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领新时代|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实践基础
张钦亚 陈方刘
2023-11-07 07:3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提要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确保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党组)更加注重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看待文化建设问题,更好担负起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更好地把这一思想贯彻落实到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之中。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围绕“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实践基础,不仅有利于深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也有利于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自觉性。

1

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可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以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为支撑和表征。习近平文化思想十分重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尤其重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并与扩大开放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展开,就会发现其无比丰富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把民族精神概括为伟大创造、伟大奋斗、伟大团结、伟大梦想的精神,这与党在新时代的奋斗目标结合更紧,更能激发起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还把创新视为第一动力、作为新发展理念的第一理念,运用创新思维,贯彻创新理念,激发创新动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铸就了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文化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体现为军事、经济等硬实力,还体现为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今天的中国创造了令世人震惊的“中国奇迹”,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但是硬实力和软实力并不完全匹配,“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国际舆论场上“西强我弱”的局面一时也很难改变,在国际交流中,中国有时候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存在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新时代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场斗争既包括硬实力的斗争,也包括软实力的较量。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清晰完整的中国自主性的话语建构阐释中国道路的合法性、中国理念的正当性,占据国际话语上的道义制高点,极大坚定了“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2

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习近平文化思想之所以能够形成,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这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着力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弱化问题,敢抓敢管、敢于斗争,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扭转了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从而使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概括为“九个坚持”,其中第一个就是“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这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第一个就是“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

文化自信明显增强。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注重利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第二个结合”,进一步贯通中华文化文脉,不断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在情感上更加认同、意志上更加坚定、行动上更加自觉,逐渐内化为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品质,这就形成了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形成之后又成为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众所周知,文化自信的最高形式是信仰,如果失去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共产党人便失去了政治灵魂。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表明我们党的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深入学习这一思想又必将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要持续面向全社会做好这项工作,特别要抓好领导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等重点人群。

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挖掘和阐发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充分汲取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比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汲取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百姓心为心”的民本理念;培养选拔干部,镜鉴了“为政以德”“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的德治传统;全面深化改革,体现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变革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秉承了“道法自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之道;加强党性修养,传承了“正心诚意”“慎独慎微”的修身方法;开展对外交往,发展了“协和万邦”“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和平思想,等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3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确保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党组)更加注重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看待文化建设问题,更好担负起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更好地把这一思想贯彻落实到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强化政治担当,勇于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这就要求各级宣传文化部门更好担负起主管部门的责任,更好地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作为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必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这一思想提出的重要意义也必将随之不断展现。

【张钦亚:上海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讲师;陈方刘:上海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詹婉容

(作者:张钦亚 陈方刘)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