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好奇心!小小科学家王有浩受邀参加第十届深圳青少年科学艺术节

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思
2023-07-25 08:54
摘要

7月25日,第十届深圳青少年科学艺术节启动仪式举办,王有浩受邀参加。在接下来两个月的时间里,他可以快乐地在“小小科学家训练营”等一系列活动中,快乐、自由地探索科学世界。

“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核裂变和核聚变有什么区别?”……上幼儿园时王有浩的提问,让爸爸妈妈大吃一惊,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呢?这时王有浩会开心地揭晓答案。

来自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文华学校九(5)班的王有浩今年刚参加完中考。他从小就热爱科学,四年级时被老师推荐参加学校的“玩转发明”社团,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多款简便产品,其中三项作品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019年王有浩荣获“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荣誉称号。

“我眼中的科学精神就是‘好奇心’和‘探索’。”7月25日,第十届深圳青少年科学艺术节启动仪式举办,王有浩受邀参加。在接下来两个月的时间里,他可以快乐地在“小小科学家训练营”等一系列活动中,快乐、自由地探索科学世界。

四年级发明“可折叠的课桌”

王有浩说,从幼儿园开始就喜欢看各种科学漫画。“那时我就爱看《儿童趣味百科》丛书,感觉科学好神奇!”妈妈带着王有浩去书店选书,科技类的书籍越买越多,慢慢地装满了四个书柜。

“为什么熄灭酒精灯要用盖子盖两下?”进入南外(集团)文华学校上小学后,在一次科学课上,面对老师唐乐凡的提问,王有浩非常自信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唐老师感觉到很诧异,还在上三年级的王有浩已经掌握了部分初中实验课的知识。活跃的表现被唐乐凡老师发现,推选他担任科学课代表,引导他加入学校的“发明社团”。

“在社团里,老师会启发我们的思维,鼓励我们做一些实用的东西!”王有浩说,在老师的引导和支持下,四年级时他设计了第一项专利“一种便于搬运的课桌”。那时他和同学们打扫班级卫生,他负责搬课桌,当时感觉课桌很重,不好搬动,搬移课桌时还会当产生咣当的嘈杂声。“我在想,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比较轻便的课桌来解决上述问题?”

于是,一款便于搬运、可折叠的课桌诞生了!王有浩说,他设计时选用轻质环保材料,桌脚还安装了可调节活动杆,方便在地面不平时调整桌脚长短,专门针对贫困山区教室条件差的学校;将桌板与书柜、桌脚等部位设计为可折叠式,解决了课桌椅太重不好搬的难题。

“我和曾叔叔有个工具实验室!”

王有浩有位志同道合的“大朋友”曾叔叔,是妈妈公司的同事。在公司隔间专门设立了一间实验室,曾叔叔常常带着王有浩在里面一待就是几个小时,他们喜欢一起动手,捣鼓一些好玩的东西!

让王有浩印象深刻的是,上小学的时候他们一起做了一款“磁轨炮”,焊接工作就是他学会后亲自操作的,将电能转换成被投射物的动能的加速装置。“可以打好几米远,当时试验成功的时候我们兴奋极了!”

“实验室的操作过程让我从理论走向了实践。”王有浩说,过去从书本里学到的知识都是停留在理论阶段,看书的时候觉得自己全部都掌握了,但是真正自己动手做的时候,就会发现出现各种问题。后来他发现,书本里面总结的都是实验主要影响因素,还有一些次要因素没有提及,需要在实践中积累。

有一次,王有浩生病到医院打吊瓶,一不留神发现液体早已打完,他想:“能不能发明一种具有自动报警功能的输液瓶呢?”经过一番冥思苦想,他决定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作输液瓶,输液瓶里的药水输到警戒位后护士站就会接到警报。再经过深入观察,他发现护士常常在病房里走来走去,即使警报接到了护士站,可能发挥不了提醒的作用。这下可让王有浩“卡了壳”。两个星期过去了,他依然找不到解决方案。一天他在玩手机时突发灵感,想到现在的人们最离不开的就是手机了!有什么办法让报警信号也发到手机上呢?于是决定向曾叔叔请教。曾叔叔了解他的想法后,帮他一起想出了解决方案,并授权王有浩使用他们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acBee传输技术,帮助他实现了报警器和个人手机的“无线连接”,一下子解决了报警触达护士的问题。

2021年5月,王有浩受邀赴北京参加第18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在本届论坛上,他获颁“科学探索精神”鼓励奖;他的作品“一种具备液位报警功能的输液瓶”荣获本届论坛“科技创新优秀发明成果奖”。

梦想成为宇航员探索太空

谈到未来的梦想,王有浩说希望作为科研工作者,当上航天员,去探索浩瀚的宇宙。

“我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未来能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王有浩的梦想深深地受到了家庭教育的影响。王有浩爸爸说,他一直都有一个航天梦,珠海航展他带着王有浩参观过三次。

王有浩爸爸说,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时,都会陪伴、安抚和鼓励他,告诉他没有什么事可以一次成功的,尤其是创新发明。那些大科学家也是经过无数次失败才最后成功的。然后再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王有浩爸爸会耐心地告诉他方向并带着他测试一个环节,剩余的环节,交给王有浩完成。“我尽量不去限制他的思维。只要不跑偏就积极鼓励他的奇思妙想,希望孩子能秉承南外优质理念——像树一样成长。”他的教育理念深深地受到孩子初中班主任于永卿老师的影响,除了教孩子们知识,还注重给孩子传递正能量,鼓励他们积极向上。

王有浩说,自己最崇拜袁隆平爷爷,因为他是一个勇于攻坚克难、百折不挠的人,他一生都在为解决百姓的粮食问题而不断努力,引领杂交水稻走出国门惠及全世界的百姓。他更是一个脚踏实地,为国为民的伟人,他一辈子躬耕田野,90岁了还奔波在稻田里开展研究,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人生的价值。“我特别希望能成为像袁隆平爷爷一样,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原标题《点燃好奇心!小小科学家王有浩受邀参加第十届深圳青少年科学艺术节》)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高原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思)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