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连科23日携新作来深签售:用十年的等待书写《她们》的一生
读特记者 张锐
2020-08-19 17:37

2020年5月,继《我与父辈》之后,阎连科带着暌违十年的新作《她们》与读者见面。《她们》是阎连科书写家乡女性的长篇散文,由磨铁图书策划出版,阎连科亲写长序“十年的等待”动情推荐。8月23日14:30阎连科将来到西西弗书店深圳万象城店,与深圳读者分享新作并签售。

据了解,作者在书中回忆了母亲、姑姑们等母辈的生活故事,也书写了同辈的姐姐、嫂子们的生活,一直写到与孙女辈的相处,写到了女性人生的不易和女人个性中的光辉,通过一个家族的女性命运,得以窥见几代中国女性的生活经验和人生境遇。从《她们》中可见生命的延续与岁月的变迁,以及新时代以来女性变化的生存条件与不变的生活困境。

有些写作,其实就是年年不忘的煎熬和等待

提到《她们》的创作,阎连科在序言《十年的等待》中如此说到:“写一本薄薄的散文,需要十年的等待,这是一种微笑的隐痛。是一个想吃苹果的孩子,为了那颗苹果,就去栽苗种树、打枝浇水,然后看着那苗棵生长,有蓬有冠,而后剪枝嫁接,等往下年或者再下年,直到某一天,果树突然挂了实,小果大果,颗颗粒粒,才慌忙去找到并摘下了那颗他等了十年想吃的粉苹果。”

书写《她们》的念头是早在十年之前就萌发出来的,可阎连科却迟迟无法动笔,因为隔着性别的差异,“她们”让阎连科觉得熟悉而又陌生,直到有一天阎连科突然明白,那些他所熟悉的“她们”,他的母亲、姑姑、姐妹、家乡的其他女人们,与这个世界上、这个国度里所有的母亲、姑姑、姐妹并无本质不同,她们都是一样裹挟在这个时代里,开始了自己的人生和营生。于是,十年念念不忘的等待和煎熬终于落笔成文,这个世界上又多了一本书写女性、反思女性生存状态的文学经典。

永恒之女性引导我们上升

文学史上其实一直不乏对于女性的书写,一些男性作家跳出自身性别立场来书写女性的情况也并不少见。作家们通过描写女性的形象、书写女性的命运,来反映特定时代下女性的生存境况和思想转变。并以此洞悉一系列社会问题,反映一个时代生活的真相。而阎连科的《她们》则在书写女性的基础上进行的全新的写作实验:

它可以被当作一本书写女性的散文来读,同《我与父辈》一样,正因为写的都是自己的至亲的人,《她们》的文笔也是饱含温情,处处充满着对女性的关怀和体谅。对于往事追忆,也使得作品宛如蒙上了一层岁月的薄纱,深情而又动人。书中的一些“聊言”部分还摘录了一些经典的段落,引用了一些关于女性的学术思想,作者对于女性性别上的专业论述和深入思考可见一斑。

它也可以被当成一部小说来读,书中提到“生活很早就像小说了”,不难理解为真实的生活往往就是一部小说。《她们》虽然被划分在非虚构作品之下,但完全可以看成是作者的一部自叙体小说,其创作是跳脱出传统小说写作手法的一种先验的写作技巧。《她们》讲述了一个家族甚至一方土地上所有女性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串联起来,完成了小说关照女性生存境遇的使命。

“她们是和所有男人一样的人,她们也是和所有男人不一样的人。”

看清了女性的命运,也就理解了生活。正如书中所言:无论是“作为女人的人”,还是“作为人的女人”,她们首先都是人。而作为人的首要条件就是理解和爱,不是疏远、嫉恨和隔离。

时至今日,在文学中,女性意识一直是被讨论和关注的热点。当代文学大家阎连科从男性作家的身份出发,将视角落在了家族女性的身上,引发了对于女性身份意识的再一次思考。对于女性读者来说非常值得一读,对于男性读者更是如此。

阎连科,1958年出生于河南嵩县,1979年开始写作;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冼为坚中国文化客座教授。其作品被翻译成近30种语言,在世界各地被广泛阅读和接受。曾斩获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卡夫卡文学奖等各大国内外文学奖,是继村上春树之后第二个获得卡夫卡文学奖的亚洲人,被誉为莫言之后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之一 。

编辑 李怡天

(作者:读特记者 张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