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荣念曾开讲舞台艺术

读特记者 尹春芳 文/图
2017-10-15 18:55
摘要

华人实验艺术家荣念曾日前做客华·美术馆的“大拿说”沙龙,以自己的艺术实践为例,跟观众分享了他的创作心路。

华人实验艺术家荣念曾日前做客华·美术馆的“大拿说”沙龙,以自己的艺术实践为例,跟观众分享了他的创作心路。

荣念曾于1943年生于上海,五岁时随家人移居香港。十七岁负笈美国,先后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建筑系及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所,分别获建筑学士及城市设计硕士。七十年代后期回港开展跨媒体艺术创作超过四十年,包括剧场、电影、漫画、装置、录像与概念艺术。荣氏以舞台上下为交流平台,广邀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传统的知名与新晋艺术家跨界创作。荣氏策划、制作及导演的作品逾百部,曾赴亚洲及欧美三十多个城市演出及交流。

2008年荣念曾受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的欧洲游学经历启发,创作了思考传统艺术的创新及文化交流制度的《荒山泪》。此后荣念曾继续发展《实验传统》系列,探索传统表演艺术与当代戏剧舞台的踫撞,创作出《夜奔》(2010)、《舞台姊妹》(2010)、《灵戏》(2012)、《拍案惊奇》(2013)等作品,更着手建立致力于亚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的网络。

谈及跨界创作,荣年曾坦言,需要思考的问题很多,“传统表演艺术跟当代表演艺术特质的跨越都会让我们重新的思考我们在干什么,我们不会纯粹在舞台框框里面也去了解框框外面,也去了解上上下下给我们的一些启发,舞台是谁给我们的,舞台的科技灯光设备需要多少钱,舞台的买票的体制是怎么来的,整个舞台的后面的组织艺术节的组织又是怎么来的,这些都很值得我们去思考。”

记者了解到,华·美术馆"我们在参与"系列讲座在深圳市南山区宣传部(文体局)的大力支持下,策划推出"大拿说"和"青年烩"系列。来自设计、艺术、哲学、文学、科技等领域的专家和先锋,将在"大拿说"里以他们的身体力行,引入不同学科的视野,呈现在各自坐标轴上与艺术界域交织的真知灼见。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记者 尹春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