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零听|对话陈晓东:玩到极致,是怎样的LQ?
读特融媒体记者 谢婧/文 李佳霖 宋春雨 游晓珊 李旻桦/视频
2023-10-10 15:43
收录于专题:深圳零一学院

编者按

深圳报业集团读特客户端联手深圳零一学院打造科学家访谈系列专栏《特邀·零听》,走进不同科研领域的院士和顶尖科学家群体,关注他们带来的科技前沿最新动态,以及在发掘与培养学生创造力上的新探索。

IQ是智商,EQ是情商

那么您知道什么是LQ吗?

《特邀·零听》本期邀请到了研究LQ的陈晓东院士,

为您浪漫解读《玩到极致,是怎样的LQ?》

人物小传

陈晓东:从力学到生物学的人生蝶变




陈晓东

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

澳大利亚工程与技术科学院院士

苏州大学杰出教授


陈晓东院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本科。考大学时,他本打算报考当时兴趣更大的生物系,但由于色弱,只能与生物系失之交臂。幸运的是,在工程力学系,他找到了学习乐趣,尤其是数学。

18岁时,陈晓东院士进入力学系实验室后,很快发现自己动手能力强,同时也非常喜欢做实验。于是便开始琢磨,之后的漫漫科研路,自己该如何进入喜欢的生物领域?思前想后,他发现化工包罗万象,其中就包括他特别感兴趣的生物化工,于是他决定先进军化工。几番努力后,他出发新西兰继续攻读为期三年的化学工程博士,开启力学到生物学蝶变的第一站。

博士入学后,由于表现亮眼,他迅速被选入到恒天然研究所,顺利进入了食品工业,解决了一些工业上的大难题,做出了突破性贡献,也为自己的“生命现象工程化”科研路打下坚实基础。

1993年,陈晓东院士从全球60个申请人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奥克兰大学讲师,开启新的科研旅程。为了开展更全面的食品工程研究和教学,陈晓东院士以联合创始人身份,共同建立了奥克兰大学的生物技术本科的学位,并深度参与到相关生物技术的教学中。新西兰的科研尽管自由度高,但也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这却给了他另一种学习机会——如何在资金少的情况下进行原创,用小杠杆来撬动大世界。

陈晓东院士及其团队经历了19年的努力,将不断产生新想法变现——用简单方式去实现复杂的结果,并成功地研究出了目前很多人可以使用,同时也可以用于探索消化、吸收、发酵等重要的生命现象的仿生设备,包括运动仿生、生活仿生、解剖仿生等,每一方面都在往接近生理现象不断靠近,这些仿生设备的研究也被晓东院士称为“生命现象工程化”。而这一切成果,是在资金长期紧缺情况下负重完成的。

在谈及将来时,晓东院士希望继续带领团队继续不断攻克新想法,解决新难题。从宏观到微观,从机械材料到生命材料,为人类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并随着科研深入,进入更尖端的技术领域,更好地提高人类的生命质量。

对话陈晓东:玩到极致,是怎样的LQ?

01

生命质量(LQ)是体会

也是终极目标

记者:此前您曾在零一学院担任过暑校导师,这回再次来到零一学院,参加首届X-Fusion全球创新者聚变大会,有怎样新的感受?

陈晓东:这次会议上,还是能感到心跳的非常厉害,特别是看到泉水院士,还是脸不变色心还跳的情况下在进行解析。感觉我们导师不是在给一个黑洞在讲话,而是能获得学生反馈的,这是让我非常的愉快的一件事。

记者:您期待零一学院首届X-Fusion全球创新者聚变大会上碰撞出怎样的创新聚变?

陈晓东:一切好的东西都需要时间,但是无论如何,零一学院这次大会是一个很好的节点,给学生,也给了老师一定鼓励,这是有意义的、激动人心的。

记者:2021年,您在零一学院担任过暑校导师,当时带来了一个挑战性问题X-idea:生命质量(life quality)概念和食品营养健康工程,其中“生命质量”是相对来讲比较新颖的概念,您能否先简单给大家科普,什么是生命质量?

陈晓东:生命质量life quality简称LQ,也可以称为生活条件。是人类对生活条件和质量的一个体会。我们体会的种类也许不多,但对某一些的感觉可以很好,这也是人类一个终极的目的。

记者:当我们评价自己生命质量时,是否有一些维度和标准呢?

陈晓东:是有一些,但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去寻找和把握。总体而言,应该对人文了解更多,对健康了解更多,对于人类作为一个生物体的过程了解更多。比如我们学理工的学习的时候,大学4年主要讲的是科学技术、数学等等,涉及人文的东西很少。如果我们想要有更高的体会的话,应该主动加入人文视角,然后再去看科学技术,意义也许完全不一样。

记者:LQ是您的创意聚变产物吗?

陈晓东:是我最重要的创新源泉和最大的驱动力。作为人类,我一直希望所有人生活得更好。

记者:您的研究方向,包括仿生化工,还有食品与生物工程等等,这些方向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但同时又有比较高的认知壁垒的。那么您和团队的研究过程当中,是怎样注入人文视角,去提高生命质量的?

陈晓东:这是一个自然积累的过程,第一重要的是读书。读书是不同的人不同的选择,所以通过读书可以创造一个不同的自己。你选择怎样的书,投入的时间心流是否足够,切身体会和反馈出来的感受等等,都是创造自我的过程。第二,从健康角度出发,去获得生活中许多简单的快乐。简单的生命食粮就能带来愉快,我常说我们在嘴里形成一团食粮,产生了吞咽欲望,吞下去后就实现了一半的人生意义。如果生活里边没有体会到这些简单的愉快,生命质量就会感觉低下。

02

读书

可以创造一个不同的自己

记者:您数次在零一讲座、交流会中反复地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为什么会花比较长的时间和大家去强调阅读?

陈晓东:我个人体会是,只有阅读才能帮助我们去了解其他人到底怎么想的,以及自己应该怎么活着。平常那种轻描淡写的人际关系,不可能给我们带来深刻的体会和反馈。而读书的积累,会帮助我们对他人和自己的体会更深刻、全面。当今世界名校包括牛津、剑桥等等,他们共同的最大的一个教学传统就是reading,就是鼓励学生去读,不断地读。

记者:2021年针对您的X-idea,您带的学生们进行了非常多的头脑风暴,在学生汇报中,给您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陈晓东:最重要的是,从汇报里我发现大家开始重视阅读这件事。有些学生在讲座以后,至少坚持一个月的读书,开始坚持是非常重要。后续我观察的学生里,但凡是能够坚持阅读的,他们的生活会全面和有意义。他们会寻找生命的意义,也开始对人生有了5年、10年计划这种框架感,从阅读这边打开那科研那扇门。

记者:您给学生的阅读推荐书单里有《人类简史》和《死亡之书》,为什么选择推荐这两本?

陈晓东:读书也可以是现实的。不光可以读人活着应该怎样,去读人如何体面的离开这个世界也非常重要。当我们年轻就开始关注他人人生后半程的风景,向死而生,就会开始坦然。所谓的坦然就是,不过于操心,不急躁,不必时刻想马上就到达峰值。过早到峰值,很可能往后的人生就是下跌,这太可怕了,所以我不希望我们的孩子十几岁迅速上到峰值。我希望孩子们能处在比较平缓的,同时又比较高峰的状态下,坦然地过一辈子。

记者: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大家都在不断地做更多的事情,但是更多的事情并没有让人感到安全或者找到人生方向,反而是更加的焦虑了。

陈晓东:造成这种焦虑,可能是没有一个可持续性方法和方式。比如说孩子总在考试,好像他要考上一个什么就已经可以结束追求了。但其实,哪怕是高考,也不过是对过去的一个历史承认而已,并不代表将来。

03

在每个年龄玩到极致

记者:据学生爆料说晓东院士会讲故事,主要是因为爱玩,您在生活中有什么爱好呢?

陈晓东:爱好挺多的,大学的时候,我还是清华大学第一届校园创作歌手大赛的第一名。当时拿了个吉他就去比赛,一唱还不错,得了第一。后来和第二名的同伴宋柯一起玩了几年音乐,现在回忆起那段时光充满开心快乐,很是值得的。老搭档宋柯后来在音乐界很出名,也很成功。

记者:您认为自己的爱好对于科研有哪些帮助吗?

陈晓东:科研有时候很辛苦,艺术就成为了烦恼净化、保持平静的出口。我们需要这个出口,去平衡自己,焕新自我。内心平衡了,人才能更持久地专注一些事情。

记者:对于青少年如何培养科技创新和科技原创的能力,您有什么建议呢?

陈晓东:最好的建议可能就是培养兴趣,“跟科学谈恋爱”。早谈这个“恋爱”,更早一点就进入一个角色,就能够尽早获得好的体验,体验一好以后人会“上瘾”,所以会越做越好。

记者:作为导师,您会建议同学们怎样去寻找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

陈晓东:相信第一感觉,喜欢就去做,不要想太多结果。一旦经历过就明白,所有事情都会像长跑一样,有一个克服困难、经历痛苦、再走过去的经历。但只要咬住兴趣、保持向前,即便不是人人都能成为专家,但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领域小有成功。尤其是年轻的时候不需要束缚自己,反而要不断鼓励自己去做一些不同的事情,找到乐趣。

记者:如果自己喜欢的事不被认可或遇到现实的阻拦,还需要坚持吗?

陈晓东:我觉得还是应该坚持。我有一位朋友当了10年的化工教授后,重新回到大学,从本科开始再读建筑学,十几年之后成为了成功的建筑师。所以不要太焦虑,当然前提是生活需要能够自给自足。最好的状态下,生活中20%是我们特别想做的,80%是一定要做,但不太愿意做的事情。但是因为那20%的意义非常带劲,所以又能带动80%开始有了一些意义。感性特别重要,不要避开自己的感性,通常我们认为艺术更感性,其实科学研究也一样的。

记者:如果只能给一条建议,作为导师,您会给年轻的朋友们什么建议?

陈晓东:不论在哪个年龄,都一定要充分地在那个年龄上玩到极致。

记者:所谓的玩到极致,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去做你自己、成为你自己?

陈晓东:做你自己,即使你不知道最后会否成为你自己。当下你感觉最愉快的一件事情,就是对的事情,你的人生应该去体会自己想要的快乐,而不是旁观别人的。

采访手记

提起科学家,我第一反应关键词是理性、严肃,但晓东院士的出现打破了我这种刻板印象,他有一种反差感,浪漫而松弛。


我第一次看见他时脑里面浮现一个人——莎士比亚。眼前这位科学家,散发出了一种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就像是那种读书的时候你遇到过的,在校园歌手大赛拎着吉他上场,演唱自己原创作品的学长。


接下来的交谈,某种程度上肯定了我的判断。他谈到了研究生命质量初衷希望人们活得更好,回忆起在清华和宋柯一起玩音乐时质朴的快乐,反复提及无论生活抑或科研,都需要更多感性。

“不论在哪个年龄,都要充分在那个年龄上玩到极致”,结束这场松弛有度的对话后,感性这个关键词,更新了我对科学家的认知,也更新了我对生活的认知。


(主办方供图)

编辑 谢婧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詹婉容

(作者:读特融媒体记者 谢婧/文 李佳霖 宋春雨 游晓珊 李旻桦/视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