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谈设计周丨设计对碰:看见设计“燃烧”背后的意义
读特记者 李福莹
2020-08-20 21:17

服装设计的案例、空间设计的案例、包装设计的案例、广告设计的案例 …… 能如此集中聆听最出色的设计案例,也许只能在深圳设计周。2020 年 8 月 15 日 -30 日,"设计对碰 DESIGN PING+PONG " 5 场讲座将在"深圳设计周"官网和微信小程序做一次"云上"集中呈现,这是该活动继今年 6 月进行线上直播后的再次亮相,集中释放有趣、有料的火花。

作为 2020 深圳设计周暨深圳环球设计大奖的一项特别活动,"设计对碰 DESIGN PING+PONG "带来的是 5 场精彩激荡、启发想象的设计对话。来自建筑、广告、服装、产品等各领域的优秀设计师,通过对谈及讲座的方式,分享设计实践案例,运用设计思考启迪新的思维,进行设计各领域的跨界交流。乒乒乓乓,方寸之间,碰撞思想,启发想象。

▲"设计对碰 DESIGN PING+PONG "策划人 朱德才

近日,记者与"设计对碰 DESIGN PING+PONG "策划人、前沿艺穗艺术中心的艺术总监朱德才进行了一次对话,以多维视角解读这五场精彩的"对碰"。

并不是把讲座简单地搬到"云"上

记者:我看了 5 场活动的视频,与其说是讲座,不如说是一个个出色设计案例的分享、一场场设计师的精彩对话,非常有料。可否谈谈策划"设计对碰 DESIGN PING+PONG "的初衷?

朱德才:作为 2020 深圳设计周的一个重要板块,我们很早就开始策划"设计对碰 DESIGN PING+PONG "这个活动了,原计划是今年 4 月举行线下活动。后来因为疫情影响,深圳设计周延期到 8 月举行。我们在与组委会讨论"设计对碰 DESIGN PING+PONG "这个板块时,认为可以把活动转移到线上举行,于是经过各种准备,从 6 月开始了线上直播。

记者:就是把讲座搬到"云"上举行?

朱德才:"云"是一个形式,但在策划的过程中,并不是把讲座简单地搬到"云"上,而是根据"云"这个形式来创造讲座的更多可能。可以说,这个特殊的契机,激发了我们办讲座的全新思维。

线上直播与线下讲座不同,直播需要内容对观众有更强的吸引度。如果仅仅是把传统的线下讲座变成流媒体的方式直播,光是你讲我听,没有互动,就没有太强的黏性和吸引力。

因此,我们对内容做了调整。首先,请嘉宾把个人背景和精彩案例浓缩在一个 15 分钟的视频,这个视频是提前录制的,可以迅速让观众了解嘉宾和他所设计过的优秀案例。有了这些背景,再留下时间请两位嘉宾对谈。不得不说,线上直播的方式让对碰的感觉更强烈了,这种形式,似乎天生是为了"对碰"而生的,每一场线上直播都激发出很棒的碰撞。

记者:"设计对碰 DESIGN PING+PONG "讲座共邀请了 10 位设计各领域的分享嘉宾,进行跨界交流。在疫情影响之下邀请了这么多优秀的设计师参与,有遇到困难吗?您的邀请标准是什么?

朱德才:在邀请嘉宾的时候,并未遇到太多的困难。最重要的原因是,深圳设计周这个品牌,经过多年的运作,已成为大家都比较认同的设计领域盛事,大家都愿意积极参与。我本身也是设计师,跟很多嘉宾有思维的共识,平时在工作上、活动交流中也经常会遇到他们。

至于邀请标准,我一方面会从对谈主题上考量,五场对谈主题分别是:流行触觉、消费迭代、艺术重塑、新体验场、匠人之后,以此为出发点来寻找合适的嘉宾。另一方面,我也会从项目的角度来邀请嘉宾,比如今年就涉及到青岛啤酒、褚橙、华帝、福田中心城市交通系统等颇受关注的设计项目。最后,我还会从人的角度去寻找,因为有很多优秀的设计师一直做着出色的社会实践,不断有新的作品产生,这个角度也是不可或缺的。

两个设计师就像乒乓球高手在对话

记者:"设计对碰 DESIGN PING+PONG " 5 场活动将在深圳设计周官网和微信小程序进行集中的线上呈现,将再次焕发怎样的能量?

朱德才:这次集中展览,是对这 5 场活动价值的加深。以往做活动,因为时间空间的关系,很多人无法参与我们的活动,也无法"回看"。但这次活动因为来到了"云"上,大家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尤其,我们在做集中呈现时,把精彩内容进行了浓缩,更方便观众"回看"。

以往从来没有用"云"运作过讲座,这是一次很好的尝试。一场疫情,让大家慢慢接受了云直播、云参展的方式,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观者有更好的体验。

记者:对于一场讲座来说,您认为"对碰"的形式有什么好处?跨界碰撞会增添怎样的火花?

朱德才:深圳设计周包罗万象,我们要考虑嘉宾之间的串联关系。在同一个议题当中,两位嘉宾既有不同的特征,也有相同的特征,这样的对话才有趣。比如讲到时尚议题,会邀请独立品牌设计师,也会邀请时尚行业设计师,他们工作的立足点不一样,服务对象却一致。两个设计师,就像乒乓球高手在"对话",你来我往,碰撞出有趣的火花。

在一场一场的对话之下,我们会发现很多共同点。服装、建筑、平面、广告、产品,无论你从事什么设计,大家面临的都是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不同领域的设计师也可以在这种对话中相互学习,来拓充自己的能量。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也发现了一个新现象,就是当下设计师已不仅仅专注于一个领域,对设计师综合知识的要求在进一步提升。我们在谈设计的时候,常常需要跨过设计的边界。对话的议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技巧、专业内容。我们可能会谈消费者的变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疫情后的影响、如何建立民族品牌等等更多共同议题。因此,对碰不仅是业界内容的交流,更是设计内涵无边界的拓展。相信这样的对话,不仅是设计业界内的交流;对于从事非设计专业的听众,都是有营养的——设计不仅是一种行业,更是一种能力,是未来社会人们应具备的能力。

记者:这一系列讲座直播时,听众反响如何?

朱德才:我分享一个真实的数据,最多的一场讲座在线观众有 1.5 万人,这个真实数字是让人惊喜的。以往做一场线下活动,观众坐满,都到不了 400 人;而线上讲座与之相比,相当于 20 倍的关系。相信在深圳设计周官网的集中展览,将让这 5 场讲座再一次焕发新能量。

让人们看见设计"燃烧"背后的意义

记者:"设计对碰 DESIGN PING+PONG "的每一场讲座,都更看重分享时下最出色的社会实践案例,作为策划人,您为何如此看重设计与实践、设计与产业之间的关系?

朱德才:我从最早策划深圳设计周的设计交流活动,就强调设计实践。

设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调动大众对设计的兴趣,最好的方式就是从他们当中挑选认同的品牌和案例,来关注设计、思考设计。因此,我们每年都会挑选一些热门话题的设计项目,去挖掘设计师为什么用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由此让观众了解设计的价值和力量。

观众来看我们的展览,或看我们的设计活动,经常看到的是结果。但设计的过程,很难通过作品的陈列了解到,因此我们的讲座就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我们通过与设计师的交流,来了解设计背后的故事。设计除了表面的视觉冲击,背后还有思考的原点,还有要面临解决的问题。不要从单纯学说的角度来讨论设计,而是反推过来,让大家看到设计师的思维如何实践,很多带有前瞻性的思考,设计师又如何运用到当下。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场实打实的活动,碰撞思维,启发未来,既让业界内设计师了解未来的趋势,更是一次"设计教育"的过程。通过行业内佼佼者的分享,"设计对碰 DESIGN PING+PONG "期待把优秀的作品和观念传递给下一代从业人员。我们并不是想树立神一样的角色,而是把优秀设计师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大家。透过他们,看到设计发光的地方,并启发年轻一代在他们的肩膀上更进一步。

记者:您认为深圳设计周为深圳带来哪些不一样的东西?与深圳这座"设计之都"发生怎样的链接?

朱德才:2008 年,深圳成为国内首个、世界第六个"设计之都"。深圳对设计行业、设计产业的重视,逐年在增长,设计已经成为城市进步的一个重要动力源。

深圳设计周输出了这样的信息:深圳是一座重视设计的城市,愿意把设计的价值传递给每一个人。设计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创新、创意、突破的精神,这是深圳很重要的城市精神表达,深圳设计周是让世界认识深圳城市精神的一种方式。与此同时,深圳设计周是引擎、是催化剂、是火种,透过一系列活动点亮创新创意,让人们看见设计"燃烧"背后的意义,看见未来设计的更多可能。

环球设计大奖系列特别活动:设计对碰 DESIGN PING+PONG

时间:8 月 15 日 -30 日

展览地址:"深圳设计周"官网和微信小程序

1. 第一场

主题:流行触觉 ( Fashion Sensation )

嘉宾:ANNAKIKI 品牌创始人杨子 ( Anna Yang )

BAI.S & PARTNERS 柏设计事务所始创人柏志威 ( Perry Bai )

内容:我们探讨的是关于对流行性文化的敏锐感知,如何结合创意设计力等系列动作来回应当下的社会现象,并让此成为新的流行趋势。流行是如何被感知的?流行文化的奥秘何在?如何才能创造流行趋势?通过以上三个维度来探讨如何把握未来流行风向的方向盘,创造社会文化动向的新风标。

2.第二场

主题:消费迭代 ( Consumption Replace )

嘉宾: HYM 嘿哟音乐联合创始人林桓民 ( Camo Lin )

Indare Design 格外设计经营创始人陈锋明 ( Levo Chen )

内容:在消费升级快速变化的时代,产品如何通过设计与创新来重塑用户体验,提高品牌经营效率?我们从洞察市场需求转向、新技术的诞生、消费者生活理念产生变化等系列因素回应消费升级带来的机遇,及探寻驱动商业进步的可能性。

3. 第三场

主题:艺术重塑 ( Art Remould )

嘉宾:The Nine 创始人兼创意总监熊超 ( Jody Xiong )

潘虎包装设计实验室潘虎 ( Tiger Pan )

内容:艺术以自由的存在形式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艺术的美学及创意设计应用正在构建新型的文化消费方式,重塑用户体验。我们进一步探讨了艺术是如何成为商业的催化剂,如何成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等系列话题,重新思考并挖掘艺术力所带来的新机遇。

4. 第四场

主题:新体验场 ( New Space )

嘉宾:元新建城事务所创始人阮文韬 ( Manfred Yuen )

東木筑造设计事务所创办人陈贤栋 ( Uno Chan )

内容:城市是由各式各样的空间组成的,因社会群体、多元文化、功能需求、物质环境等各种因素共融发展,推进城市形态更新。根据不同场域,如何创造新的体验,重新构建环境与人的关系?我们通过可持续设计,去探索空间边界的张力和活力,以及其魅力所在。

5. 第五场

主题:匠人之后 ( Next Artisan )

嘉宾:潘焰荣 ( Pan Yanrong )

黑一烊 ( HeiYiyang )

内容:在速食文化主义的消费时代,匠人的"工匠精神"频繁被提及,文化产品也以新的生活方式重新进入大众视野。那么匠人如何将专业领域做到极致?他们又是如何思考与社会、与时代的关系?我们以匠人视角去多维度地分享其故事理念、产品精神和经营哲学等,共同思考设计的未来该向何处去。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庄思嘉

(作者:读特记者 李福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