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忠:构建环境立体感知系统 不让检测数据“割裂”

读特记者 周元春 通讯员 袁发勇 刘天 文/图
2017-10-26 21:55
摘要

如何进一步提升深圳市的环境质量,尤其是建立环境质量保护的常态化机制取代运动式的“行动计划”?深圳市政协常委郭仁忠在10月26日深圳市政协举行的“加强环境建设 推动绿色发展”专题协商会上建议,构建环境立体感知系统,不让检测数据“割裂”。

如何进一步提升深圳市的环境质量,尤其是建立环境质量保护的常态化机制取代运动式的“行动计划”?深圳市政协常委郭仁忠在10月26日深圳市政协举行的“加强环境建设 推动绿色发展”专题协商会上建议,构建环境立体感知系统,不让检测数据“割裂”。

郭仁忠说,环境质量已成为深圳参与区域竞争的一张新王牌,“深圳蓝”已成为深圳市的一张新名片。而维护这张新王牌、新名片,应该更多地注重科技手段的运用,加强环保领域的科技投入。以环保监测为例,郭仁忠认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是一种涉及空气、地表水、土壤等多个环境要素的综合过程,而不同部门建立的分类监测体系将这一系统人为“割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环境系统的整体性,给污染物溯源、污染传输路径判别、污染末端治理等工作增加了难度。

因此,郭仁忠建议,构建环境立体感知系统。“立体感知系统是空天地海一体化的对地观测系统,把原来由各部门建立的分类监测体系整合起来,为深圳环境建设提供更为精准、整体性的检测数据。”

编辑 刘桂瑶

编审 吴剑林

(作者:读特记者 周元春 通讯员 袁发勇 刘天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