接,大呼过瘾。


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深圳音乐厅、中国保利院线以及美国乔西剧院、印尼雅加达国家艺术中心等世界许多地方的音乐厅,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2015年,林浩力在全球发行个人专辑《浪漫之旅》,被美国知名的古典音乐杂志《号角》评选为“Want List”。接着,他又与世界最著名的拿索斯唱片公司合作,全球发行《舒曼小提琴钢琴音乐作品集》专辑。


一次在海外的巡演,让他充分地认识到了东方文化魅力。“在印度尼西亚的演出,我们演奏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很多观众其实并不懂它的故事。但我感觉到音乐一出来,这个国际语言,能够串联起我与观众非常美妙的连接。”


从台下观众掌声雷动的效果看,林浩力被深深触动到了,“这是一种民族自豪感,我想把更多的中国故事演奏给别人听。”对他来说,音乐不仅能冲破语言障碍,还能让中西之间的碰撞更触动人心。“这正是音乐的魅力所在。”


林浩力与辛视界乐团的其他成员一同演奏


“我觉得演奏者是一名媒介,他链接着作曲家的文化,通过音符并传递给现代观众听,所以我总是学习不同音乐的风格。”音乐风格跨度从古典、现代到芭蕾舞曲,林浩力总是在尝试不同的东西。与其说,他是一个演奏者,他更倾向自己是一个传递者,向外界传递更多音乐的魅力。


纯粹的音乐热爱让一群青年们走在一起,2017年,在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先生以及导师的支持及鼓励下,林浩力以非营利组织形式,创立辛视界室内乐团。乐团在他的带领下,一步步地发展为为中国最具创造力的室内乐团之一,演出足迹覆盖三十多座城市的音乐厅及大剧院。


弦开新境,将东方文化融入西方音乐


“大家再来一遍。”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音乐会,林浩力正一遍遍全神贯注地练习着:左边手指起伏,如灵动的鹩哥在电线杆上起舞;右侧弓弦交错,传递出美妙的旋律似初春和风。对于林浩力来说,这只是二十余年习琴生涯里一个的日常。


回到深圳后,林浩力的生活比以前更加忙碌了,他不仅把辛视界乐团从大洋彼岸带回了深圳,他也尝试着参与各种音乐公益课和活动。


林浩力与辛视界乐团成员在深圳一同演出


谈及回到深圳的原因,他说:“深圳是我回到中国来的主要原因之一,这里有我的家人,也有很浓厚的文化氛围,所以我想从这里再次开始。”


“我觉得音乐是一种服务,能够在舞台上面把这个感受,去通过音乐分享给观众,公益活动以及艺术教育的项目,这些也是我非常乐意去做的。它能让我能够服务到更多的人们,尤其是孩子们以及不同领域的人们。”虽然每天只能休息四、五个小时,但他的脸上还是挂着幸福与满足的微笑。


如何让传统与经典觅得更多“知音”,让人了解音乐、爱上音乐,是林浩力一直努力的方向。要打动观众的心,离不开创新。


每一个主题音乐会,林浩力和他的团队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酝酿,每个细节都被反复推敲,凝聚了排练师与音乐家的辛勤汗水。例如在对安东尼奥·维瓦尔第《四季·夏》曲目的演奏中,林浩力和他的乐团通过精心创意,让每一段旋律在起伏跌宕的同时,舞台大屏幕都配以诗歌,听众还能在屏幕上看到牧羊人、暴风雨、杜鹃等等摄影、图画的视觉作品。


林浩力认为,新时代下的乐器需在创新中焕发“新声”,让世界听到不一样的中国声音。“我们还做了一些别的尝试,有一次我们选取了深圳渔民的素材,融入到了音乐中,创造出了很不一样的编曲。我期待下一次想做出属于中国24种不同文化的音乐。通过音乐,把中国文化能够带到更多的地方。”林浩力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走在新音乐的探索之路上。


而下一次,他的目标是——更大的舞台。


再次见到他,他已经完成福建大剧院独奏音乐会赶回深圳排练音乐会,这场音乐会结束他又要马不停蹄赶往广州星海音乐厅完成新唱片的后期工作。


当问到近期的工作安排,林浩力说道,“音乐会方面,这场《自然之声》音乐会后,我将继续为《邂逅浪漫》的独奏音乐会中国巡演做准备,里面包含了德国作曲家舒曼夫妇、勃拉姆斯、理查·施特劳斯的经典浪漫主义小提琴与钢琴作品。”


在练习室里,他的手指在琴弦上起舞,小提琴的旋律如一汪清泉缓缓流淌在心田,任由悠扬的乐声牵引,让听者的思绪飘向更远的地方。“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然后去服务。”或许林浩力已经在他的琴声里找到了最好的回响。


编辑 沈静愉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徐雅乔 三审 詹婉容


(作者:读特融媒体记者 张铃佳/文 林安迪/海报 深圳特区报记者 潘康 任宪平/视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