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以下简称“湾高赛”)启动仪式在广州南沙举行。据悉,大赛设置金奖、银奖和优秀奖共50项,总奖金395万元。今年,湾高赛继续锚定国家重点发展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技术领先、市场潜力大、落地转化实施概率大的战略性产业集群高价值知识产权为参赛对象。
广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超过160亿元 同比实现倍增
记者了解到,“湾高赛”是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合作发展的重大品牌活动,是粤港澳三地携手强化知识产权支撑创新发展作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23年湾高赛落地广州,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将抓住用好“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平台建设的历史机遇,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围绕聚焦创新资源和产业转化体系,加强科创合作,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发挥大赛为大湾区引进高水平创新项目和推动知识产权国际运营的作用,打造高标准国际化的“湾高赛”。
启动仪式上,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高国盛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最具创新活力的地区之一,是全国重要的创新增长极和创新动力源,拥有蓬勃的创新活力、领先的创新能力。通过粤港澳三地知识产权部门和有关地市政府联动,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今年大赛继续聚焦挖掘优秀项目、推动落地转化、支持创新主体发展、促进合作交流等工作,进一步打造三地知识产权深度合作新典范,将“湾高赛”的影响力扩大到全国乃至全世界。
“近年来,广州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今年上半年,广州有效发明专利量已突破12万件;拥有有效注册商标224万件,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超过160亿元,同比实现倍增,在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和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中取得显著成效。”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一级巡视员高裕跃提到,本届湾高赛在广州举办,既是深化广州“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战略所需,又是以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举。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知识产权署助理署长刘国强表示,希望透过“湾高赛”汇聚高价值的专利项目在大湾区落地,支撑大湾区高质量创科发展,一方面协助国内创科产业“走出去”,另一方面助力国家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发展愿景。刘国强介绍,今年1月起,香港知识产权署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试点项目,香港申请人在内地合资格的发明专利申请可获得优先审查。同时,计划推出“专利盒”税务优惠,对专利所赚取的利润提供税务宽减。未来,香港将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目标。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经济及科技发展局副局长陈子慧强调,澳门特别行政区正积极把握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会,加快谋划推进“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扎实推进澳门特别行政区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并加强与内地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交流。国家知识产权局自今年7月起实施澳门特别行政区申请人在内地发明专利优先审查申请试点项目,在历届湾高赛中,澳门经科局鼓励澳门各类创新主体积极参与,并开展参与大赛各阶段的培训宣讲活动,提升创新主体对高价值专利的培育与布局能力。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广州代办处南沙服务站揭牌
为进一步推动落实广州市政府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的战略合作,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高国盛、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蓝伟宁、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江效民和南沙区市场监管局局长郑康共同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广州代办处南沙服务站揭牌。据介绍,该服务站将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并为湾高赛参赛主体提供配套服务,助力吸引更多高水平的创业团队和高成长性的技术项目落地广州南沙。
启动仪式现场播放赛事宣讲视频,详细介绍比赛规则、报名方式及相关配套政策。2022年湾高赛金奖企业代表南方电网数字电网集团有限公司、高瞻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分享往届参赛经验和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策略。
据了解,2022年,“湾高赛”成功入选首批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4年多来,“湾高赛”累计吸引2699个高价值专利项目参赛,居全国同类大赛之首,涉及专利总量超1.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达60%以上。其推动出台《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工作指南》省级地方标准,引导带动一批创新主体积极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工作,成功探索和总结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的经验和路径。
主办方告诉记者,在赛程推进中,其重点配套落地转化扶持政策,强化专利培育服务和资源匹配对接,吸引更多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内、国际具有高价值专利优势的战略性产业领域科技创新项目,参加比赛并推动落地转化实施。目前,2023年湾高赛报名火热进行中,截止时间为2023年9月15日,各类创新主体均可登录大赛官方网站(https://ghm.7ipr.com)报名参赛。
(主办方供图)
(原标题《报名时间至9月15日!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在广州南沙启幕》)
见习编辑 崔冰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朱玉林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