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这个首创性、标志性的纪念日,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18年前的今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8年后的今日中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深刻改变中华大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多彩神州,山河锦绣,中国大地从南到北充满生机活力。
今天的中国,天更蓝。十年间,我国在GDP翻了一番的情况下,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数减少了93%,中国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今天的中国,地更绿。我国累计完成造林10.2亿亩,为全球贡献了约1/4的新增绿化面积,成为全世界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的国家。我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3.05亿亩,实现由 “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今天的中国,水更清。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断面比例达到87.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长江、黄河干流全线达到Ⅱ类水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从重拳治污到系统修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以系统思维谋全局发展。从集中攻克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入手,把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重中之重,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守护一江碧水”,他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保护母亲河,他提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生态文明“四梁八柱”基本形成,几十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相继出台;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全面建立,一条条江河、一个个湖泊、一片片森林和草原有了专属守护者。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成为推动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办结28.6万件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实施十年禁渔后的长江,“微笑天使”江豚等珍稀水生生物物种频频现身。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黄河流域植被“绿线”向西移动大约300公里。目前,我国正在建设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我国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在农村,多措并举推动乡村环境整治,全国累计建设5万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城市,我国已经建成近3万个口袋公园,让市民们在“生态留白”中享受美好生活。
新时代十年,我国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绿色转型,一大批高污染企业有序退出。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平均6.6%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建立了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规模最大的碳市场。2021—2022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相比“十三五”末进一步下降4.6%,碳达峰碳中和和“1+N”政策体系已构建完成并持续落地,全球规模最大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成,充电基础设施累计达到665万台,节能降碳成效明显。绿色成为新时代中国发展鲜明的底色。
(原标题《【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新篇章》)
编辑 关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朱玉林
读特热榜
1给充电宝烙上“安全码”!移动电源新规今起生效,企业:已提前行动
2出售洪水泡过的饮料?惠阳相关部门回应:责令改正 | 有料
3哈啰单车用AI冒充人工客服?谁在让消费者大喊“转人工”? | 网事
480年,从胜利日回望抗战中的深圳烽火记忆!我们从未忘却……
5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开启公测,可实现空中360°自由视角拍摄
6中国台湾网红“馆长”被深圳机器人震撼:中国制造,世界第一!
7深圳最美夜景的硬核浪漫:全球最大飞天LED屏上演“飞天魔法”!
8关于稳定币相关市场波动,香港证监会及香港金管局发布联合声明
9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修改,四部门负责人解读“K字签证”→
10特区45年|独家专访在深荷兰创客Henk:深圳就像一座“金矿”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