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心去发现、仔细去感受
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汕头
多姿多彩、全然不同却又相辅相成
共同构筑了城市的底色
有人说,汕头是“百载商埠”
这里有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有人说,汕头是一个“宝藏少年”
在这里,我们看到生机,遇见惊喜
这是一片兼具历史底蕴与活力新生的热土
三年来,汕头始终铭记
习近平总书记山高水长的深情厚爱
切实把对总书记的
感恩之心、爱戴之情、忠诚之志
转化为做好汕头工作的
高度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奋力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
“有海水处就有华侨”
汕头是全国著名侨乡
侨是汕头的灵魂
汕头因侨而立,因侨而兴
每一次跨越和发展
都与华侨息息相关
近年来
汕头加快推进
海外华文教育创新发展中心
侨情资源库
数字虚拟潮汕家园
“三大工程”
持续深化
文化引侨、平台联侨
政策惠侨、经济聚侨
“四项行动”
切实推动将“侨”的优势
转化为汕头发展优势
写好新时代“侨”的文章
汕头把握血浓于水的乡情纽带
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并重
不断扩大海外朋友圈
今年以来,汕头市领导先后赴香港、澳门
开展联谊交流活动
赴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
开展访问活动
也是在今年
侨批展览先后在香港、泰国展出
侨批纸短,家国情长
今年以来,多场大型涉侨活动在汕举行
世界各地的侨团和侨领
也频频跨越山海、奔赴汕头
走遍天涯路,最是乡情深
当前,汕头正在高质量筹办2024年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第十届国际潮商大会。位于东海岸新城塔岗围片区的汕头国际会展中心及配套酒店项目施工现场,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这个充满潮汕特色文化元素的项目,将作为2024年“两大盛会”的主场馆,和550多万汕头人民一起欢迎世界各地的亲人们回家。
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是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
迎头赶上的“必答题”
今年3月召开的汕头市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一针见血说问题、直言不讳剖根源,作出“谁敢与营商环境作对,我们就坚决跟谁作对”的庄严承诺。
如今,汕头市政务环境更加便民高效,实行政务服务“三免”“好差评”“周六不打烊”制度,市级综合服务大厅政务服务事项全部一窗受理,市级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9%,企业设立登记“即来即办”,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居粤东西北首位。
与此同时,汕头市市场环境更加开放公平,人文环境也越来越开放包容,外界对汕头城市评价持续向好。
汕头持续发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让在汕企业、人才吃下“定心丸”,荡涤起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
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当前汕头坚持制造业当家
大抓“工业立市、产业强市”
实施“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培育计划
全力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格局
“服博会”和“玩博会”接连召开,将纺织服装、玩具创意两大传统支柱产业推上春天的新起跑线。为汕头带来广阔商机的同时,也注入产业发展的无限活力。
△第二届中国·潮汕国际纺织服装博览会
△第22届中国汕头(澄海)国际玩具礼品博览会
作为海洋资源大市
汕头谋划推动6000万千瓦海上风电开发
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
建设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
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产业新模式
阔步挺进海洋
奋力书写海洋经济发展篇章
在“新”赛道上 汕头吹响前进号角
顺势而为 乘势而上
积极拥抱发展契机
2022年7月7日-9日
2023年8月16日-18日
两届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
在汕头成功举办
数字经济“头部”盛宴落子汕头
也让数字经济成了汕头又一张“金名片”
2023年2月,南澳科学会议启动
5次精心筹备的南澳科学会议接连举办
科学创新要素在汕头这座海滨城市加速集聚
不断提升汕头的城市创新活力
为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
之路提供科技支撑
汕头埋头苦干、一步不歇
以“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的成果
镌刻下高质量发展的新坐标
汕头素有
“华南要冲,粤东门户”之称
近年来,汕头交通基础设施加速成网
对外
全市乡镇30分钟内“上高速”
沈海、汕昆、甬莞、
揭惠、汕湛、潮汕环线等
6条高速公路纵横交错 成环成网
推进了汕潮揭三市的同城化和一体化发展
加快汕头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
对内
汕头海湾隧道、汕北大道
中阳大道、陈沙大道等
建成通车
一条条快速路启动建设、建成通车
15分钟生活圈的范围越来越大
高铁铺到家门口
汕头大步迈入“提速时代”
粤东城际铁路“一环一射线”
广澳港疏港铁路动工建设
汕汕铁路汕头段主线桥梁全部贯通
汕头高铁站枢纽一体化工程
汕漳铁路前期工作等加快推进
△广汕高铁开通运营后,新型“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开进汕头站
高铁站也正在蝶变
枢纽一体化工程建设大力推进中
以“站城融合”“零换乘”理念规划建设
以汕头站、汕头南站、潮南站
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
而汕头站则作为粤东地区规模最大、交通接驳功能最齐全的铁路枢纽站,将以站房为中心打造汕头枢纽商务区,形成“城中有站、站中有城”城市综合枢纽片区。
群众期盼处,就是民生保障的发力点
汕头抓准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硬核问题
做实办好事关人民美好生活的大事小事
社会保障逐步增强
民生兜底坚实有力
近年来全市超过七成的支出用于保障民生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汕头全面实施“汕头呼援通”
居家养老紧急援助服务民生事项
为老年人群体提供24小时
紧急呼叫援助服务
解决了长者在家中遇到紧急情况时
“无处讲”“无法讲”的窘境
让老年人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安心服务
让敬老爱老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医疗和教育,一是民生之需,一是民生之基。汕头紧扣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加快打造区域医疗教育高地。近年来,全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跨上了新台阶,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汕大国际眼科中心易地重建项目等26个市级重点项目全力推进,市中心医院积极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汕大附属肿瘤医院晋级为“三甲医院”,高规格成立“潮医智库”。全市总诊疗量、住院量和收治异地住院病人量稳步提升。
如今,在鮀城大地,一座座现代化新校园按时建成投入使用,一群群优秀教师不断涌现,一批批学子在教育均衡发展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桑浦山下,汕头大学和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两所高校并肩而立,书声琅琅。
去年秋季,汕头大学东海岸校区也迎来了首批新生。海风吹、海潮涌,莘莘学子从此启航追梦征程。
著名侨乡、美食之都、
海滨风光、浪漫之城
有着诸多美誉的汕头
让诗与远方,从美好憧憬
成为触手可及的惬意体验
燃魂英歌、赛龙夺锦
近年来汕头民俗轮番“出圈”
引得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位于商平路的汕头旅社
这座近70年历史的建筑
是汕头旅游业的时代缩影
如今是人气高企的网红打卡点
而美食,更是相逢最好的理由
传承着传统的技艺
坚守着最地道的风味
从陆地到海洋
各种各样的丰富食材
在汕头
总能被匠心巧手孕育出独特的风味
成为人们萦绕舌尖的回味
靠山吃山 靠海吃海
石斑鱼、龙虾、膏蟹
鱿鱼、鲍鱼、牡蛎……
汕头美食
更是充分保留着食物的原汁原味
传承传统制法
把“鲜”发挥到极致
当梦幻的风筝遇上鮀城的风
作为北回归线与海岸线唯一相交的城市
汕头有专属于这座城市的春日浪漫
草长莺飞海岸边,“海鲜”风筝飞上天
连人民网也盛赞这是汕头的“童话世界”
近年来,汕头新建及改建了
汕头体育中心、人民体育中心
正大体育馆等多座体育场馆
汕头也迎来多场演唱会
规模和档次不断提升
化身“圈粉”的文旅卖点
为汕头旅游市场注入“兴奋剂”
近年来汕头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一核一带三廊四屏五区”
绿美汕头新格局已经构建
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
成为汕头人共享的福祉
目前汕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25%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34平方米
城市公园不断提高颜值
“绿美汕头”成为新的城市名片
近年来汕头市累计投入345亿元
推动练江流域综合整治
练江汕头段也从曾经的“污染典型”
蝶变为“治污典范”
今年6月,潮阳区还举办了
第一届练江龙舟赛
清澈碧绿的练江水与火红金黄的赛龙舟
相互交融构成一幅美丽乡村绝美画卷
从沉着应对报警救助的少年
到机智勇敢的楚大姐唤醒“火海梦中人”
再到冲上热搜的“被汕头的特警狠狠感动到”
一幕幕善良之举
接连在汕头上演
身边好人正以热心和机智善举
传递正能量、展现真善美
全市105万志愿者
让文明融入城市肌理
来自各行各业的好人
让更多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
无论来自何方,来到汕头
宾至如归,就是“家己人”
汕头用真善美的精神内涵和文明风尚
增加城市魅力 征服人心
“奋进”
让我们看到汕头的巨变
孕育着无限的生机活力、发展机遇
“和谐”
则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这座城市仍“接地气”“懂民心”
正是有那么多的角度、层次的
“奋进”与“和谐”
在时代变迁中协同并进
多维度适配、多方位融合
飞扬起鮀城的缤纷和谐色彩
殷殷嘱托 谨记于心
勠力同心 笃行奋力
汕头
夯实基础、激发动能、凝聚力量
奋力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
(原标题《【感恩奋进 迎头赶上】奋进!和谐!汕头,这座奔涌不息的活力之城》)
编辑 张克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