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办到我们的心坎里!”深圳累计完成改造771个老旧小区,惠及居民约26.5万户

深圳特区报记者 窦延文
2023-07-28 08:28
摘要

2023年深圳市民生实事任务为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04个,到目前已开工90个,完成年度任务86%。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已累计改造771个老旧小区,惠及居民约26.5万户。

“我们期盼的更换电梯工程终于启动了,这件民生实事办到了我们的心坎里!”福田区莲花街道俊景豪园小区建成有20年了,电梯老旧,故障多发,存在安全隐患。经多方努力,近日施工队伍已经进场,开始进行电梯更换施工作业。业主朱女士说:“新电梯是知名品牌,还装有空调,最重要的是消除了安全隐患,这让大家很安心,有幸福感。”

近年来,市住房和建设局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2021年起,老旧小区改造被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任务,已经连续两年超额完成。2023年深圳市民生实事任务为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04个,到目前已开工90个,完成年度任务86%。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已累计改造771个老旧小区,惠及居民约26.5万户。

老旧小区改造主要分为三类

老旧小区是指建成年代较早、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含单栋住宅楼)。

“我市改造的范围主要为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2005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可结合实际情况纳入其中。” 市住房和建设局副局长郭晓宁介绍,对于已纳入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拆除范围的、已纳入土地整备实施项目的老旧小区不再纳入改造范围。改造方式是以保留改造提升为主,在依法依规且保持小区用地现状建设格局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局部拆建、加建、改建、翻建等方式进行。

据了解,按照政策要求,当前深圳市老旧小区改造主要分为三类,即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基础类主要是聚焦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的改造内容;完善类主要是在小区内为居民提供生活便利的改造内容;提升类主要是为丰富社区服务供给的改造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老旧小区改造还在绿色低碳、全龄友好和智慧化方面拓展了改造内容,除了建筑屋面、外墙、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外,文化休闲、体育健身以及养老、托育、助餐、家政保洁、智能感知等专项服务设施也纳入其中。

“通过完善上述内容,使老旧小区既能在改造中补足短板弱项,又能适应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努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郭晓宁说。

改得好不好,居民说了算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顺应群众期盼、改善居住条件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惠民生扩内需、推进城市更新和开发建设方式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据了解,市委、市政府对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高度重视。工作中,深圳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的主导作用,自2021年以来,开展了优饮水、燃气“瓶改管”等围绕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专项行动。中央财政也对深圳改造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2021年以来累计拨付约2.4亿元用于老旧小区改造。

为解决老旧小区可利用空间不多、企业参与途径较少等问题,有关部门正在推动制定规划土地政策,利用小区内部或周边的闲置空间,例如架空层等,用于建设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解决小区存在的问题、满足居民意愿的民生工程。深圳在改造老旧小区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居民意愿,积极畅通与居民交流渠道,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并将居民满意度作为改造效果评估的主要指标,衡量改造成效,实现“改得好不好,居民说了算”。

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长城二花园小区于1989年建成,距今已有30余年,存在房屋老旧破损、设施老化严重,停车位不足、房屋漏水等问题。

“在政府的支持下,在小区居民、热心企业共同参与下,通过持续、不断地改造,小区先后完成了楼道公共区的内墙粉刷、增设了楼梯间适老化扶手、无障碍坡道,更新了防火门、地面消防阀门和电梯,翻新了小区内道路和儿童游乐场,新建了立体车库、长者食堂和充电桩。” 长城二花园小区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陈寅生介绍,通过改造,小区旧貌换新颜,先后被评定为“美好家园典型示范小区”“红色物业试点小区”,还入选“中国幸福社区多元共治范例”。

老旧小区改造是在政府组织和支持下,以居民为主体的共治共建活动,需要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到改造中来,发挥主人翁作用,共同建设幸福家园。

据陈寅生介绍,在小区改造最初,虽然业主们有改造的意愿,但多数人都不想出面协调,缺乏一定积极性。在看到改造成效、感受到政策的实惠后,业主们参与改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不但支持改造,还共同出资实施小区消防设施改造。目前,小区改造形成了政府、企业、业主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特评 | 老旧小区改造顺应民生期盼

近年来,深圳市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完成771个老旧小区的改造,惠及约26.5万户居民。

老旧小区改造是顺应民生期盼、改善居住条件的民生工程,也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深圳老旧小区改造的过程中,除了针对老旧小区改造的多样化需求,将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养老、托育、助餐等专项服务设施纳入改造内容之外,还在绿色低碳、全龄友好和智慧化发展方面拓展了改造内容。这些富有创造与创新精神的改造措施与改造理念,使得老旧小区在改造中补足短板弱项,为广大居民拓宽了共享城市发展成果的路径,大大提升了“住有宜居”的民生幸福感。

民生工程要做到千家万户的心坎上,老旧小区改造要建成“民心工程”。深圳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积极尊重居民意愿,畅通与居民的交流渠道,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回应居民关切,将居民满意度作为改造效果评估的主要指标,真正实现了“改得好不好,居民说了算”。这种人民至上的改造理念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创造出了让人民满意的老旧小区改造的“深圳模式”。

今年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7月21日,《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议通过。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开会议指出,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这意味着加速推进城中村改造,将成为超大特大城市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城中村大多是老旧小区,拥有巨量城中村的深圳作为超大城市,又肩负起了中央赋予的新的更多改造建设任务。深圳要进一步推动广大市民群众发挥主人翁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共建共治共享,齐心协力,不负重托,将老旧小区改造与城中村改造工作相互结合、相互促进,遵循稳中求进、积极稳妥的原则,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市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作出更大努力。(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赵强)

(原标题《我市累计完成改造771个老旧小区,惠及居民约26.5万户“这件民生实事办到了我们的心坎里!”》)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高原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窦延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