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物博会品牌高端峰会,10月12日至13日,2017第3届全球价值链创新发展峰会在深圳市会展中心召开,本届峰会以“全球价值链治理”为主题,聚焦全球化和全球价值链治理问题,探讨了全球化新趋势、新发展、新动态,研究了支持全球价值链发展和升级的可能策略和监管框架。
峰会由四个讨论专题组成,专题一聚焦在全球经济的大局上,主要探讨了全球化新趋势,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和对全球价值链的潜在影响。专题二是关于价值链治理,与会专家们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究了全球价值链拓扑以及不同链段间的关系,探索价值链构成角色的理想关系和互动。专题三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创新如何助力价值链升级”,主要讨论了技术发展的影响、全球价值链治理以及未来创新发展。专题四采取的是价值链利益相关者讨论的形式,探索支持全球价值链发展问题,重点探讨“创新集群”。
商务部政研室主任孙中和向在座来宾分享了有关全球价值链创新发展方面的问题。孙中和指出,当前在新一论科技和产业革命加速运营的大背景下,全球价值链正在日益的成为全球利益共同体的重要载体。一国能否从全球化当中获取利益,取决于能否成功地融入全球价值链。“中国作为全球经贸体系的重要成员,多年来一直非常重视全球价值链的实践和研究工作,同时也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商务部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牵头部门之一,在这项工作中更是率先垂范,积极推进。”
关于粤港澳创新集群的问题,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表示,过去,中国主要搞的是海外接单,沿海加工,国际市场销售,大进大出的这种方式,今后很有可能演变成为沿海接单,多区域加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同时销售,这样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将会成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新的一种方式。而粤港澳大湾区要想尽一切办法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只有在价值链上寻找到更高端的产业才能防止产业空心化这种现象的出现,否则粤港澳大湾区就有可能面临产业空心化的压力,为了防止这情况出现,要两手同时抓,一手抓低端附加价值少的产业向外转移,更主要的是要全力以赴支持引进高端服务价值,集中培育高端价值链条企业向粤港澳地区集结,培育这些企业发展壮大。”
在专题讨论环节中,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展中心结构政策和创新部主任Annalisa Primi、集群分析欧洲秘书处总监Helmut Kergel 、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邱普、深圳越海全球董事长助理陆文融担任分享嘉宾,杜克大学全球化、治理和竞争力中心教授和主任Gary Gereffi 担任主持,共同探讨了如何帮助中小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为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转型贡献力量等问题,并重点把握了创新集群的成功因素和可借鉴经验,为世界其他地区提炼出可推广策略。诸位大咖观点各异、融汇分享,将价值链创新发展峰会推向高潮。嘉宾们一致认为全球化遇阻是结构性问题,也是价值链扭曲所致,全球价值链取向应瞄准“普惠贸易”,让更多中小企业享受全球化红利,而供应链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
关于供应链,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邱普认为,供应链不光是网络型的,还有平台型的,甚至是生态型发展。供应链从线状、网状平台,到网络生态的发展,都是全球市场的竞争、分工与管理的专业化所促成的,它带动了全球整体的产业链、价值链的创新和升级。供应链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交付等全过程的企业间的协同组织形态。具有集成创新、创造价值、共享共赢、跨界融合和专业分工等特点。供应链服务无边界、有定位,帮助企业专注核心业务,形成共融共生的生态。
而关于数字革命带来的影响,邱普认为,应“顺势而为”,社会分工,技术进步,平台数字发展一定是要向前发展的,政府要找到好的体制去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企业也要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方式。只有顺应市场、顺应科技,供应链企业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会长、怡亚通董事长周国辉应邀出席了开幕式。
编辑 李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