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美术馆建设跑出“加速度” 与城市同频共振
深圳特区报 记者 尹春芳
2023-11-05 23:15

作为城市最重要的公共空间之一,美术馆不仅是艺术收藏与展出的重要场域,也是现代城市和现代文化建设重要的艺术机构,更是城市文化形象的展示。经过多年来的蓬勃发展,深圳的美术馆建设成果斐然,不断增加的场馆数量、丰富多元的展览与活动,以及数字美术馆探索都跑出“加速度”。11月6日,深圳美术馆(新馆)正式开馆,鹏城再添一座国际一流的美术馆。这些美术馆见证并凝聚了深圳四十多年发展的城市品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出深圳创新开放的文化底色。

华丽蝶变,美术馆建设与城市同频共振  

美术馆是彰显深圳文化品牌标识度,弘扬城市精神的重要载体。1976年成立的深圳展览馆是深圳最早的一个艺术品展览机构,作为深圳美术馆的前身,在东湖公园的一角,开启了深圳在美术馆建设领域的华丽篇章。

敢为天下先,是深圳的美术馆建设的关键词。上世纪80年代,深圳的美术馆建设进入发展时期,那时的深圳已成为最早向海外弘扬中国画艺术、推出中国画家的阵地。彼时,深圳美术馆举办了众多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型展览。其中1985年策划举办的“深圳美术节”具有开拓意义,不仅扩大了深圳展览馆的知名度,也奠定了它在早期深圳美术事业发展当中的重要地位。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深圳的美术馆建设“更上一层楼”。 1997年,广东省三个美术馆开馆,广东省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其中后两个都在深圳。在全国美术馆事业发展的进程中,深圳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

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陈湘波告诉记者,当初,关山月美术馆的建设不仅推动了广东省对美术馆的重视,也成为中国美术馆事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和转折。“1994年,正值深圳美术馆事业建设之初,深圳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其地理优势,使我们眼界更开阔,开始重视美术馆的收藏和研究工作。因此在关山月美术馆建设之初,我们就对它的功能重新定位,开始把博物馆的概念引入到美术馆中,让美术馆不只具备展览的功能,而是集收藏、研究、展览、审美教育和推广多功能并重的公共文化设施。这种理念也影响了其他省市美术馆的办馆理念。”

如今,深圳的美术馆建设迎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成果。作为深圳“新时代重大文化设施”中首个开工建设、首个完工的项目,深圳美术馆(新馆)是集美术展览、艺术收藏、文化交流、人才培养和公共服务于一体的国际美术殿堂,也是新晋的城市文化新地标,折射出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文化成就。

美术馆数量持续上升,激发城市艺术活力

深圳不仅是经济强市,也在大力推动文化强市建设。高水准的文化设施与文化活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为城市积淀更多的人文艺术精神。近年来,深圳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新时代重大文化设施”有序推进。尤其是美术馆数量不断增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近40家。

深圳的美术馆涵盖公立美术馆、名家美术馆、学院美术馆、民营美术馆等。从关山月美术馆、深圳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深圳画院美术馆等公立美术馆,到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展览馆、OCAT当代艺术中心、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华·美术馆等场馆,再到坪山美术馆、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罗湖美术馆、福田美术馆、宝安美术馆、大芬美术馆等区级美术馆,深圳大学美术馆、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主楼美术馆等大学美术馆,深圳的美术馆集群雏形初显。

深圳市文联名誉主席董小明认为,“时代、观念、创新”是深圳的优势。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文化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深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化胸怀,营造出美术馆事业多元发展的生动局面。

彰显“国际化”,美术馆建筑具有时代引领性  

美术馆中的艺术品具有传递城市形象、文化和情感的力量,而美术馆的建筑本身更是城市形象最清晰的标识之一。

深圳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与独特且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为美术馆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牢固的保障与源源不断的动力。近年来,深圳已经成为全球建筑设计,尤其是文化艺术类公共建筑设计的“实验场”。国内外著名建筑师将众多优秀的、创新的、独具特色的建筑实践项目放到了深圳,当中就包含美术馆的建筑设计。

从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师事务所“蓝天组”设计的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展览馆,到由KSP尤根·恩格尔建筑事务所与筑博设计事务所共同设计的深圳美术馆(新馆),再到日本新陈代谢派设计大师槙文彦设计的海上设计文化艺术中心等,这些建筑使得深圳的美术馆建筑具有时代引领性。它们不仅成为地标建筑,凸显国际范儿,更成为文旅业的热门打卡点。

如今,深圳美术馆(新馆)体量更大、颜值更高。更重要的是,新馆在设计建设上比肩国际一流水平,是可以承办国际大型美术展览的一流美术展览交流平台。

专业化展览持续发力,擦亮“深圳品牌”

经过多年发展,深圳作为全国美术馆重镇的地位更加凸显。深圳的各大美术馆立足各自学术定位与资源优势,在如何创新发展美术馆建设之路上,上下求索,交出“深圳答卷”。

正如陈湘波所说,美术馆的建设,首先要搞清楚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展览馆,而是通过美术展陈、活动策划来呈现该美术馆学术方向的同时,还要服务好市民,成为创意和审美的“孵化器”。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深圳各大美术馆不断开展专业化与品牌化建设,从而形成差异化、优势互补的美术馆生态环境,功能日渐完善,馆藏日渐丰富,理论研究能力日渐增强,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2011年,关山月美术馆成为首批九家国家重点美术馆之一。该馆每年重磅的学术展——“馆藏关山月作品展”一直备受业内关注,从2011年文化部开始评选“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以来,这一系列的展览已近十次入选。

深圳美术馆每年自主策划的馆藏精品展也是获得“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的常客,新馆的开馆展之一,“欣欣生意——深圳美术馆馆藏精品及文献特展”已入选今年的“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何香凝美术馆推出的馆藏特展、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推出的国外潮流展、深圳画院(美术馆)持续十届的“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都成为立足深圳,辐射全国的品牌展览。

科技赋能,数字美术馆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进入数字化时代之后,深圳的美术馆也在积极思考与实践,在展览展示、馆藏管理、艺术传播等方面,如何与科技融合创新,进一步促进数字艺术在智慧美术馆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

关山月美术馆的数字化启动十几年前已开始,对数字美术馆早有布局。2010年,深圳提出“打造智慧深圳”,开启建设智慧城市道路上的创新摸索,也给关山月美术馆带来新机遇。2022年,在建馆25周年之际,关山月美术馆不仅推出“元•界——关山月美术馆数字人文研究展”,数字美术馆也揭开面纱。“关山月美术馆·数字馆”利用数字技术突破传统业务的局限和壁垒,从根本上实现当代美术博物馆思维和运营模式的升级转型。关山月美术馆副馆长陈俊宇告诉记者,这是实体美术馆向虚拟空间的延伸,是对于未来美术馆理想空间的一次探索。“我们依托深圳的高科技,有天然的优势,数字美术馆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如今,深圳不少美术馆借助技术创新,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通过在线直播、虚拟展厅、文化讲座等形式,主办方将展览、教育活动、珍贵藏品赏析等等都搬到线上,观众随时随地可进行“云”上参观互动。

业内人士认为,科技之城深圳,为美术馆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深圳的美术馆在服务内容、方式和设施上不断与科技相结合,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走出深圳特色的数字美术馆之路。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田语壮

(作者:记者 尹春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