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玻璃罩内越窑青瓷淡青明澈;身后,“永不落幕”的元宇宙空间里,藏品已然“走”了出来,光影下闪动着细小涟漪,涌现出不息生机……这一幕不是在电影里,而是今年6月份举办的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深晚记者亲眼所见。
文博会是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也是文化产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实效和影响力的展会。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叶建强在接受深圳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承办首届文博会到现在,我们觉得这个使命既光荣又重大,而且非常有意思。”
①6月10日,文博会11号馆,参观者络绎不绝。 深圳晚报记者 陈玉 摄
文博会让文化传承历久弥新
作为文博会举办地,随着文博会从无到有、由小而大,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见证了中国文化产业的每一次进步与努力。据统计,第十九届文博会共有3596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比上届增加194家。第14次实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第10次实现广东省21个地市全部参展。参展企业中,龙头文化企业占比达到70%以上。
一个民族的复兴,以文化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以文化繁荣为鲜明标识。叶建强表示,文博会的两大主要目标是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要实现这两大目标,目前文博会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文博会肩负着三个重要使命:一是促进和拉动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二是高质量推进文博会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精品化;三是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成为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携手共进的重要平台。如何让中国文化产品被更多外国人接受、让中华文化得到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认同,从来都是文博会的一个重要命题。
②6月10日,文博会13号馆,观众现场观看华丽的唐装表演。 深圳晚报记者 陈玉 摄
每一届文博会上,震撼的非遗展示、精美的文创产品、逼真的文旅体验等都让人目不暇接,进而内心生发出自豪感。每当各参展团都拿出了“压箱底”的宝藏展品,呈现在眼前的,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优秀中华文化。
叶建强表示,如今,“文化+创意”“文化+科技”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创意与科技渗透到文博会的每个角落,“文化+旅游”“文化+金融”等多种形式融合在文博会上崭露头角,传统文化瑰宝在创作方式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闪耀出富有时代气息的青春魅力。今年文博会浙江馆,一支《碇步桥》从展区火到线上,在AR技术再现的江南水乡背景中,舞蹈演员们翩翩起舞,诗情古韵扑面而来;淄博烧烤微景观也被搬进景区,只见烧烤店前,食客们吃着烧烤、举起酒杯,聊得不亦乐乎,让不少没去过当地的游客过了一把“淄博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在于让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办文博会更是“办”中国的文化产业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员工认真学习领会重要指示精神,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指示感悟殊深。叶建强表示,文博会的持续举办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在努力践行、积极探索“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工作。
③6月10日,文博会13号馆陕西展区,手工艺品吸引了大量参观者。 深圳晚报记者 陈玉 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对此,叶建强介绍说,“实质上,办文博会已经远远超过了文博会本身了,办文博会,也是‘办’深圳这座城市的文化氛围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办’中国的文化产业。文博会走到今天,它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深圳作为文博会举办地,各级政府部门都是在集中力量推动文博会发展。文博会的成功举办,得益于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引领,得益于广东改革开放的吹氧助燃,归功于“政府办会、企业办展、市场运作、打造平台”的市场化运营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交易为核心,这一新理念也充分体现了深圳这座城市创新特质。”叶建强说。
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吸引市民拍照打卡。 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今年首次设立的“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首届新疆展”亮相喀什,与“喀交会”在喀什国际会展中心双联展,搭建文化艺术交流平台和文化产业发展平台。
从西北风光到南海之滨,从非遗传承到国潮迭起,在文博会的舞台上,文化自信闪耀夺目的光芒。
⑤在11号馆阳江展位上,摆放着阳江非遗风筝。 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在共绘文化强国的美丽图景中,文博会展现出文明花园里的姹紫嫣红与生机盎然。即将在2024年举办的第二十届文博会是文博会创办二十周年重要节点的重要展会,也是迈入新发展阶段、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一届展会。按照文博会主办单位和深圳市领导的要求,执行方将重点提高第二十届文博会的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四化”水平,在深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更要深入思考如何讲好文化故事,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使命。
(原标题《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叶建强谈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唱响中国故事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高原 三审 陈晨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03
#读特小记者#小镇上的风景
乡间小路
01:04
俯瞰蚝乡湖公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日拍摄于蚝乡湖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画面中能看到公园内有大片葱郁的绿地、波光粼粼的湖水,周边分布着多样的建筑,远处林立着高楼大厦,整体呈现出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景象,展现出独特的城市生态之美。 据了解, 公园以"碧城枢纽·蚝乡新生"为设计主题,通过整合湿地景观、人行景观桥、生态驳岸等技术,形成水湿地、水舞台、水生岛、水花园四大功能分区。建设中保留原沙井发电厂改造为文创展馆,设置蚝壳墙、蚝壳水迷宫等特色设施,成为展示千年蚝乡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项目已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香港城市设计协会年度大奖等国际奖项。#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