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大助力!中国“工业黄金”规模化生产取得新突破
读特融媒体记者 王子烨
2023-08-20 21:03
收录于专题:飞阅深圳 | 专题

8月20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持召开技术鉴定会,由长盛科技有限公司主持、深圳大学协同技术攻关的国产超高强ZA60XC (T1000级)PAN碳纤维千吨级工业生产技术顺利通过技术鉴定,这标志着我国超高强度碳纤维生产技术和产能已经达到全球先进水平。

▲长盛科技位于河北廊坊的高性能碳纤维项目

碳纤维被称为“新材料之王”和“工业黄金”,随着我国碳纤维T1000级的研发成功以及实现千吨级的量产,中国成为继日美之后第三个掌握超高性能碳纤维工业技术的国家。

一束T1000碳纤维可拉动两架飞机

碳纤维是一种性能神奇、价格昂贵的战略性新材料,其兼具碳材料的强抗拉力和纺织纤维材料的柔软可加工性,对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不可或缺。尤其对制造业而言,它既是需要着重解决的量大面广的先进基础材料,又是制约发展的关键战略材料,上下游产业链对重构我国新材料产业体系极为重要。

▲长盛科技碳纤维生产车间

“比如我们的民用大飞机C919,其发动机就使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叶片,重量比传统钛合金减少500多公斤,机身整体重量减少1吨,飞机油耗降低,航程实现提升。”长盛科技首席科学家、深圳大学教授徐坚告诉深晚记者。

徐坚教授说,国产碳纤维大部分产能停留在T300和T700级,处于发达国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水平,高端T800级产品质量稳定性不足,T1000级以上超高性能碳纤维产品仅有百吨级技术成果,一直未能实现千吨级规模化、稳定化生产。而T1000是目前全球强度最高系列的碳纤维之一,一束T1000碳纤维,一米长才0.5克,但是它的强度可以承担500公斤左右的力量,手指粗的一束碳纤维,可以拉动两架飞机。

“几年前我国就解决了T1000的研发难题,但这只是从‘0到1’,而如果不能实现大规模量产,实现从‘10到100’,碳纤维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将大打折扣。”徐坚教授补充道。

“从10到100”

打破国外长期技术封锁

为了解决碳纤维T1000大规模量产化问题,从2021年开始,长盛科技联合深圳大学开展了两年时间的技术攻关。

徐坚教授透露,大规模量产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合格率问题:“合格率需要保持在95%以上,这就如同一场百米赛跑,很多人都能跑进10秒,冠军可能也只是9秒59,就是这0.41秒起了决定性作用。”

为此,深圳大学为长盛科技提供了结构设计优化和分析表征检测工作,使得研发过程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确保产品的综合性能达标世界先进水平。

经国内权威机构检测,此次通过技术鉴定的1700吨年产线上生产出T1000级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同级产品水平,产品质量合格率大于95.6%。技术鉴定会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形成了超高强 ZA60XC(T1000级)PAN 碳纤维千吨级工业生产技术并实现了工业化稳定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指标与日本东丽公司 T1000 级碳纤维相当,部分指标优于日本东丽产品。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前驱体结构设计及表征分析技术居国际领先,一致同意通过鉴定。”


▲长盛科技碳纤维生产车间

这意味着我国高端碳纤维技术已经打破了国外长期以来的技术封锁和产品管制,标志着我国超高强度碳纤维工业生产技术和产能已经达到全球先进水平。

但这并不只是终点。据了解,目前日本已经实现T1100产品的量产,T1100将是长盛科技和深圳大学未来的攻坚目标。

而新材料亦是深圳大力支持发展的产业之一。2022年6月,深圳出台相关政策,提出要打造新材料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高地,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增加值达到550亿元。今年7月19日,深圳正式发布了第二批“20+8”产业集群基金,围绕7个产业集群,市场化方式配置5只专项基金,其中就包括新材料产业基金。

据长盛科技有关人士向深晚记者透露,长盛科技将进一步与深圳大学加强产学研紧密合作,并计划将全球研发中心和交付中心等设置于深圳,充分利用深圳的区域优势、人才优势和产业链优势,研发更高等级的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为我国的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粤港澳大湾区构筑万亿级生态圈。

受访单位供图

(原标题《深大助力!中国“工业黄金”规模化生产取得新突破》)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刘琨亚

(作者:读特融媒体记者 王子烨)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