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下午,五大洲的华文媒体及国内外全球商报联盟媒体高层组成的采访团一行走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参观河套合作区展厅和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聆听深港合作故事。作为深港科技合作紧密度最高、融合度最强的区域之一,河套合作区的发展给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留下了深刻印象。新西兰中文传媒集团行政总裁胡杨相信河套合作区很快就会成为深圳新的发展引擎和动力,“未来可期”。日本《半月文摘》新闻社社长梁钟文赞河套依山傍水风光秀丽,未来可发展成集科创和观光为一体的产业园区。
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一行在河套合作区合影。 香港商报记者 李溪 摄
“一河两岸”优势明显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南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接壤处,面积3.89平方公里。其中深圳河南侧的香港园区面积约0.87平方公里;深圳河北侧的深圳园区(包括皇岗口岸片区和福田保税区)面积3.02平方公里。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是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粤港重大合作平台。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展示厅,采访团一行了解了合作区地处深港“直接结合部”的区位优势,以及园区“一河两岸”分属香港和深圳管辖的制度优势。
透过展厅透明落地玻璃窗,采访团一行俯瞰园区景色,欣赏“一河两岸”生态与科技齐飞的壮丽画卷。“日本东京湾既是工业区又是观光区,充分利用其周围自然的环境,经常有游船供游客观光旅游,游客也可以到观光餐厅吃饭喝茶,这个很有吸引力,也是一大亮点。”日本《半月文摘》新闻社社长梁钟文说,河套合作区依山傍水,自然环境非常好,未来可以慢慢打造成一个既有创新产业价值又有观光价值的园区。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香港商报记者 李溪 摄
港深往返方便快捷
河套现已成为深港科技合作紧密度最高、融合度最强的区域之一。走出展厅,采访团一行来到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参观访问。香港科技园(深圳)有限公司大湾区发展高级经理白雪介绍了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的相关情况。作为内地首个由港方运营、适用国际管理规则的科技园区,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建筑面积3万㎡,自今年9月7日正式开园以来,已有逾20家香港科创机构和企业入驻。
香港科技园(深圳)有限公司大湾区发展高级经理白雪介绍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相关情况。香港商报记者 李溪 摄
参观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时,澳门商报国际传媒集团董事长邓文玉就大赞设施非常好。美国中华商报社长苏子涵则对园区科研人员生活配套问题很感兴趣,“香港的科研人员一般居住在哪里?每天从香港来此交通要多长时间?周边有没有商场超市?”对此,园区工作人员介绍称,香港科研人员住在香港,从园区开车经过皇岗口岸,只需40分钟就能到香港科学园,非常方便。周边公共交通发达,乘坐地铁几站就能到达福田中心区。
助力吸引更多外企
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希望能在市场拓展、人才培养、学界合作、资本赋能、科企孵化等五方面搭建平台,支持香港科创机构及企业开拓大湾区市场,也帮助内地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梁钟文此前曾到内地其他城市园区参观过,这是他第一次到河套合作区。“第一次了解‘河套’这个概念,刚开始还以为和其他园区差不多,刚才看了之后发现挺壮观的,这里的科技含量特别高。”他希望能借助在海外华文媒体优势,“尽可能地介绍一些相关的外企和感兴趣的企业加入到粤港澳大湾区这个项目中来。”
新西兰中文传媒集团行政总裁胡杨告诉记者,多年前她到过深圳,“但这次特别震撼,深圳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我能感受到深圳的活力,在河套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胡杨说,河套合作区是深港两地合作,且有中央政府支持,经过香港和深圳的共同努力,加上吸引国外优势和创新科技孵化发展,河套未来一定可期,“我感觉这样发展下去,河套这一带很快就会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新的引擎和新的动力。”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詹婉容
读特热榜
1给充电宝烙上“安全码”!移动电源新规今起生效,企业:已提前行动
2出售洪水泡过的饮料?惠阳相关部门回应:责令改正 | 有料
3哈啰单车用AI冒充人工客服?谁在让消费者大喊“转人工”? | 网事
480年,从胜利日回望抗战中的深圳烽火记忆!我们从未忘却……
5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开启公测,可实现空中360°自由视角拍摄
6中国台湾网红“馆长”被深圳机器人震撼:中国制造,世界第一!
7深圳最美夜景的硬核浪漫:全球最大飞天LED屏上演“飞天魔法”!
8关于稳定币相关市场波动,香港证监会及香港金管局发布联合声明
9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修改,四部门负责人解读“K字签证”→
10特区45年|独家专访在深荷兰创客Henk:深圳就像一座“金矿”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