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决赛深圳,13件作品获一等奖

读特融媒体记者 沈静愉
2023-12-02 22:19
摘要

来自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13个优秀数据新闻作品获得一等奖。

在“创新之城”寻找“数据之星”。12月2日,第八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在深圳大学举行决赛。其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吸引了全球知名高校与媒体1300余支队伍参赛,报名人数高达6000余人,复赛投票网络总热度近300万。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巢乃鹏主持大赛开幕式

经过决赛的激烈角逐,来自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学校、单位的13个优秀数据新闻作品获得一等奖。


陈积银教授主持“新一代人工智能信息传播与社会治理”学术论坛

“新一代人工智能信息传播与社会治理”学术论坛与第八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同期举办。会议收到了近300篇稿件,论坛现场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四川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人民检察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人工智能对信息传播与社会治理的深远影响,考量如何利用智能技术提升公共决策的质量和透明度。


第八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吸引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芝加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350余所海内外高校,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联社、南方周末等数十家单位共1300余支队伍参赛。最终,共有130支队伍突出重围在深圳大学参与决赛。


第八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参赛选手

参赛选手们也表现出对大赛的高度热情。来自中山大学的钱俊衡同学认为,数据新闻通过一些合理的可视化的呈现,可以让受众在短期内对于一些长时间跨度的一个社会事实有一个很清晰的认知。来自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罗雨果同学表示,在本次数据新闻大赛中他们的团队领略到了数据新闻的多种形式与多重可能,也感受到了人工智能信息传播与治理和数据新闻结合的重要性。


第八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开幕式现场

对于中国数据新闻大赛,来自不同地区的高校教师都给予高度评价。南京大学白净老师特别指出,数据新闻是新闻产品中的奢侈品,目前在国内业界传播度有待提升,但学生们在创作数据新闻作品时所学习、培养的技能可以应用到职业领域的各个方面,如撰写调研报告、进行可行性分析、设计市场营销方案等等,拓展了学生的求职可能性。大赛创始人陈积银教授也指出,新闻是历史的初稿,而数据新闻正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新闻记录时代的新方式、新样态。


第八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决赛现场

经过一天激烈精彩的答辩,《电影里的中国故事出海之路:如何用影像“源代码”解读电影模式?》《“城”与“村”:夹缝之间的栖身地》等13个作品获得一等奖,《“老漂族”:徘徊在他乡与故乡间的他们》《AI诈骗越来越“全民化”,它到底离我们有多近?》等26个作品获二等奖,《漂洋过海的我——最萌外交官出差史》《数说童年创伤:与自己的“内在孩童”和解》等40个作品获三等奖。大赛还评选出优秀奖、最佳数据驱动奖、最佳可视化奖、最具传播力奖、AIGC创作优胜奖、最佳个人奖、最佳组织奖,以及突出贡献奖、优秀指导教师奖、最佳评委奖、优秀会务工作者等奖项。


据悉,中国数据新闻大赛创立于2015年,由西安交通大学陈积银教授发起,现已成功举办八届。

(图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编辑 张铃佳 审读 伊诺 二审 林嘉嘉 三审 詹婉容

(作者:读特融媒体记者 沈静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