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用什么“定义”未来?教育专家共“坛”如何培养“全球胜任力”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李丽 通讯员 王瑜 刘超 文/图
2023-11-28 16:2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多年来,我们对全球胜任力的培养逐渐形成了南外主张,我们认为:新时代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中国根基、全球视野和国际合作与竞争能力。”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党委书记梁明表示。

11月26日,在“第三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五次学术年会”上,由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承办的“全球胜任力的培养——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育人模式探索”微论坛,采用“线上+线下”方式举行。其中,直播点击观看量超过80万人次。

论坛聚焦“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主题,聚合国内专家、一线师生的智慧、实践成果和育人感悟,围绕新形势下“新高考”和“新课程”的新要求,通过主旨演讲、圆桌对话、课堂呈现、专家点评等多种形式,聚力探讨新时期育人理念和育人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共同为“培养全球胜任力人才”这一议题凝聚智慧、献计献策。

箭在弦上!培养全球胜任力时不我待

在致辞环节,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孟繁华表示,“全球胜任力培养的重要性可谓箭在弦上,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提升学生的‘全球胜任力’这一素养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学校的重视,其具有巨大潜力也势必成为人才培养的新增长点。”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原副主任牟延林表示,为更好、更高效地参与全球治理与变革,当前教育需要培养以通晓多元文化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话语权的全球胜任力人才;从“未来人生力”这一微观层面进行思考,即探索对生命质量的管理能力、对生活质量的调控能力、对职场质量的驾驭能力——中国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也一定是具备全球胜任力的人才。

深圳市南山区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区委教育纪工委书记欧阳四波提出,南山区具备培育学生“全球胜任力”与时代协同共进的教育生态,并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体举措。作为创新强区,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人才,已经成为南山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品牌”、集聚国际人才的“名片”。

国家督学、原深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广东省教育学会副会长金依俚,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陈登福,深圳市教育学会秘书长钟莉,深圳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专委会理事长、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党委书记崔学鸿等专家,也莅临重庆出席活动。

先锋示范!以体系建构实现价值引领

在主旨演讲环节,三位嘉宾围绕“外国语学校课程改革与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的关系”、“新时期育人理念和育人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和“培养具备世界视野、国际理解和现代素养全球胜任力人才的有效路径”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分享。

“从多学科、跨学科到超学科,根本在于通过语言学习将跨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实现培养人的思维方式、适切的言语表达、规范的行为习惯、体现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强调的‘超学科’实际上是体系构建。”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在《培养全球胜任力的超学科课程》主旨演讲中提出,在今天,交流不仅仅是语言技能,还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处事能力的体现,为此,英语教育的核心价值要培养的是成功的沟通者,是可以区分“事实与观点”、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开展“以解决方案为导向”的学习、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人。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保障,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是基础教育应有的使命担当。”第十届国家督学、深圳南外(集团)党委书记、高级中学书记、校长梁明在《“中国根基 全球视野”——全球胜任力培养的创新与实践》主旨演讲中分析了全球胜任力培养的背景,分享了全球胜任力的国际理解与南外主张、南外实践。他倡导,全球化背景下,年轻一代必须具有更宽广而深厚的全球胜任力——即人类共同面向未来、创造美好的能力。归根结底,全球胜任力展现的是人类文明互鉴共进、生生不息的力量,为此,培养全球胜任力就是回归常识、尊重人本、遵循规律,办科学的教育、办有文化的教育、办富于生命个性的教育,办有责任、有格局、有感情的教育。

论坛中,作为南外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理念的见证者、受益者,南外(集团)高级中学学子易恩郗从学生视角分享了通过课程、社团等校园生活和实践,在绽放、自信、协作中茁壮成长的故事。

共谋发展!协同深“话”高中新课程改革

在论坛“圆桌对话”环节,深圳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原局长刘根平受邀担任主持,围绕国际胜任力培养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深圳零一学院联合创始人、清华大学教授白峰杉主张,“‘全球胜任力’是在深度理解并尊重人类多文化前提下,充分关注信息与智能时代未来趋势基础上的全球胜任力。全球胜任力是青少年在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前提下讲好自己的故事,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维方式,从而参与到定义未来的过程中。”西南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于泽元提出,全球胜任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拥有批判性、系统化的思考能力,能从文化之根的角度思考、处理本土和世界一体的能力,这一点需要教育更多发力。

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广州市人民政府督学胡东认为,中国青少年应当具有国际理解力、全球胜任力和全球领导力,把中华文化传统包括中国故事、民族平等包容共赢的思想传播出去,形成价值共识。重庆外国语学校副校长、重庆市基础教育评审专家库专家吴超认为,全球胜任力首先应该是本土胜任力,强化学生的国家认同度,在此基础上提升国际理解力、国际合作能力。

深圳南外(集团)高级中学副校长高青结合办学实践分享,南外高中全球胜任力课程强调“融入”与“单列”并重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开展跨学科融合和学科特色课程开发研究,以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推动课堂教学变革,通过课程实施衍生校本改革,从而推动学校育人方式转变,实现全球胜任力的培养——这也是南外高级中学高质量实施“双新”、促进育人方式变革的顶层设计和架构。

值得一提的是,论坛上,深圳南外(集团)高级中学英语教师周舟带来的“课堂呈现”,完整地展示了她和学生们开展英语学习的日常——就在今年,她刚刚摘得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学组英语一等奖第一名,实现了广东省教育系统在该赛项获“一等奖第一名”零的突破,并将按照程序申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生物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八十中学原校长田树林围绕本节英语课进行深度点评,为英语教学如何打造高质量课堂,提供了方向和指引。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田语壮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李丽 通讯员 王瑜 刘超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