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3年金秋时节,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十年时间,笔锋回转之间,一幅由多国人民共同绘就的“一带一路”美妙画卷徐徐展开。央视网《人民领袖习近平》栏目推出《千里共此卷》特别策划,与您一起感受大国领袖“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的天下情怀。
在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一件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民族服装和一尊来自印度尼西亚的镶锡瓷塑舞者被特意摆放在同一展柜。这两件国礼本相隔万里,却因一个伟大倡议在中国相遇。
故事,还要从10年前说起。
“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
那是2013年一个晴朗的秋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校园,来自东方的贵客向这里的师生娓娓讲述着2000多年前的传奇。
哈萨克斯坦正是古代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曾经东西方使节、商队、游客、学者、工匠川流不息。习近平主席在这次演讲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应者如云。
时任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回应:“中国好,哈萨克斯坦就好。哈萨克斯坦希望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愿同中方就各自发展战略加强协调,实现共同发展。”
这次出访,习主席获赠了一套哈萨克斯坦民族服装。在哈萨克斯坦,赠送民族服装是最高礼仪,寓意一家亲。
2013年9月,时任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赠送习近平主席的哈萨克斯坦民族服装。
20多天后,在万里之遥的印度尼西亚国会大厦,千余人的大厅座无虚席,同声传译耳机供不应求。
习近平主席受邀在此发表演讲。他也是首位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的外国元首。
“15世纪初,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每次都到访印尼群岛,足迹遍及爪哇、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等地,留下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佳话,许多都传诵至今。”习近平主席以古照今,又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话音刚落,全场掌声如潮。
“这是继1955年万隆会议后,印尼见证的又一重大里程碑事件!”
“习主席是‘一带一路’伟大筑梦者!”
…………
与会人员赞叹不已。
访问印尼期间,习近平主席又收到了一份别具民族风情的国礼——一尊镶锡瓷塑舞者。有意思的是,镶锡和瓷塑都是中国传统工艺,经由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传入印尼。
2013年10月,时任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赠送习近平主席的镶锡瓷塑舞者。
千百年来,绵延万里的古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宽而深的车辙分分合合,犹如江面上的涡流。在这条路上,无数人走过了几千年,形成了一条永不止息的生命之流……”欧洲传教士盖群英曾这样记述。
在全球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习近平主席从古丝绸之路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新起点上推进“一带一路”这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纪工程,让千年丝路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瑞士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
2017年1月16日傍晚,瑞士小镇达沃斯多芙火车站,细雪飘飞,空气清冽。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站在车站路灯下,静静等候远道而来的客人。红色专列缓缓进站,施瓦布登车相迎。
“您多次邀请我来达沃斯,我一直在考虑什么时间来最合适。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当前,关于世界经济有各种议论,在这个时刻发出中国声音更有意义。”老朋友相见,习近平主席道出不远万里奔赴邀约的深远考量。
在此次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习主席发表了一场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演讲。他深刻指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让世界各国实现联动增长,走向共同繁荣”。
这也正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深刻背景与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
这是位于北京朝阳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总部大楼。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是发展潜力巨大的腹地国家,并向所有伙伴开放。
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东盟的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土耳其的“中间走廊”、蒙古的“发展之路”、越南的“两廊一圈”……多个发展战略携手“一带一路”,寻求共同繁荣。
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提供专项贷款、制定“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自2018年每年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动建设科技、环保、新闻等领域综合性服务平台……
10年间,“一带一路”倡议从大写意到工笔画,挥毫落笔间,千年盛景再复眼前。
“历史上从来没有谁尝试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在经济领域将那么多国家和大洲连接起来。”世界知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夫妇在其所著的《世界新趋势》一书中这样评价“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因何受到普遍欢迎?习近平主席深刻揭示其本质: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唯有发展,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唯有发展,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唯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2019年4月26日,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欢迎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外方领导人夫妇及嘉宾。这是习近平和彭丽媛同外方领导人夫妇及嘉宾合影留念。
2017年和2019年,中国举办了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都在人民大会堂大型壁画《江山如此多娇》前与外方领导人合影留念。
从山河破碎到江山多娇,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各国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富裕。”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已是融入中华民族血脉之中的精神追求。
从古“丝绸之路”到今“一带一路”,一笔越千年,千里共此卷。
(原标题《千里共此卷|一笔越千年》)
见习编辑 王梓瑞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一平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你眼中的深圳是什么样?快找你的深圳搭子,免费领“深圳盒子”! 2025年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的45岁生日。你眼中的深圳是怎么样的?是荔枝公园的晨练身影、深圳湾的落日余晖,还是腾讯滨海大厦的数字脉搏、大疆天空之城的科技线条?快来边答题边解锁深圳的N种美好吧! 答完题别着急退出!重头戏“好友接力” 才刚刚开始!把你的答题页面转发到微信群、朋友圈,邀请45名好友接龙,前45名完成接龙的粉丝即可抱走全网都在蹲的“有你圳好”礼盒一份! 【活动入口】https://m.dutenews.com/app/lottery/lottype?type=1&id=240 【活动时间】8月29日23:59截止(过期不再统计接力排行榜,但仍可以参与答题哦) 【获奖通知】9月1日通过短信形式发送通知,请留意查收 【领奖方式】收到短信通知的用户需在9月5日中午12:00前返回H5填写邮寄地址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报家生活秀——记录身边的温馨日常!家里娃的萌趣瞬间、爸妈的生活智慧、毛孩子的搞笑名场面,随手一拍都是暖心好素材,个人赛等你来秀~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报家生活秀#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2:09
个人-短视频-回顾罗湖来时路,如何从穷小子逆袭成高富帅😎#45载圳青春#
00:31
54.#报家生活秀#欢迎收听深圳人的一天!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