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月圆人圆,天地同圆
余隆海
2023-09-29 12:20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又称仲秋节、月夕、拜月节、八月节、八月半、团圆节等等。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宴饮赏月、阖家团圆的节俗活动将良辰、美景 、赏心、乐事四美齐聚。团圆是中秋节的主旨,是中秋文化的标识。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中秋节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月圆人圆,天地同圆

余隆海

中秋之源:祭月与秋报

天上的月亮和地上的收成,是中秋节的两大源头。

“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日月崇拜是上古先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在先民们看来,月亮不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星球,而是人文意义上的居所,以赏月为核心的中秋习俗,最早的起源就是原始的月亮崇拜和祭月礼俗。

《尚书·尧典》云“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是“仲秋”一词的最早出处。夏、商时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到了周代,中秋夜要举行迎寒和祭月仪式,祭月活动开始岁时化。东汉郑玄为《周礼·春官·典瑞》作注: “天子当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即天子分别在春分和秋分祭祀日月。总之,三代(夏商周)时期,已有秋分祭月礼仪,并成为国家大典,以后各朝大都沿袭朝日夕月制度,春分朝之于东门之外,秋分夕之于西门之外,此祀之正与常者也。秦汉时期月祭在皇室礼仪中继续传承,秦时,各地均建有日月祠,汉武帝时,曾用羊、猪祭月,用牛祭日。北魏、隋唐直至明清历代沿用秋分祭月礼制。约从宋代起,在民间,单纯的祭月习俗开始转变为乞求月神赐福的祈祷,男人祈求功名利禄,女人祈求貌美如仙。明清时期,祭月的祈愿味道仍然浓厚,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成为民众中秋节俗的主流意识,一些人在拜月时念到: “八月十五月正圆,西瓜月饼敬老天,敬得老天心喜欢,一年四季保平安。”

祭月的场所与祭日有所不同。《礼记·祭义》说:“祭日于坛,祭月于坎。”坛是用土石堆砌成的高出地面的台子,即“封土为坛”。坎是在地上挖出的大平坑,即“掘地为坎”。坛高起为阳,坎低陷为阴。祭日与祭月的场所的分别,体现了日为阳、月为阴的观念。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决定在北京修建夕月坛,专供朝廷祭月,即现在北京的月坛公园,清代沿用。

祭月的方式,主要是向月而拜,或把神马挂于月出方向,或将木雕的月姑像供奉,并设供案,排列祭品。月升起后就由妇女先拜,儿童后拜,有的地方男子不拜,谚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拜完月后烧神马、撤供品,分食果饼。拜月的心愿,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中秋节源于“秋报”遗俗。先民认为社神是孕育农作物的丰产之神,故周代就有报社之祭,即在秋季收获后,向社神报告收成,报答恩惠,可谓是最早的丰收节。《礼记·郊特牲》说:“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社日起源于三代,初兴于秦汉,传承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唐宋,衰微于元明及清。社日祭祀“一以报土谷,一以庆丰年”。南宋以后,随着中秋节影响的扩大,秋社的诸多习俗并入中秋节俗之中。我国台湾省就把中秋节当作福德正神土地公的例祭日,此乃“秋报”遗风。我国有十多个少数民族,视中秋节为“尝新节”,社祭庆祝活动在秋季谷物成熟或收割后进行。

月亮神话与诗化中秋

伴随祭月礼俗的衍生发展,月亮神话成了中秋节形成发展的重要推手。先后出现了蟾蜍神话、嫦娥奔月神话、西王母神话以及玉兔捣药神话、吴刚伐桂神话等,并在汉代完成定型。

古佚书《归藏》就有嫦娥奔月的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淮南子·览冥训》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妲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后经历代演绎,古今同誉的美人嫦娥居住在幽丽的月宫里,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情思,人们对她寄予深厚同情。毛泽东主席“寂寞嫦娥舒广袖”,借寂寞嫦娥在万里长空展开长袖为烈士的忠魂翩翩起舞,表达出对革命烈士的深情与敬爱。

月亮中不仅有冷美的嫦娥,还诞生了金蟾、玉兔。屈原在《天问》中曾发出“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的疑问。他说的“顾菟”就是蟾蜍,由此月宫又称“蟾宫”。还有吴刚伐桂的故事。唐代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载: 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学仙有过,责令伐树。于是“桂花”“桂魄”“桂树”成了月亮的代称,月色也被称为“桂影”。 在宋代中秋词中,不少提到月中之桂或以桂代月。月宫、嫦娥、吴刚、蟾蜍、玉兔、桂树的出现,使原本清冷寂寥的月球,变得生气盎然,优美动人的传说和富有创造力的想象,给中秋节增添了浓郁的文化韵味,激发了人们观月、赏月的逸兴雅趣。

随着观月、赏月风气日盛,诗人吟咏中秋明月的佳作大量涌现,欣赏自然之美、珍惜韶华与渴望团圆成为唐人的中秋情怀。在唐朝,65位诗人的111首八月十五赏月诗,金句迭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等等,成为脍炙人口的诗句。

宋词写中秋赏月的作品艺术成就斐然。《全宋词》收有中秋词210首,有“中秋”字样的多达178首,内容多描写月色、思乡、思亲,感悟宇宙人生,格调清奇高旷,艺术地抒发对月亮的崇拜和感激,不少词作通过“月”意象表达两地情思、羁旅之愁。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堪称中秋词的绝佳之作,诗意地表达了中秋团圆的主题,影响深远,盛传不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中秋夜期盼亲人长寿、团圆的美好愿望,已成千古绝唱!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最多情。中秋诗词以其浓郁的情感,以多重变奏抒发了人间伤离别、盼团圆的情怀,为中秋佳节增添了浓浓的诗意。

从团圆饼到团圆节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中秋节令,长江中上游的川渝、云贵、两湖等水稻耕作地区,有中秋节打糍粑的习俗,圆圆的糍粑酷似白色的中秋之月,既可热食,也可切块炸烤蒸煮而食,风味独特。中秋节标志性的食品还是被称为“团圆饼”的月饼。月似饼,饼似月,赏月吃月饼,情趣盎然。月饼又象征团圆,饼形圆又圆,月圆人团圆,意义深长。

月饼源于何时,已难确考。一说, 早在殷、周时期, 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 “太师饼”, 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 引进芝麻、胡桃, 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 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 名曰“胡饼”。传说唐明皇与杨贵妃中秋赏月,看见赏月亭的匾额上有“广寒清虚之府”的字,脱口将所食之饼叫作“月饼”。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 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也有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宋代文学家周密, 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当然,到这时还是看不出月饼与中秋有明显的直接联系。

北宋太宗年间,朝廷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既是赏月的极佳时刻,也是人们期盼团圆,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但明确提到中秋月饼,并说明月饼有团圆寓意的是明代文献。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中秋节不是简单的月饼节,中秋月饼不再是单纯的食物,已成为感情的寄托和中秋节日的象征,中秋节也不再是简单的拜月、赏月、玩月活动,而是人们心中的“团圆节”。

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期盼收成圆满,至此“花好、月圆、人长寿”成为中秋节亘古不变的主题,“团圆”成为中秋节文化的灵魂,期盼“团圆”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价值追求。这种渴望团圆、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的节日心理,是中华民族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心理,成为中国民俗中极富节令特色和人情魅力的精粹所在,更是生发和集结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和认同感、自豪感的巨大价值体现。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把宇宙天象最美好的时刻作为民族的盛大节日,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映照到家庭团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上,彰显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强大生机。

月圆人圆,天地同圆。月相吉祥,天遂人愿,那中秋月下的欢聚,不仅是家庭的和美团圆,更有民族的和睦团结以及两岸的和平团聚。

(本文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刘思敏

(作者:余隆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