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宜业!福田以高品质环境擦亮深圳城市会客厅

读特记者 秦小艳 通讯员 温现青
2017-10-17 11:10
摘要

除了公园建设,福田区还出台《福田中心区及周边片区慢行系统规划》,先行开展福田中心区周边5公里范围慢行系统改造,加快“空中连廊”规划落地,实现辖区大型市政公园、商业设施、办公楼宇互联互通,与商务楼宇特色标识项目相呼应

福田,深圳的中心城区和CBD所在地,理所当然的城市“脸面”。

扮靓福田,就是扮靓深圳,打造优质的福田城区环境,就是擦亮整个深圳的“脸面”。

过去五年,正是以中心城区的担当和气魄,福田区聚焦弥补短板、消除隐患、提升品质,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治理水平,全面优化城区综合环境,为打造一流国际化中心城区筑牢基础,也为深圳奉上一个明亮、怡人的城市会客厅。

提升品质

百园福田保障市民绿色福利

到香蜜公园休闲、运动,如今已成为不少深圳人周末和节假日的消遣方式。

今年7月19日,历时三年建设的香蜜公园建成启用,这个集文化、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大型精品公园,立即圈粉无数,成为深圳一个崭新的地标。香蜜公园园内布局有自然展览厅,活动中心、资源循环中心、管理服务中心、花卉博览园、图书馆、婚礼堂、艺术展廊等公共建筑,既可以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要求,还辅有室外花卉科普展示、生活教育功能。

9月23日,香蜜公园即举办首届集体婚礼,来自福田区的20对新人在这里记录下人生中的美好时刻。

香蜜公园作为“百园福田”建设的浓重一笔,背后是福田区多年来对于“还绿于民”的不懈坚持。

近年来,福田区紧紧围绕“打造高品质综合环境、加快建设一流国际化中心城区”的总体部署,坚持环境立区战略,走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融合发展之路,生态环境“红利”和资源价值得到进一步释放。

福田区主要领导表示,福田区将致力提升中心区生态环境,致力于打造“百园福田”,建设“公园里的城市中心区”。

目前,福田辖区公园总数达112个,公园面积超过辖区面积的10%。除了香蜜公园,安托山公园、福田污水处理厂上盖公园等大型综合公园正在建设。此外今年福田还将新建中康东、香安、新天、竹林南等一批特色社区公园,更新改造滨江新村、华新社区公园等一批老旧社区公园,实现500米一公园。

除了公园建设,福田区还出台《福田中心区及周边片区慢行系统规划》,先行开展福田中心区周边5公里范围慢行系统改造,加快“空中连廊”规划落地,实现辖区大型市政公园、商业设施、办公楼宇互联互通,与商务楼宇特色标识项目相呼应,建设中心区极具活力与魅力的慢行空间,实现低碳环保的绿色出行模式。

在中心区寸土寸金的地方,福田选择将最好的土地留给市民,让辖区居民得享更多的生态财富和绿色福利。

       整治隐患

为市民生活筑牢安全防线

安全,是一个城市宜居的底线。

深谙安全的重要性,福田区近年来全面高效推进安全隐患整治,向城市安全“顽疾”铁腕亮剑,为百姓筑牢安全防线。

8月31日傍晚,伴随着大型工程机械的隆隆声浪,福田花卉世界的标志性建筑“钟楼”轰然倒地,花卉世界这一重大安全隐患违建群的综合整治行动至此画上圆满句号。

坐落于福田中心城区的花卉世界,是历史形成的一片园艺特色街市。经过多年经营发展,这一片区商业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早已突破原规划的苗圃用途,形成了以花木为主,融合花木生产、休闲观光、水族餐饮等业态混杂的综合市场。

拆除之前,片区内许多商铺建筑使用泡沫塑料、彩钢板等易燃材料搭建,经营商铺电线、电话、网线乱拉乱接现象普遍,老化破损严重,消防规划布局先天不足,消防设施简陋,园区道路狭窄,商户超线经营严重,消防通道不畅,多次引发安全事故。

去年11月17日,福田区打响花卉世界综合整治行动“第一炮”,此后,这场整治行动席卷近600家商户、4000多位就业人员,拆除违法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并最终以“无极端事件、无暴力抗法、无次生事故”平稳收官。

作为中心城区,福田区“三老一城”、地下空间、高层楼宇等安全问题压力高企,对此,福田紧紧围绕“城市管理治理年”总体部署,对辖区城市管理的薄弱环节,抓住重点、重拳出击,对城市安全存在的顽疾、难点开展全面整治,确保辖区市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除了花卉世界,福田区还组织了香蜜湖片区、梅富村、八卦岭等隐患区域的综合整治,其中,市挂牌督办的香蜜湖花卉市场 14300平方米隐患违建全部拆除完毕。此外,今年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深入推进“三老一城”电气、燃气综合改造,全力解决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

此外,福田区今年还按照“政府主导+国企实施+安置房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启动老旧住宅区改造,对使用年限较久、房屋质量较差、建筑安全隐患较多、使用功能不完善、配套设施不齐全等亟需改善居住条件的成片老旧住宅区进行改造更新。9月2日,福田区华富村东、西区改造正式启动签约,将整体改造重建。

       弥补短板

城中村全面升级告别脏乱差

城中村,长期以来是城市管理治理的短板和软肋,亦是影响城区环境的重要负面因素。针对这一问题,福田区聚焦城中村管理模式创新和综合提升改造,成效显著。

9月29日,福田区举行南园上步玉田分公司业主物业托管签约仪式,3位业主代表相继与万村发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约,这也意味着玉田村物业统一签约托管,为深圳城中村管理模式探索新路。通过“物业托管+统租运营+综合整治”模式,引入第三方企业,明确主体责任,改变村民物业传统的管理运营模式,有望持续带动城中村内安全、创业、人文、环境等诸多领域的变化。此举不仅为城中村综合治理提升提供了新思路,也将让村民、村集体不断受益,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将持续显现。

除了管理模式创新,福田区早前已计划投资20亿元,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对辖区内15个城中村进行管道燃气、供电设施、消防安防系统、市政设施配套、体育文化设施配套等方面的整改和完善,整体提升城中村综合环境。

围绕“打造高品质综合环境、加快建设一流国际化中心城区”的总体部署,近年来,福田区对水围、巴登等多个城中村及老旧住宅区实施了多番环境综合提升改造工程。具体涉及完善村内给排水、消防管道、监控系统、强电、巷道路面、屋顶绿化等基础设施,消除安全隐患,完善相关功能,统一梳理周边市政环境,提升整体空间环境。

在今年初召开的福田区委七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区委书记肖亚非表示,福田还将紧紧盯住城市管理薄弱环节,全面实施“新城中村”升级计划,集中整治消防、燃气、电力、给排水、建筑老化等薄弱环节。推进城中村环卫清扫、绿化环境提升、市政基础设施修复完善等多领域的整治和建设,在重点风险部位开展“视频+门禁”建设,打造全市“样板城中村”。试点推进2个老旧住宅区更新改造项目。推进完成10个城中村和19个老住宅区环境综合整治。

破解城中村管理和环境难题的同时,福田区也致力于提升城中村的软实力。日前,福田在全国率先建立“城中村品牌学校创建联盟”,推进城中村学校品牌建设工程,通过打造品牌、提升品质以及与区内名师“结对”等举措,实现城中村学校与辖区校内外教育资源的互联互通,优化整合,全面升级城中村学校教学环境、质量和品牌,全面优化教育供给体系。

编辑 陈冬云

(作者:读特记者 秦小艳 通讯员 温现青)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