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学教材主编走进深圳校园“传经送宝”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李丽
2023-11-01 21:13
摘要

此次交流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有着积极促进作用,还拓宽了学校交流发展平台。

近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人教版初中和高中生物学教材总主编赵占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核心作者、人教社优秀培训专家、深圳市地方领军人才、育才中学特级教师夏献平,来到新安中学(集团)第二外国语学校,与深圳的教研专家、一线教师一起深入交流新课标理念、提升教师教学智慧、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原深圳市教研员颜培辉、南山区初中生物学教研员秦丽、宝安区教科院教师发展部曹义妹、宝安区教研员连圣强、人教社课程教材所科研部韦玲及宝安区各初中学校和南山、福田部分初中学校生物学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融合交流  聚焦课堂

活动中,新安中学(集团)第二外国语学校书记何小霞、副校长李亚明、董化英及全体行政与专家展开面对面交流。据介绍,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是宝安区教育局直属的公办基础教育集团,下属高中部、燕川中学、初中部、第一实验学校、外国语学校、第二外国语学校、龙田学校等七个校区。

围绕人教版生物学教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老师们还带来了精彩课例。新中二外老师张倩文以校园真实情景中的“你在‘天台植物园’观察了哪种植物?说一说它由哪几个部分构成?”,引领学生在课堂上观察番茄果实和叶,围绕“细胞如何构成组织的”展开实验探究,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宏观与微观结合的观察与学习,推测组织功能,引导学生逐渐形成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航瑞中学老师梁晓婷以探究“组织如何构成器官”接力课堂。在“不同器官构成统一整体”这一环节中,梁老师设计了“红薯根的探究实验”和“菜花中葡萄糖含量的资料卡”环节,带领学生理解“生物体各个器官是相互联系的”,从而顺利构建了“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能够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这一“大概念”。本节课紧扣“数据+技术”开展项目实践,让学生导入思维训练、情感体验和思想启迪,实现感官互动、心智融通,不仅提升了生物学科素养,更实现了“减负增效”。

在点评中,夏献平指出,两位老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很自然,既源于校园生活,又能回归生活,紧紧扣住两个“主线”,一则,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依次组成生物的个体,体现系统观;二则,从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体现进化适应观。总体而言,课堂比较好地落实了核心素养要求,更体现出教师较高的专业素养。

赵占良则肯定了“接力课”的形式和两位老师的表现。他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遵循了课标要求,也体现出教材的编写意图;能够围绕教材,以学校的植物开展多项教学活动;借助植物材料,以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丰富课堂……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实施,都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优质课。赵占良还建议老师们,“在课堂上需要进一步、更好地聚焦核心素养,更加突出‘问题’的引领作用,以中心问题引导学生从各个‘小问题’去一一探究,让课堂更为聚焦思维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出教材的作用。”

专家引领  传经送宝

活动中,赵占良还带来《核心素养视域下的科学思维及其教学》主题讲座,从“科学思维与核心素养的关系”“核心素养中科学思维的内涵”“科学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关系”“不同学科科学思维特点”“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等模块展开逐层探讨,并重点分享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的策略”。在分享教材典型案例时,他强调,老师们要重视日常教学中常易被忽视的资料,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锻炼学生思维的辩证性、创造性、批判性、整体性和复杂性。另外,赵占良还从不同学科教师教学活动的角度,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提供了方法论,对如何合理使用教材做出实践性指导。

“此次交流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有着积极促进作用,还拓宽了学校交流发展平台。”会后,何小霞表示,潜心学习方能问道远方,研教结合方能行稳致远,此次高水准、高规格的教研活动,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教研水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而推动学生在科学思维等方面实现质的提升。下一阶段,新中二外将继续聚焦课堂深度变革、聚焦学生核心素养,以高质量课堂打造为核心,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田语壮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李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