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这个首创性、标志性的纪念日,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18年前的今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8年后的今日中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深刻改变中华大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多彩神州,山河锦绣,中国大地从南到北充满生机活力。
今天的中国,天更蓝。十年间,我国在GDP翻了一番的情况下,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数减少了93%,中国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今天的中国,地更绿。我国累计完成造林10.2亿亩,为全球贡献了约1/4的新增绿化面积,成为全世界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的国家。我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3.05亿亩,实现由 “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今天的中国,水更清。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断面比例达到87.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长江、黄河干流全线达到Ⅱ类水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从重拳治污到系统修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以系统思维谋全局发展。从集中攻克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入手,把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重中之重,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守护一江碧水”,他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保护母亲河,他提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生态文明“四梁八柱”基本形成,几十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相继出台;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全面建立,一条条江河、一个个湖泊、一片片森林和草原有了专属守护者。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成为推动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办结28.6万件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实施十年禁渔后的长江,“微笑天使”江豚等珍稀水生生物物种频频现身。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黄河流域植被“绿线”向西移动大约300公里。目前,我国正在建设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我国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在农村,多措并举推动乡村环境整治,全国累计建设5万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城市,我国已经建成近3万个口袋公园,让市民们在“生态留白”中享受美好生活。
新时代十年,我国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绿色转型,一大批高污染企业有序退出。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平均6.6%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建立了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规模最大的碳市场。2021—2022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相比“十三五”末进一步下降4.6%,碳达峰碳中和和“1+N”政策体系已构建完成并持续落地,全球规模最大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成,充电基础设施累计达到665万台,节能降碳成效明显。绿色成为新时代中国发展鲜明的底色。
(原标题《【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新篇章》)
编辑 关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朱玉林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03
#读特小记者#小镇上的风景
乡间小路
01:04
俯瞰蚝乡湖公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日拍摄于蚝乡湖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画面中能看到公园内有大片葱郁的绿地、波光粼粼的湖水,周边分布着多样的建筑,远处林立着高楼大厦,整体呈现出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景象,展现出独特的城市生态之美。 据了解, 公园以"碧城枢纽·蚝乡新生"为设计主题,通过整合湿地景观、人行景观桥、生态驳岸等技术,形成水湿地、水舞台、水生岛、水花园四大功能分区。建设中保留原沙井发电厂改造为文创展馆,设置蚝壳墙、蚝壳水迷宫等特色设施,成为展示千年蚝乡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项目已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香港城市设计协会年度大奖等国际奖项。#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