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天堂,那便是灯塔图书馆的样子”“这里是我见过最漂亮,最有氛围的图书馆了”。随手翻阅灯塔图书馆评论区,“漂亮”“氛围感”“治愈”成为高频词。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相信所有亲临过现场的人都深感赞同。
盐田区图书馆项目“海书房”之一的灯塔图书馆。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浩翰 摄
灯塔图书馆以“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为设计理念,外观融合了港口集装箱与灯塔的造型,成为沙头角海滨栈道上最“吸睛”的存在。这里可以满足所有人关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想象,其扮靓的不仅仅是城市风景线,亦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灯塔。
据了解,该馆于2020年10月12日面向公众免费开放,馆内拥有纸质藏书8000册。整个智慧书房分为三层,一楼的阅读区开阔而简约,让人不自觉就想放慢生活节奏。二楼的玻璃落地窗呈现的海景视觉,让读者在沉浸书海之时,抬眼一眺即可近距离感受诗与远方。三楼书柜间设置的长条形玻璃观景窗,有种“随手皆可翻阅,俯仰皆是风景”的美妙体验,令人惊艳不已。
灯塔图书馆航拍图。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浩翰 摄
不只有“高颜值”,一些小细节也让读者感到暖心。例如,馆内装有自助图书杀菌机,开始阅读前,把借阅的书本放进杀菌机里“消消毒”,只需30秒便可以取出一本带着温热且有淡淡清香的书籍。在塔顶的玻璃房内,摆放着高清天文望远镜,生动诠释了白天观海,夜晚观星的极致浪漫。
秉承开放、平等、自由、免费的服务理念,灯塔图书馆荣获广东省最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案例,2021年国庆期间,灯塔图书馆登上全国热门“新”景点Top10。
事实上,灯塔图书馆只是盐田特色图书馆之一。如今,“听海”“邂逅”“栖息”“春天海”等充满诗意的智慧书房在盐田地图上“串珠成链”,成为风靡深圳的“网红阅读打卡地”。
“我们在全区人口密集、人流量大、风景优美的地点建设10个以社区文化和海洋文化为特色的小型图书馆,统称‘海书房’,旨在将图书馆植入社区、融入社区,贴近本地居民生活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服务效能,以优美的海景和别致的建筑吸引大量的外地游客,传播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盐田区图书馆馆长尹丽棠说。
公共图书馆,既是城市的“文化客厅”,更是市民的“悦读乐园”。灯塔图书馆还提供了很多其他公共服务,比如文化沙龙、学术交流、讲座、展览等,旨在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2022年,灯塔图书馆推出夜间阅读活动品牌——“灯塔夜话”,与广大市民点灯阅读,畅聊书中的广阔天地,指引读者通过阅读链接无垠的世界和宇宙。活动中,尹丽棠特别邀请了一群孩子来分享自己的阅读成长史,“孩子们讲述了和图书馆的故事,讲述书籍怎么改变自己,自己又是怎么养成阅读习惯甚至引领他人,灯塔的意义也就诠释出来了。”
在盐田区灯塔图书馆,家长们正在带领自己的孩子阅读。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浩翰 摄
接下来,灯塔图书馆将继续加强与读者的联系和沟通,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积极组织读书分享会、举办阅读推广活动、开展文化讲座等,持续改善和提升读者服务和阅读环境,提供更多数字化服务,为读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阅读服务,加强与其他公共文化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广文化事业,让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原标题《随手皆可翻阅 俯仰皆是风景 盐田灯塔图书馆满足人们“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想象》)
编辑 郑蔚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刘思敏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